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高力士为什么被后世称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8 21:3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朝历代都有宦官,而且宦官对于各朝代都存在一定程度或大或小的影响,有的祸国殃民,有的擅权乱政,有的聚财比国,还有的宦官地位堪比太上皇。总之,提起宦官,几乎难有好的印象。可是在古代史上却出了一位宦官,他也曾权倾一时,也曾聚敛财富,但作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后人对他的评价却更倾向于褒扬,此人就是大唐时期的高力士,那么在古代史上宦官形象历来是很不好的,可是高力士为何能被后世称赞?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宦官?今天,笔者就来和各位朋友一块聊聊高力士。

高力士为什么被后世称赞

高力士是潘洲人,原名冯元一,出身还不错,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乍这么一看,高力士出身在一个想当不错的家庭里面,按说犯不着去做宦官的。因为在史上,大部分的宦官和太监都是因为家中贫寒没有好出路,才被迫无奈去当太监的,以此来为家中贴补家用,但是高力士却不一样,那么高力士为何出身官僚之家,家庭富足,为何却做了太监?原因还得从他老爸说起。

高力士的父亲是冯君衡,曾经担任潘州刺史。后来有人报告岭南流人谋反,武则天就派遣酷吏代表人物万国俊去广州调查此事。结果事情原本没有多严重,可是万国俊为了邀功,就残忍地冤杀上千人。作为潘州刺史的冯君衡也没逃脱万国俊的魔掌,其中原因大概是没有给万国俊送银子或送足银子。冯君衡被冤杀,家产被抄没。当时还年幼的高力士,无依无靠,就成为岭南讨击使李千里的政治“礼品”。

当时,恰逢武则天为了巩固权力进行大洗牌,尤其对李唐皇室的人毫不留情,李千里作为李恪的大儿子,身为李唐皇室子孙,他为了自保,给武则天献了好几次“符瑞诸异物”。后来,李千里知武则天笃信佛事,又见冯元一机敏聪明,就为其改名“力士”,与另一个唤作“金刚”的阉童,一块进献武则天。高力士,这个名字就这样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高力士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当然最重要的是特有眼色,聪慧还乖巧。对于太监来说有眼色真的太重要了,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武则天才会夸他“黠惠”。也正是因此,高力士才有机会去“习艺馆”学习骑术和文化。而且让高力士侍奉在武则天的左右,作为太监阶层,这算是万分荣幸的事情了,要知道有的太监一辈子都没有靠近武则天的机会呢。更重要的是皇帝身边的太监看似无官品,或官品不高,但却比朝中许多大臣有面多了。但是,如此良机,却让高力士给丢掉了。原因是什么?

其中原因说来也很可笑,有一日正好轮到高力士值晚班,结果因为武则天晚上睡觉蹬被子,高力士没有及时的去把被子盖好,第二天武则天感冒,结果高力士被一顿暴打逐出宫去。那么高力士的人生就这么完蛋了吗?不,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呢!一个贵人的出现把高力士从人生的低谷给提了起来。

此贵人便是宦官高延福,高延福不仅收留了高力士,还收高力士做了他的义子。高力士的命运,从高延福这里再次改变。太监都没有传宗接代的能力,所以,收养子作为一种间接解决香火延续的办法,在太监中是比较流行的。因此,高延福既然收高力士为义子,那么其中的想法是不言而喻的,于是,被李千里改名为“力士”的冯元一,到高延福这里最终连姓也改了,跟了高延福的“高”姓。

可以说,高力士的姓名经历了两个转折,原姓名为冯元一;被李千里改名力士后,为冯力士;最后被高延福改姓后,为高力士。

高力士在高延福那里,经过一年的调教和成长,变化非常大,外形越来越英俊,办事越来越有眼力价,整个人自然是越来越机灵。武则天听说后,立即又把高力士召回身边,封为“宫帷丞”。

不过改变高力士命运的,应该说还是他自己。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看你怎么做了。在目睹了神龙政变那样的宫廷争斗后,高力士也越来越成熟,办事也越来越老道。尤其是李显继位后,高力士看着这个被老婆女儿控制的皇帝,就知道这皇帝是做不长的,因此,高力士后来才会把目光投向临淄王李隆基。

且说李显登基最高兴的莫过于皇后,皇后是武则天的忠实粉丝,一直坚信女人治理天下也是有一手的,所以韦家的事业越做越大,在一旁的高力士实在是束手无策,一边看着毫无作用的李显,另一边是韦家政权,想好好看看李家的后人,但剩下的多是歪瓜裂枣不中用的,唯有李隆基有帝王之才干,从这一点来,高力士还是很有眼光的。

高力士为什么被后世称赞

但是想帮助李隆基上位,也是需要把握时机的,毕竟宫廷争斗胜负都是瞬息万变的。710年李显暴毙,韦皇后因为非常崇拜武则天,所以她也想效仿一下武则天,想把偌大的唐朝资产划归到自己名下,让李唐变成韦唐,可是想更换江山的董事,长,哪有那么容易?何况韦皇后的智商比武则天差远了。

就在这时,李隆基和姑妈太平公主联手,在高力士的帮助之下,他们发动政变,带兵入宫杀死了韦皇后。帝位经过李旦短暂的过渡之后,顺利来到了李隆基的手中。李隆基做皇帝,高力士的显贵人生也跟着开始崛起。

当然,高力士也似乎铁了心要跟李隆基。所以,李隆基登基后,他还积极帮助李隆基对付其政敌,比如太平公主。正因此,李隆基对高力士的信任也随着这些大小事的经历而变得更加深厚。以至于到了后来,朝中的奏折,李隆基也都让高力士看,甚至让高力士给出处理意见。按说这是一个独揽大权的机会,但高力士没有,他只是就事论事,妥善处理,让李隆基万分满意。故此李隆基对高力士的行为进行了一个评价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

