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通讯员 韦 玮 本报记者 金 凤
输入指令,农业机器人找到目标采摘物位置、识别采摘物种类,并精确地抓取目标放至收集器中。参赛团队在指定时间内采摘的目标物越多,得分越高……
上述有趣的一幕,发生在近日于南京工业大学举行的2023年iCAN未来农业机器人挑战赛全国总决赛现场。总决赛上,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老师郭天文、武晓光、高路、徐斌、崔行悦等指导的3支队伍均获得大赛一等奖。
“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辟了未来农业机器人挑战赛这一赛道,旨在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代表夏金威介绍,本次大赛以未来农业采摘为主题,覆盖机器人设计、开发应用、装调维护等方面,重在考察选手在机器人开发、智能交互、编程调试、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次大赛的采摘目标物为不同颜色的小型塑料葫芦。小型塑料葫芦被竖直悬挂在木板上。参赛团队通过ROS操作系统建立比赛地图和导航界面,并在地图上标出目标位置,配合摄像头和嵌入式系统可以快速、精准识别所需要的目标采摘物。
“这就和我们平时玩的抓娃娃一样,只有让机器人运行到指定位置,机械臂才能准确抓到目标采摘物。”南京工业大学学生王宇冉介绍,在前期机器人设计过程中,他们将平时所学的模式识别、控制原理等专业知识融入实践。iCAN未来农业机器人挑战赛既检验了他们的基本功,也提升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完成了对激光导航的学习,对地图建模和智能避障也有了深入的认知。最终,我们在规定时间内抓取目标采摘物4次,获得一等奖。”南京工业大学学生沙书杰说。
“比赛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作为老师,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研发,进而实践应用的能力。”郭天文表示。
“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构建课程教学、实践实训、学科竞赛完整体系,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我们积极组织大型比赛,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陆伟东介绍,总决赛共有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47支队伍、300余名师生比拼交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