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国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基本形成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22 01: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

我国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基本形成

我国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基本形成

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与世界机器人大会同期举办,BCI脑控机器人大赛中首次引入病人脑电科研数据

昨日,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闭幕。《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在闭幕式上发布。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应用场景显著扩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产品优势不断增强,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

企业分布

北京、深圳、上海 机器人产业实力最为雄厚

从我国机器人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上市企业分布来看,我国机器人优质企业重点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以北京、深圳、上海、东莞、杭州、天津、苏州、佛山、广州、青岛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并在当地优质企业引领带动之下,涌现了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锐企业。其中,北京、深圳、上海的机器人产业实力最为雄厚,东莞、杭州、天津、苏州、佛山机器人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广州、青岛机器人产业发展表现出相当大的后发潜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机器人科技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标志,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前沿、共性技术研究,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构建有效的产业技术创新链。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部分关键共性技术,需要聚合产业界和学术界相关研发资源,共同开展重点攻关,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形成合力,以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通过专利数据分析,我国在机器人模块化与重构、多任务规划与智能控制、信息感知与导航等技术方向已积累了一批专利成果。

市场应用

汽车和电子行业仍然是机器人应用程度最高领域

近年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快速发展,机器人作为前沿技术的载体和平台,加快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对机器人的形态、功能和应用场景带来深远影响。我国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加快研发,取得了大量技创新成果。

在市场应用情况方面,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潜力的不断挖掘,全球机器人产业保持增长态势,中国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重要推动力。汽车和电子行业仍是机器人应用程度最高的领域,人形机器人发展加速。

我国拥有广阔的机器人应用市场,随着“机器人+”行动稳步实施,机器人应用领域正加速拓展,并在新能源汽车、医疗手术、电力巡检、光伏等领域的应用不断走深向实,有力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2023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约90亿元,而2018年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21亿元。

除了应用在医疗领域,目前在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迅猛,在民生服务领域、教育、导览、配送、清洁等机器人大量应用在学校、酒店、餐厅、商场、写字楼等诸多场景,同时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中国天眼、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中机器人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国天眼的运维机器人能对位于百米高空的钢索和滑车进行安全检测,对大坡度反射面上的激光靶标进行自动维护,大幅提升中国天眼的使用效率,年观测时间预计增加了约30天。2023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22.2万套,同比增长5.4%,服务机器人产量353万套,同比增长9.6%。

未来发展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 关键要解决高成本问题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发展以及AI大模型的加成,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重要机遇期。投资银行高盛在2022年11月的一份报告中预估,在最理想的情景下,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或将达到1540亿美元。

据华安证券在今年8月发布的关于人形机器人的报告,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仍处于早期,集中在上游的减速器、传感器、控制器、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部分,下游的潜在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包括物流、安防、养老助残等多个方面。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要想大规模商业化,走进千家万户,关键还是要解决高成本的问题。

目前在研发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下,人形机器人许多还未正式商业化,或是因量产不足或售价过高商业化程度也不高。

之江实验室宋伟表示,目前团队做的人形机器人成本在大几十万,其中关节要占到70%左右。西木科技的张晓光也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是非常烧钱的,支出不仅仅在整个研发成本上,人才的支出也十分高昂,相关的高级人才十分紧缺。但他们都认为,随着资本的入局,人形机器人开始大规模量产之后,单机成本会大幅度降低。

宋伟表示,北京市经信局发文将“整合国内外一流创新资源,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对此,他认为国家层面上的统筹可以整合各方力量和精英人才,将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追觅科技表示,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链体系,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这种优势会伴随着产业更替日益完善。以“机器人+”思维深入行业,要跟行业更好地结合发展机器人产业,才能真正实现机器人的价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备受瞩目 应用拓展成为关键一环
...。北京市方面着力提升机器人关键支撑能力。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整机企业链主牵引作用,打通上下游协同、软硬结合的创新链条,增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关键核心
2023-08-02 22:31:00
两会声音|许礼进委员:建议成立机器人国家创新中心
...片。2013年仅5家企业,产值不足4亿元,如今集聚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200多家,规上企业超过100家,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单从这组数据,就足以看出芜湖机器人产业翻天覆地的变
2023-03-08 10:35:00
...题,围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重点产业链,为上下游制造业优质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行业交流、经验分享、合作洽谈的交流对接平台。大会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东莞市人民
2024-05-21 11:30:00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召开,工信部点明发展方向
...的物质技术基础。中银证券指出,AI赋能智能制造,拥抱产业链投资机会。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以及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展现出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潜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AI能够增
2023-12-07 11:58:00
...融合发展”总体思路,以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为导向,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随后出台的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更是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按下 “加速键”,推动机器人更快
2023-12-12 10:07:00
机器人计算正在崛起:中国美国实力全面对比
...来更高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因此,掌握机器人计算的全部产业链,在新的经济时代做到完全自主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对于新时代的机器人计算的产业链来说,有几个部件极为关
2023-12-26 17:19:00
重磅利好!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批量涨停
...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国内企业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以大
2023-11-03 14:10:00
...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新驱动,机器人产业链已初步形成记者了解到,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较快,呈现向中高端迈进的趋势,一些技术和应用已走在世界
2023-08-28 11:25:00
人形机器人新政出炉:3年内突破“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整机量产
...出了到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到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两大发展目标,以及围绕技术、产品、场景、产业生态、支撑能力展开的五大重点任务。人形机器人发展指导
2023-11-02 21:2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