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小书生寄人篱下处境艰难,为谋财以色侍人,甘作恶少娈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6 16:18:00 来源:戏说三国

金荣是宁国府分支贾璜妻子金氏的娘家侄儿。父亲去世后,和母亲胡氏孤儿寡母不得已投奔了姑娘璜大奶奶。

璜大奶奶有情有义,不但安排他们托庇在贾家门下,更是求了王熙凤,让侄子金荣进了贾家的学塾,既能上学又省了家里的吃喝嚼用。

红楼梦:小书生寄人篱下处境艰难,为谋财以色侍人,甘作恶少娈宠

于是,金荣就与后去的贾宝玉和秦钟成了同窗。

古代同窗之谊是雄厚的社交资本。科举时代不好说谁就能出息金榜题名,到时候也能互相拉扯一把。

但贾家私塾彼时都是年少孩子,里边连个秀才都没有,更遑论什么“同窗之谊”。

另外,像贾宝玉、贾兰富贵,秦钟有靠山,金荣这些人只是依附而来的穷亲戚。双方势必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和矛盾。

他们又都是少不更事的年纪,加上薛蟠听闻贾府学堂里少年子弟多,仗着有钱就也假托上学之名,进来混日子,学堂越来越乌烟瘴气,无心学习了。

薛蟠与贾宝玉不亏是呆霸王和混世魔王。两人来学堂也都不为学习。

贾宝玉恋着与秦钟交往整日厮守。薛蟠却是动了龙阳之兴,来寻找目标充作禁脔。

红楼梦:小书生寄人篱下处境艰难,为谋财以色侍人,甘作恶少娈宠

于是,贾家这座学堂的风气就在薛蟠的带动下彻底的乱了。先后就有金荣、香怜和玉爱几个小学生贪图财势礼物被他上手。

于是众子弟竞相效仿,在贾宝玉秦钟一双璧人来后,情况越发恶劣,直到出了顽童闹学堂的闹剧才算罢了。

不提顽童闹学堂的前因后果,着重讲一下金荣这个小孩。他的故事虽说到第十回截止,其实远没有结束。

金荣在顽童闹学堂后,一定还在学堂上学。但原文不再提贾宝玉上学,也就揭过了金荣。他与薛蟠还有没有后文也不知道,贾家抄家后如何更不得而知。

金荣者,以“金”为荣也。表明金荣的存在是讽刺贪慕虚荣,爱慕名利,没有底线牺牲自己,甘为他人做娈童狎戏之人。

红楼梦:小书生寄人篱下处境艰难,为谋财以色侍人,甘作恶少娈宠

金荣是如此,他那糊涂母亲胡氏也未必不知道儿子为什么得了薛蟠给的百八十两银子。只是故意不闻不问罢了。

他们孤儿寡母,托庇于贾家本就不容易。就像尤老娘和尤二姐、尤三姐,似乎人“学坏”总有不得已,有无数的借口。但事实无法改变,有些事不好就是不好。

金荣出卖自己给薛蟠作契弟,虽说是以交友为目的,终究拿了钱财,与男馆那些娈童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要说金荣接受薛蟠,只是为钱也不一定。这里有几点要注意,钱只是一方面。

首先,薛蟠确实出手大方,小孩子哪里见过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

当时一百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十万块左右。都够刘姥姥一家五口白吃五年。

红楼梦:小书生寄人篱下处境艰难,为谋财以色侍人,甘作恶少娈宠

但现在十万块容易见到,古代想要见到一百两银子可是太难。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见过银子。

薛蟠每次十两八两的给金荣银子,前后也有七八十两,金荣根本禁受不住“糖衣炮弹”的持续攻击。

而只要一松口就会破防。终究他还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

其次,金荣需要靠山。他在贾家是依附而来,家里又没钱,贾家那些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条件都比他好。

金荣一方面自卑,一方面羡慕,再也容易受人欺负和鄙视。

红楼梦:小书生寄人篱下处境艰难,为谋财以色侍人,甘作恶少娈宠

有了薛蟠后,他背后有人不怕欺负,手头有钱也可以买自己想要的。

这种诱惑金荣拒绝不了。

再有,金荣需要打开社交圈子,有了薛蟠他能认识更多人。那个时代认识非富即贵的人,远比自己努力更重要。

贾雨村进京赶考时,认识了冷子兴那样的小人物,都认为是“有大本事”的,何况薛蟠这薛家现任当家。金荣对他高山仰止不奇怪,他姑父贾璜如何也比不得薛蟠!

