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济南这座农场的西红柿,“飞”在18米空中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8 15:24:00 来源:新黄河

智能化一键操控,施肥浇水精确到“滴”

乘坐产业园主体建筑电梯到达5楼,一座智能化、高科技的“天空农场”跃然眼前。在这里,创意和农耕发生着令人惊奇的碰撞。

走进农场,距离地板1米左右的高度,一排排西红柿被整齐地栽种在保水、透气的椰糠条中,仅靠一根细细的管子精准供给水肥。农场占地约2万平方米,主要种植串收番茄、铁皮西红柿、草莓西红柿等30多个品种。

“我们引进了荷兰先进的现代化设施农业技术,全面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农场负责人田莹介绍。

在农场控制室的电脑上,气温、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值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动动鼠标就能一键操控调节。“利用这套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甚至可以具体控制到浇几滴水,这样就能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控制它的营养成分,还可以通过添加硒、锶等稀有元素,改变果蔬品质,有效提高果蔬产量。”田莹称,不仅如此,农场的散射玻璃日光柔和,全封闭的天窗避免了虫害侵扰,得益于先进的生产方式,“天空农场”的西红柿年产量高达3万公斤,是一般大棚的两到三倍。

济南这座农场的西红柿,“飞”在18米空中

番茄变身吸碳“小能手”,智慧农业助力“碳中和”

在农场内,每一排西红柿下方都有一根细细的管道。农场技术负责人宋全斌介绍,管道连接了农场下方的钢结构生产车间,能够将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引入“天空农场”,被生长的农作物吸收利用,实现“碳中和”。

“与传统农场相比,‘天空农场’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利用科技对非耕地资源进行农业的开发和利用,让农业和工业能够有机融合。”山东国舜集团董事长孙德山表示,这种新的模式不仅能让工业与农业有机融合,还可以在城市大量推广应用,让城市和农村有机融合。

“我们可以利用城市里的商场、医院、学校的房顶,复制‘天空农场’这种模式,一方面为城市增添生态、绿色和低碳的色彩,同时也给我们的市民尤其是孩子们创造了更多游学、研学的新场景,让大家看到农业的无限可能。”

孙德山称,“天空农场”的打造基本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未来希望这种模式能在全国推广和应用,打造新的一二三产融合、零碳发展的新模式,让低碳、零碳、绿色的现代化农业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潮流。”谈及“天空农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孙德山信心满满。

济南这座农场的西红柿,“飞”在18米空中

农业与工业有机融合,开辟新型科技田园

对国舜绿建低碳和钢智能科技示范产业园的员工来说,下班前去单位楼顶摘点绿色蔬菜带回家做饭,这个令很多人心动的梦想如今“照进现实”。

“‘天空农场’是国舜集团在高密度发展的城市群中创造绿色体验空间的探索,我们期望通过‘天空农场’激发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同时,在单调的传统办公空间中创造出一种亲密的社区氛围,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孙德山说。

在采访中,不断有市民前来采摘。“之前就听说过这个‘天空农场’,现在孩子放假了,带她来参观体验一下,确实很长见识。”市民王先生说,在现代化的农场里,和孩子一起揭秘农场科技的奥妙,感受生态农业的魅力,不但能开拓视野,对亲子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和提升。

“在工业车间楼顶建造农场已经很新奇了,同时又把农业景观与科普教育相结合,开辟了一片新型科技田园,实在是太神奇了。”市民杨女士说,女儿的学校有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天空农场”是他们的不二选择。

“天空农场”工作人员介绍,春节期间农场采摘“不打烊”,欢迎市民游客前来体验。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常萌 王倩 视频:张文龙)

