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劳动报
今年春节档电影的最大赢家,当属《热辣滚烫》。上映8天,27.24亿元的票房成绩和超百分之三十的排片占比坐稳了春节档的头把交椅。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们在思考,《热辣滚烫》凭什么赢了这一次?
其实,在电影上映之前,它已经是话题之作了。贾玲为出演此片减肥100斤,无疑是电影最大的“卖点”,减重后的她是怎样的?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一探究竟。但是,能够持续引爆票房不仅于此。
电影的前半段讲述了一个世俗意义上失败者的故事。前期,女主角乐莹是非常卑微的,她身材超重、宅家十年,有一种刻骨的自卑,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她先后遭遇了被闺蜜抢走男友,被妹妹要求转走名下房产,被健身教练男友利用,被亲戚当作流量热点拉进综艺节目。她以善良和忍让对待各种欺凌和伤害,但所做的牺牲被视为理所当然。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一个风雨夜,备受打击的乐莹经历了一次失败的自杀,决定学习拳击为自己“赢一次”。随后的叙事转向清晰而明朗,一个超重的人通过重塑身体进而重建内心的故事,可以让很多经历过失败、渴望改变的人共情。
100斤的减重,是接近炼狱式的改造,带来极其震撼的视觉冲击。而拳击,不仅仅是减肥的途径,更成为释放愤怒的通道,在拳拳到肉中,让虚弱的身体强壮,让麻痹的神经苏醒。这就是运动的魔力,我们很难界定,究竟是身体的重塑唤醒了精神,还是精神的坚持重塑了身体,或许,《热辣滚烫》就是通过乐莹这个角色来建立身体与精神的重新链接:当你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才敢于表达真实的自我。
在结尾处,健身男友邀请打完拳赛的乐莹吃饭,她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实不喜欢吃牛蛙。以后还约吗?看心情!习惯性讨好别人的乐莹终于学会了拒绝。
很多人喜欢电影的结尾,这是非典型的“赢一次”,传递出更现实、更接地气的价值观。乐莹如愿参加拳击比赛,对手是专业拳击选手,每一个回合,都以巨大的差距落败,却在一次一次跌倒后重新站起来,坚持到了终局。比分是毫无悬念的,但乐莹却轻声说:这不是赢了吗?因为哪怕全场仅有一次击中,也是属于她的胜利。这个结尾颠覆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成功不是收获领先的比分和所有人的掌声,而是对自我的突破,是成为想要的自己。
最后,说说贾玲,对于这位演而优则导的喜剧演员来说,这何尝不是酣畅淋漓地“赢了一次”。《热辣滚烫》并非全部好评,其剧本改编自日剧《百元之恋》,剧情本身有经不起逻辑推敲之处,人物前后性格的突变缺乏铺垫,从高处跳楼即便再胖的人也无法不死不伤,等等。尽管如此,贾玲本人的出色表演,依然构成了影片最大的亮点。从《你好!李焕英》到《热辣滚烫》,贾玲把切己的生命体验融入表演中,前者改编自母亲的真实故事,后者为了角色需要,从最初的体重170多斤,先增重到210斤,再减重100斤,这一增一减的过程需要付出超常的坚持和毅力,也是在向观众传递一种正能量。
电影是娱乐、是艺术,也是一门生意,讲究的是诚意,当我们看到影片中那些高强度的训练动作和乐莹身材蒙太奇式的流转变化,可以想见演员本色出演所承受的艰辛磨砺。《热辣滚烫》在春节市场上赢了票房,就是因为这份努力,令人心生敬意。
春节以始,万物复苏,从精神到身体,很多人需要一个“热辣滚烫”的开局和一份“想赢一次”的决心。作为一部女性觉醒和励志之作,它成功找到了目标观众。■王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