•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八旗军为什么没有打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1 17:08:00 来源:戏说三国

八旗军曾在清军打败明朝军队、剿灭农民军、灭亡南明军队、平定三藩之乱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后来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对于平定边疆地区,包括新疆、西藏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叛乱中,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八旗军几乎不能打仗了。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能够蓬勃兴起,与清朝八旗军不能打仗有着莫大的关系。以至于最终不得不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组织起湘军、淮军、楚军这样的地方武装来对抗太平军。

消灭太平天国以后,在曾国藩的带领下,湘军、淮军、楚军相继解散,清王朝又回到由八旗军保护的局面。但是八旗军依然不能打仗,接连失败。在相继败给日本人和八国联军后,清政府决定重新训练新军,这也就是袁世凯的小站练兵。

不过悲催的是,袁世凯训练出来的新军,不但没能保护清王朝,还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成为后来北洋军阀搞内战的主要力量。而八旗军也在清王朝灭亡后,或者就地解散,或者加入到北洋军阀及各种各样的地方武装之中。八旗军也消失在了历史的烟海之中。

清朝八旗军为什么没有打仗?

(清朝八旗军)

那么,本来在后金崛起的时候,强势无比的八旗军,为什么最终却走上了那样悲剧的结局呢?

一、中央集权对八旗军的有意削弱。

宋朝开国以后,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就是他害怕掌兵的将领,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包括刘邦、朱元璋等开国皇帝建国以后,都会有意打击功臣,削夺大将的兵权。李世民被称为是不杀功臣的开国皇帝,实际上他也是多次有意地敲打、限制尉迟敬德、秦叔宝等大将。所以,这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一个规律。

八旗军是在后金崛起的时候形成的。当时努尔哈赤为了南征北战,有意让家族成员,尤其是其儿子们掌兵,让他们带着军队四处征伐。这样一来,整个家族子弟及其追随者们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因此其战斗能力非常厉害。这种情况,和金国初年的情况很相似。所以金国在南下的时候锐不可当,很快就灭掉北宋的半壁江山。

但是当皇太极称帝,以及后来多尔衮入关后,他们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有意地削减皇室子弟带兵的权力。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康熙年间。康熙皇帝的时候,还在让儿子们带兵。比如他就曾让皇十四子胤禵带兵。但是鉴于“九子夺嫡”的悲剧,因此最终在雍正和乾隆的时候,带兵打仗的就基本上没有皇室子弟,而只是其它一些满人大将,甚至是汉人了。这些大将在带兵打仗后,立刻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没有皇室子弟和军队的联系紧密,其战斗力自然下滑很多。

清朝八旗军为什么没有打仗?

(康熙画像)

二、入关后的八旗军子弟缺乏成长环境。

清朝八旗军在入关之前,在打仗中就能够训练自己。就算不打仗,由于他们生活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因此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他们的骑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但是等到清军入关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这样的骑射环境了。没有这样的环境,作为一个在马上打天下的民族,士兵们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其战斗能力自然大受影响。

有人可能会说,当年中原国家的军队,也没有关外的环境,他们为什么不学学中原国家军队的做法呢?

实际上,除了与中原国家的军队体制不一样,还有个重要原因,中原国家都有边关,士兵们可以在边关防守。在边关防守,当然就得到了锻炼。但是清朝由于基本上消弭了南北矛盾,因此,不太可能在边关驻扎太多军队,因此军队没有实战的机会,训练机会就更少了。

清朝八旗军为什么没有打仗?

(八旗子弟)

三、清朝八旗军子弟有很好的个人待遇。

在汉人统治的中原国家,无论是府兵制,还是募兵制,实际上士兵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府兵制的士兵,需要自己耕种屯田。上马为兵,下马为民,自己生产养活自己。募兵制的士兵,也得出征,才能免除家里的赋税。总之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八旗子弟却由于高人一等,因此一直都有优厚的待遇。他们并不需要当兵,就有吃有穿。既然如此,谁还愿意不要命的去打仗呢!

可以说,清朝八旗军的战斗能力急剧变低,正是清政府自己不合理的政策造成的。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20:46: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满清八旗大军实力前后差距的巨大变化
...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明朝末期腐朽统治的影响下,满清八旗大军蓬勃发展,大举进攻中原,并成功打败了曾一度统一华夏的明朝,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然而,尽管在这一时期满清八旗大军
2024-05-18 15:05:00
大清八旗刚开始战斗力很强,为何后来没有战斗力了?
...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受明朝末期腐朽统治的影响,满清八旗大军大举进攻中原,并成功打败了这个曾经一统华夏的王朝,最终创立了自己的统治。从这一阶段上的种种成就上来看,满清八旗大军拥
2023-04-28 12:55:00
满清八旗军队:从骁勇善战到腐化堕落的演变
史上最会玩的军队估计就是满清的八旗军,在入主中原之后,为了确保原来满族八旗的利益,稳固自己的政权基础,清王朝给这支军队颁布了特殊的优待政策,让他们专心从武。最基层的兵丁也能每月领
2023-12-14 16:22:00
溥仪为什么面对袁世凯会乖乖退位呢
...建立清朝,成为中国的执掌者,这离不开他们骁勇作战的八旗军队功劳,八旗作为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也是清朝的根本制度,丁壮在战争时全民皆兵,平时皆是百姓,使得其军队有极强战
2023-05-08 06:56:00
清朝的八旗军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部队,作战彪悍,勇猛无敌,就是曾经名震一时的大明关宁铁骑也只能与其打个平手,虽然前期人数只有十几万人,但是战斗力却不容小觑,清朝能够打败庞
2023-08-24 14:00:00
...天下的大事却一无所知。他们的一生过的明白而又糊涂。八旗子弟享有一切特权,他们继承祖上的爵位,世袭着祖辈入关时占有的旗地和产业,获刑了也由专门的慎刑司处理,可以享受免刑,宽刑等
2023-08-19 16:07:00
为什么八旗入关之后实力就开始猛的下降呢
...界上任何一支军队相比。不过清兵入关不到三十年,满洲八旗便开始躲在绿营军背后捡漏,康熙亲征准格尔帅的是绿营军,除此之外,八里桥决战主力是蒙古八旗,镇压太平军的是曾国藩的湘军,在
2023-05-11 16:12:00
清朝军队中的\
...”和“勇”两者的区别。所谓“兵”,主要指的是满清的八旗子弟,这些人大多是满清入关前就已经组建的部队,当年八旗军在马背上驰骋疆场,杀得大明王朝人仰马翻。怎奈入主中原之后,无仗可
2023-12-10 15:27:00
拒绝改革:清朝八旗军迅速衰败的根源
八旗制度是清王朝政权的特殊组织形式。明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
2023-10-08 01: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