▌编辑:邵猛 校对:杨荷放

提醒更多人看到,点赞点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8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位济南“农场主”年赚600万元
...帮助残疾人成功就业,眼下又忙着为农民手中的2万多斤西红柿寻找销路。放弃高薪辞去编制夫妻返乡养鱼种菜章丘区刁镇张官村的村民没想到,在这个年轻人都往外跑的年代,村里却来了两个高材
2023-07-08 14:14:00
宁夏农垦集团连湖农场打造“连湖西红柿”产业园区
这是“连湖西红柿”产业园区展示的各类优质西红柿产品(4月2日摄)。宁夏农垦集团连湖农场位于吴忠市青铜峡市北郊,地处宁夏平原引黄灌区,这里光照、土壤、气候等条件十分适合种植西红柿。
2024-04-04 00:25:00
粮食种到哪里 家就在哪里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连湖农场日光温室里迎来西红柿丰收季。“我们是农场第三代水库移民。”2月19 日,宁夏农垦集团灵武农场赵灵忠、赵灵春异口同声地说。作为第三代水库移民,赵灵忠和赵灵
2023-02-22 06:45:00
守好水源地 借生态谋振兴
...2024年04月19日 &nbsp第&nbsp12&nbsp版)北京极星农业西红柿产业园内
2024-04-19 02:20:00
大棚农事忙 日日有进账
...处弥漫着泥土和蔬菜的清香。村民吴兴开正在大棚里管护西红柿。他说:“我们冬天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到大棚里来管理照看着这些蔬菜,一天不看着,就好像心里缺少了点什么。再说了,大棚种植
2023-01-09 04:50:00
密云撒下“神奇的种子”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培育北京首个西红柿产业集群密云撒下“神奇的种子”在极星农业园,现代化设施农业种植着特色番茄的“森林”。戴琪果摄成串的小番茄垂下藤蔓。本报记者
2024-01-02 04:45:00
盐碱地上抢个“鲜”
...鲜”。“我们是从去年开始进行设施种植的,先期试验了西红柿、甜瓜、辣椒、火龙果等耐盐碱作物。去年,种植收入达10万元,其中,以草莓西红柿的经济效益最好。”农场场长王玉庆说,为了
2023-07-26 09:34:00
成县苏元镇:家庭农场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露天种植的魔芋生机勃勃、葵花繁花似锦,蔬菜大棚里的西红柿、辣椒硕果累累,一派丰收的田园盛景。“这段时间是大棚蔬菜销售的旺季,西红柿、辣椒都供不应求,产品深受省内外客商欢迎,预
2023-08-17 00:09:00
...州日报海兴“农垦好物”亮相海峡两岸现代农博会碱梨和西红柿等盐碱地水果受追捧本报讯(贾世峰 李玮玮 史得江)近日,以“两岸农情 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
2023-12-14 10:2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这个周末,朋友圈彻底被KPL总决赛刷屏了。这场赛事创下12秒售罄门票、6.2万人现场观赛的亮眼成绩,一举打破单场电竞赛事观众人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25-11-10 16:46:00
重获森林呼吸:“半亩森林”在杭发布新品,开启环境益生菌空气净化新纪元
2025年11月8日,杭州梦想小镇络绎科学社区迎来了一场充满科技想象与生活温度的创新体验活动——体验π|环境益生菌,开启“森林呼吸”新纪元
2025-11-10 15:40:00
武当山智慧旅游平台升级 多语种 AI 客服暖心上线
近日,武当山智慧旅游平台迎来重要升级,智能 AI 客服多语种功能正式上线,为全球游客打造无障碍智慧游览新体验,也标志着景区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2025-11-10 15:31:00
“双11”火到海外,全球网民纷纷加入抢购浪潮厦门空港迎来跨境电商出口高峰东南网11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孙春燕)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双11”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2025-11-10 11:19:00
中国银行与中国银联、华住集团举办提振消费主题签约活动
11月6日,中国银行携手中国银联、华住集团,在商务部、文旅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政府的共同见证下,成功举办“聚力进博新引擎
2025-11-10 11:26:00
澳柯玛推出2026年风冷无霜、立式多系列冷柜新品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双擎智控,深冷领鲜”——澳柯玛2026年制冷营销峰会在青岛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渠道商及主流媒体代表齐聚一堂
2025-11-10 11:31:00
赛德斯耳机产品线深度盘点:以精准科技满足全场景音频需求
在竞争激烈的音频市场,一个品牌能否立足,关键在于其产品线能否精准覆盖多元化的用户场景。游戏耳机品牌赛德斯(SADES)通过其精心布局的耳机产品矩阵
2025-11-10 12:08:00
神都镜像照见数字文明 作家维摩眼中的“河洛智慧”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在千年古都洛阳的深厚文明积淀与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浪潮之间,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展开。11月5日,作家维摩参加了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
2025-11-10 12:39: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专访自然语义(青岛)科技有限公司CMO薛铮:以轻量化“语义桥梁”助推虚拟现实产业智能升级
鲁网11月10日讯 (记者 尤奕钧 刘晓伟)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离不开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力——自然语言处理(NLP),NLP依赖于算法和模型分析
2025-11-10 11:34:00
卖场变生活场能否“赢”客?解码五缘湾商圈零售新生态
京东MALL的DIY电竞区人气高。(京东MALL 供图)五缘湾天虹超市将闽南古早味引进精品区。(记者 庄筱婧 摄)五缘湾天虹超市将“烟火市集”升级为顾客的“星级家庭后厨”
2025-11-10 08:13:00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上,国家移民局、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外国人资讯服务App——SinoGuide。SinoGuide旨在帮助外国人更好融入并体验中国丰富便捷的数字化服务
2025-11-10 09:4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祥晟、罗晋粤)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从算力基建到智能产品
2025-11-10 07:03:00
11月7日从太原福莱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获悉,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日前公示,福莱瑞达与太原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多形态货物的智能抓取与装车技术及装备”项目
2025-11-10 07:19:00
江苏南京:以“智”赋“能”,南京AI军团点亮智能制造
建模降本、“鹰眼”护安全、机器人夜检地铁……以“智”赋“能”,南京AI军团点亮智能制造□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周容璇 实习生黄倩以“激光扫描+AI建模”
2025-11-10 08:00:00
□魏赛男从停产到翻红,一口锅的逆袭之路,恰是对“诚信为本”商业准则的生动注解。近日,浙江温州一口使用近30年依然完好如初的不锈钢炒锅
2025-11-10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