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春节刚过,桐梓县公安局民辅警就纷纷走进千家万户,走向田间地头,开展“万警进万家”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走访群众3000余户,排查发现矛盾纠纷141起,及时化解138起。
桐梓县公安局民辅警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作用,多部门通力协作,排查化解突出各类矛盾纠纷,解决了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
1月21日,花秋派出所在走访群众工作中,发现花秋镇花秋村一组群众张某与周某某两家为土地发生长达5年的邻里纠纷,经常互相辱骂,矛盾可能升级。花秋派出所组织精干警力积极进行调解,利用春节团圆、温情的感化,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一起长达五年的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像这样的土地界畔问题,高桥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也遇到过一起。该镇曹某与张某因土地边界问题,双方多次发生争吵。民警及时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双方进行座谈调解,最终解开双方心结,并根据两人意见合理划分边界,二人握手言和。
“六尺巷”的故事,在化解邻里矛盾中,依然发挥着神奇的魔力。夜郎派出所民警在走访途中,发现群众李某某与李某发生争吵。
上前询问后得知,两家因土地边界问题多年不睦。当天,李某某上山砍柴,李某觉得是越界砍柴,激化了双方之间的矛盾。民警调解时,重温了“六尺巷”的故事,让当事双方各有所悟。为彻底化解这起界畔纠纷,民警联合有关部门组织两人进行调解,通过讲解法律法规,阐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最终解开两人心结,双方握手言和,各退一步重新划分边界。民警笑着说:“古人留下的‘六尺巷’的故事,今天在黔北大山深处又演绎了新的版本,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无穷。”曹某和张某却异口同声地说:“还是民警的真心真情和方式方法感化了我,我们才听懂了‘六尺巷’的故事。”
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有时就像“干柴遇火星”一样,只要矛盾的根源(干柴)还在,随时都有遇到火星(鸡毛蒜皮的琐事)迸绽的可能。夜郎派出所就处理了这样一起邻里矛盾。1月22日,夜郎镇居民王某在回家途中,不慎将李某某摆放在路边的花盆碰碎,由于两家多年来为琐事发生过多次纠纷,互相之间怨气大,花盆摔坏成为矛盾升级的“催化剂”,随即发生激烈争吵。民警在走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为解决隐藏在两人内心的深层次矛盾,通过近4小时的耐心细致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双方终于敞开心扉,化解了多年积下的所有不快,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一桩桩,一件件,点点滴滴,润物无声。这是桐梓县公安局在“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中的具体实例。桐梓县公安局机关各部门民警下沉基层一线,上下联动推进“万警进万家”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走访中,民警与群众面对面沟通、贴心交流,及时收集相关矛盾纠纷,缜密分析其中的难点问题,找准纠纷化解关键点,并及时整理成档,为排查化解工作筑牢坚实基础。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民警联合多部门工作人员,结合前期纠纷分析工作,全面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并实行台账管理,逐一销账清零,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做好排查化解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工作职能特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宣讲等方式向群众讲解防范电诈、道路交通安全等法治知识,提升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营造了警民共话平安的浓厚氛围。(桐梓县公安局供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1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