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构建“三个维度” 完善“三项机制” 提升“N个应用”
共建农村信用体系 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环江讯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创新推动“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大力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构建“三个维度”,夯实乡村治理发展根基
基本要素有实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为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政村、乡镇等乡村治理主体构建“五位一体”信用信息评价指标,为信用评级提供可靠依据。
信用指标有调度。信用信息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及正面指标、负面指标。坚持开放性、动态性,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网络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应用,推动指标体系不断标准化。
场景应用有宽度。建立信用体系,引导农村营造积极向上的经济生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优秀自信的文化生态、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完善“三项机制”,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完善信息采集机制。建立信用承诺制度,签订信用承诺书;采用“群众主动申报、工作队入户采集、部门联动导入”多维相结合的信息采集制度。截至2022年底,该县农户、行政村信息采集率及评级率均达到10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集率达到100%,评级率达到92%;乡镇信息采集及评级正在有序开展中,力争今年5月底完成全县信息采集及评级工作。
完善信用评价机制。采用“系统智能评分+人工评分修正”评定方式,依据分值评定为1A—5A级和B级共六个等级,1A级及以上为信用户。全村信用户达70%以上且不良贷款在5%以下的可评定为信用村,以此类推评定信用乡镇,形成层层嵌入的治理网络。截至2022年底,该县农户已评级8.99万户,信用户率93.65%,新型经营主体350个、信用村119个。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出台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暂行办法、推行“毛南信惠贷”助力乡村振兴等实施方案,拥有更高评级的信用户将在金融、涉农建设、产业项目等方面得到更多政策支持,逐步引导村民“爱信用”,形成乡村基层社会善治新体系。
提升“N个应用”,推进乡村治理有机融合
普惠金融助推发展。信用主体通过信息平台“云端”申请贷款、保险投保,金融机构将信用等级与授信额度、利率相挂钩,实现“信息生信用、信用变信贷”。截至2022年底,该县各金融机构授信47.66亿元,发放贷款7.89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11.86万笔,保费4066.46万元;建成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69个;茧丝加工业总产值10.32亿元,带动农户4.8万户。环江荣获“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称号。
政治文化强心聚力。探索实施“信用+党建引领”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该县113个村(社区)党组织综合评定为“好”,陈双村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涌现出陈双村、波川村、新坡村等一批全国乡村治理典范。环江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全面提升乡风文明,推动各民族节庆活动、文艺活动共演共享。环江现有文体队伍共357支,毛南民歌家喻户晓,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文明和谐稳定。农村信用体系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觉参与“三清三拆”整治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共建生态宜居家园,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截至 2022年底,该县森林覆盖率78.65%;林业用地面积508万亩,居广西第三位;县中心城区空气优良率97.9%;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100%。
(罗 翔 蒙 丹 谭丽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