后来高力士因李隆基之恩宠,找他办事的人很多,送钱的人也很多,高力士这人很有意思,谁送钱他都收。看来高力士也是很爱钱的,但是他敛财有道。拿钱归拿钱,你的事如果合理,不伤国体,不伤皇帝,那么好办,但如果拿钱求办伤害国家和皇帝的事,一切都面谈,但钱也不会退还给你。

当然高力士的敛财手段还很多,比如在公元748年,高力士建造宝寿佛寺,其寺中的大钟铸成之日,高力士搞了一个庆祝活动,朝中大小官员基本全到,敲一下要支付很高的价钱,有的官员为了巴结和讨好高力士,故意敲好几十下,等于变相给高力士送钱。

但高力士的辉煌也是有时间的,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李隆基逃到蜀中,太子李亨登基称帝,李隆基就成了没权的太上皇。后有李辅国发迹,陷害高力士,无人能保,被流放黔中道。走到巫州,高力士写了一首诗:“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

这首诗看不出什么文采,意思也很简单。荠是一种野菜,很多南方人喜欢用它包馄饨吃,现如今的很多人都不认得这种黑黑的小东西。在开元盛世,吃野菜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富人,穷人吃它为了果腹,富人吃它为了换口味。

所以,在富者云集的长安城,荠菜论斤卖,而在人少地广的农村遍地都有,需者自掘。高力士在诗中自喻为荠,相当贴切:他在长安很高贵,而在流放地巫州却无人理睬,即便如此,他的忠心依如荠菜那样“气味终不改”,他的心时时向着玄宗。

所以,他的死也相当壮烈:“高力士遇赦还,至郎州,闻上皇崩,号恸,呕血而卒。”民间传说更加绘声绘色,说高力士听到玄宗死亡的消息后,恸哭不已,绝食七天,最后呕血而亡。民间如此传说,无非是想进一步拔高高力士的忠诚之心。但在古代,作为一个太监,高力士的忠诚和品格,确实是值得称赞的。

结语:作为皇帝的贴身内侍,高力士的本职工作是很出色的,把玄宗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深得玄宗宠幸,玄宗专门在自己的寝殿旁的帷幕后置一小床,让高力士睡在那里,以便随时差遣,并感慨地说:“力士当上,我寝乃安”。

在工作上,高力士无疑是个优秀的太监。他的聪明不但表现在工作上,还表现在能揣摩皇帝的心思,并且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很强的判断力。上面也说过这句话,但是这里又一次提及也正是因为高力士对于工作的尽职尽责。历史上的高力士是一个懂政治、有能力、有原则的人,把宦官做到如此境界实属罕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06: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力士获得了哪些荣宠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是北燕皇室的后裔,“岭南圣母”冼夫人(一个很牛的女人)的六世孙,祖辈父辈世袭潘州刺史,可谓出身高门大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冯元一年仅15岁的时候,因受族人谋反案
2023-06-16 16:44:00
李隆基的陪葬陵为何只有一个太监
...”,死后陪葬陵竟只有一个太监——这个陪葬太监就是是高力士。人言高力士善于谄媚,深得李隆基喜爱,那么奸臣为何可以作为李隆基的陪葬呢?01太监陪葬之谜刚刚我们提到李渊的墓是个土墓
2024-04-26 16:15:00
明朝宦官高力士,到底是好官还是奸臣?
...里面难道就没有好人,没有忠臣了吗?比如唐玄宗时期的高力士。人们对高力士的印象多来自于李白,当初李白正是因为得罪了他方才被唐玄宗赐金而还。经此一事,很多人觉得高力士是坏人。今天
2023-01-29 22:06:00
高力士身为宦官为何还能娶妻?他的妻子结局如何?
高力士虽然是宦官,但最后却娶了妻子。不光娶了妻子,他娶得这个妻子,还是个美女,堪称大唐国家级美女。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就得简单说一下高力士这个人了。高力士原本其实并不叫高力士,
2023-02-17 21:20:00
被后世尊称“千古第一贤宦,得知皇帝去世当场吐血而死
...忠心耿耿,当他得知唐玄宗去世,当场吐血而死,他就是高力士。高力士生于公元684年,他的本名不是高力士,而是冯元一,祖上都是唐朝官员。公元693年,因家族犯事而受到牵连,他被迫
2023-05-08 18:27:00
揭秘唐代宦官高力士:从家族没落到权倾朝野的传奇人生
...甚至过上了娶妻继子的常人生活。唐代有一位著名的宦官高力士,他就是因为甚得帝王喜欢,不但地位显赫,还娶妻继子,风光无两。高力士入宫李白曾有一段趣事,后世描述为“贵妃研墨、力士脱
2024-04-09 14:21:00
高力士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潘州(今广东高州)人。冯氏,又是潘州人,算起来,冯元一算是出身名门,其曾祖冯盎为唐初耿国公,率岭南八州降唐。不过岭南地区并不太平,冯元一在幼年时便被卷进一起谋
2023-04-24 12:05:00
高力士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一辈子忠心耿耿
...耿耿任劳任怨,甚至被尊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他就是高力士。一、本是官二代,却阴差阳错当了太监净身入宫是一个男人一辈子最大的疼,如果不是走投无路生计所迫,不会有人愿意走这条路,
2023-01-12 19:36:00
唐朝宦官另类高力士,一生历经了六代皇帝,对李隆基忠心耿耿
...心耿耿,始终不离不弃,他就是追随唐玄宗一生的宦官:高力士。出生显赫,家族蒙羞,力士入宫高力士忠心耿耿一直为唐玄宗排忧解难高力士原名冯元一,唐初时期,冯家在岭南一带十分有势力,
2023-01-13 13: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