最后,金荣母亲说他爱穿件鲜明衣服。证明金荣爱慕虚荣,他会为了哪怕一件衣服牺牲自己也并不意外。

而金荣爱打扮,不排除他与冯渊一样天生就爱“男风”。这与薛蟠的龙阳之兴不同。

红楼梦:小书生寄人篱下处境艰难,为谋财以色侍人,甘作恶少娈宠

薛蟠、贾琏等人是兴之所至,当个娱乐消遣。金荣、冯渊则极可能是天生喜欢。

所以,金荣才会对香怜与秦钟那么纠缠。

综上,金荣出场虽短,也能从蛛丝马迹看到他人生的不同心路历程。

《红楼梦》几乎没有面目模糊之人,曹雪芹就算只有几笔,也能画出一个鲜活的人格。金荣同样如此。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穷书生对俏丫头一见钟情,作诗表达感情,内容猥琐又艳情
...的“美好”。☞细说红楼系列065,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第一回)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
2024-09-23 19:43:00
红楼梦:穷书生拿到50两银子连夜出走,却错失富家翁更重要的馈
红楼梦的那些有趣故事07:富家翁慷慨解囊,穷秀才进京赶考上一回讲到贾举人恃才傲物不容于家乡,便离乡来到姑苏城。本想凭借才能获得赏识,得人资助进京赶考如探囊取物。不想姑苏城人文荟萃
2024-10-06 16:30:00
红楼梦:知府上任遇到故人,帮他处理棘手案件后,竟被发配三千里
红楼梦那些有趣的故事17: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门子妻哭诉门子冤且说南京城里有一户普通人家,丈夫原是应天府的门子,妻子是本地人士。夫妻原本生活不错。那门子是个头脑灵活之人,颇有一些赚
2024-10-06 16:15:00
红楼梦:穷书生刻意结识富家翁,不求功名却看中了人家的俏丫头
红楼梦的那些有趣故事06:穷酸书生卖画为生,富家老爷慧眼识珠且说胡州境内有一个穷书生,姓贾名化字时飞。此人出身仕宦之族,奈何生于末世父母双亡,家族凋敝,这一代竟只剩下他一人。贾生
2024-10-06 16:28:00
红楼梦:穷书生得贵人相助金榜题名,两次为官,却都背叛了恩人
红楼梦的那些有趣故事之番外:贾雨村的故事姑苏富绅甄士隐家隔壁有一座葫芦庙,庙里除了和尚之外,还住着一个要进京赶考的胡州书生,姓贾名化字时飞,号雨村的。今天的《红楼梦》故事就从甄士
2024-10-06 16:40:00
古代书生究竟是靠什么生活的
...个学生才五吊——基本上一吊钱换不到一两银子,而按《红楼梦》的说法,庄户人家一年也差不多要二十两银子。像蒲松龄那样作塾师每年收入二十两的,大约也属于塾师中的中高收入。因此,从塾
2023-05-15 20:53:00
在《红楼梦》的坏男人中,贾雨村无疑是最特别的一个人物。小说第一回,贾雨村就作为结构性人物粉墨登场,并通过他的名字,体现曹雪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创作原则。熟悉《红
2023-08-17 14:10:00
红楼梦:贾政外放学政三年,明眼人看懂皇帝心思,都认为细思惊心
红楼梦演义133:荣国府再得盛宠,贾存周外放学政且说荣国府内围绕贾宝玉的纷纷扰扰才告一段落。贾元春晋升贤德妃后,属于贾家的封赏终于姗姗来迟。贾政终于离开他稳坐十多年的工部员外郎位
2024-10-02 16:47:00
贾元春的悲惨后宫生活:皇帝从来不临幸,太监倒常登门骚扰不休
红楼梦演义299:贾元春省亲回去既失宠,夏太监派人上门强索银上回讲到鸳鸯向贾母透露,贾琏要运她的东西出去典当应急。贾母知道家中情况日渐艰难,便首肯了。于是,不久贾琏就拿到东西,出
2024-09-27 17: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