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关于人工智能,半年前曾让半个投资圈惊出一身冷汗的往事丨行业观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2-28 10:34:00 来源:36氪

文 |Ben

编辑 |石亚琼

2022年7月12日一早,不少投资人被朋友圈刷屏的一段视频惊出了一身冷汗,视频是一段面试过程,面试对象是前一天刚刚在红杉中国低调上岗的数字虚拟员工 Hóng 。

关于人工智能,半年前曾让半个投资圈惊出一身冷汗的往事丨行业观察

Hóng 应聘的是投资分析师岗位,面对两位面试官:红杉中国董事总经理何田田和翟佳,Hóng 穿着得体、表情自然、对答如流。

让投资人瑟瑟发抖的是Hóng 的性价比: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小样本学习,一周的训练周期即可覆盖科技、消费、医疗三大赛道;1秒之内可阅读上百份商业计划书,并做出信息提炼总结,看过有史以来网上能找到的所有项目信息;950ms以内完成26类摘要抽取,可以写100多种语言的结构化、可视化研报;随时出差、随时工作、只要有电,时薪6毛八。

假如Hóng只是一个噱头,或许投资人们还有喘息之机。

但是,据Hóng表述,她的能力来自AVATAR FRAMEWORK,也就是微软2019年8月在第七代微软小冰发布会上推出的阿凡达框架,与小冰框架同源。

近年来,小冰的进化速度惊人,活跃于各大内容门户评论区的小冰早已不是昔日吴下阿蒙。

所以,或许Hóng并不是噱头,而是标志着AVATAR FRAMEWORK正在进入当打之年、正在成为生产力工具。

这里也还需要解释一下,不同于更注重外表和动作的虚拟偶像,小冰、AVATAR FRAMEWORK、英伟达Toy-Me等数字人框架代表着AI正在突破商业化落地。

而人工智能被普遍认为是元宇宙、Web3的基础设施之一,数字人则是人工智能的一只触手,目前看来,已经可以触达C端、B端,并将分别创造出现有价值体系无法承载的纯数字财富。

人工智能的触手会越来越多,社交游戏、时尚、教育、出行等等肉眼可见的大赛道,在未来都有机会被一一颠覆。

在软件之后,人工智能将如何吞噬世界的脉络或已渐渐浮出水面。

从底层看,AI可以最大化释放算力。在荣登2022年The Midas List榜首的A16Z知名投资人Chris Dixon看来: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访问但没有人完全拥有的全球计算机,NFT则对应这个超级计算机的算力。

人工智能通过AIGC、UGC的方式使元宇宙、Web3的用户可以借由 NFT和Tokens成为创作者,创造自己公允的数字价值。

可以通过一个直观的类比来理解,现在,每个短视频创作者都会被提供智能推荐算法的平台方高比例分成,其他的社交媒介则占有最高达100%的广告收入;未来,当个人节点有了小样本学习能力、具备了私有化的智能,也就不需要中心化的平台,可以用NFT兑现算力再创造新的NFT。

当下,在元宇宙、Web3渐渐冷却的表象下,一场规模空前的范式转移正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暗流涌动,从底层的计算架构、安全协议、到开发工具、应用、再到终端设备等等,无不面临着颠覆性的挑战。

数字人,拓展大模型时代的人工智能新范式

36氪曾报道过一家天使轮创业公司「心识宇宙」,从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技术出发,构建具有自主意识和思考能力的数字心识框架MindOS,其天使轮领投方恰好是Hóng 的雇主红杉。

心识宇宙创始人陶芳波博士向36氪介绍:作为一套融合框架,心识框架把大脑宏观结构和微观神经网络能力整合到一起。可以像人一样去做宏观的思考,还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任务,也可以用到各种各样的场景。

陶博士还提到:心识框架不同于传统对话虚拟人建立在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之上的人工智能框架,其预训练方案是提供一个知识性的底座,对于数据、计算方面的要求可以进一步降低。

这也正和ChatGPT、以及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小样本学习的Hóng不谋而合。它们不仅能作为聊天机器人和人进行视频聊天,还能基于环境信息、记忆的信息,来支撑更丰富、更多元的交互场景。

2011年,A16Z的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在华尔街日报专栏撰文“为什么软件正在吞噬世界”,引领了之后十多年移动互联网领域一波又一波的创业热潮。

但在移动互联网红利褪去的当下,产品、平台、用户、增长等等之前行之有效的逻辑无不面临彻底的变革。在B端,软件改变世界的典型SaaS,已经面临增速见顶;在C端,推特求卖身、手游排行霸榜的永远是老几位、曾经的共享经济盈利遥遥无期。

距离划时代的iPhone诞生已经过去了15年,不管是C端乏力的创新、还是B端放缓的降本增效,都是时候该重启了。

红杉没有公布Hóng的订阅费用、供应商等信息,从长期来看,当Hóng、小冰、Toy-Me等越来越多的数字人摆上货架,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老板争着买单,这个帐太好算了,试错成本又极低。

小冰刚刚从微软独立的时候,被称为“小冰之父”的李笛即表示:小冰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聚焦在人和人工智能的协同上;很多服务看似是to B的,但本质上是to C的,所以小冰可以同时在to B和to C领域做。

把视线扩大到办公自动化领域,去年上半年同期,红杉还领投了Web3协同工作应用Skiff 1050万美元的A轮融资、以及RPA智能自动化平台Yokoy 8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经过疫情三年,即使没有ChatGPT,很多行业的业务流程都已经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事实上,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节奏进一步加快了,这也是危机中积极性的趋势。

现在,ChatGPT的出现不禁让人猜测,人工智能是否还需要化身数字人?是替代人还是帮助人?

人工智能+3D图形,引领数字时代的文艺复兴

元宇宙、Web3从诞生之日就始终伴摆脱不了近乎玄学这样一个略显尴尬的事实,时至今日,它们也缺乏具象,看起来富丽堂皇,却还是空中楼阁。

现在看起来,人工智能至少可以在供给侧带来一场革命。

从互联网出现的那一刻起,内容为王就注定是个长期话题,对于元宇宙、Web3,同样无法回避,否则无法脱开新瓶装旧酒和旁氏的标签。

当UGC在解决内容生产效率的同时,内容的质量就成为了决定价值的核心。Z世代、阿尔法世代需要高质量的原生内容,否则低质量的开放世界难逃鬼城化的趋势。

稀缺性并不具备独立价值,达芬奇早就说过,每一颗鸡蛋都是不一样的。移动互联网已经难以摆脱本质上的同质化,也因此,前两年的元宇宙更像是套了并不华丽外壳的老游戏。

艺术史上的文艺复兴,最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过去几百年,纸、笔、墨水、颜料承载了之前几千年的文明史。

过去几十年,Office、Photoshop、Maya承载着现代文明的数字化变革。

过去几年,Canva、Figma降低了之前生产力工具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变成生产者。

现在,当ChatGPT快速出圈,通用人工智能已经隐约成型,生产力工具的进一步升级已经成为刚需,也成为了资本关注的重点领域。

此前,36氪也曾报道过开源图形基础设施和数字内容创作云平台「太极图形」,其天使轮和A轮的投资方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吴茗曾谈到:计算机图形学是表现3D数字世界的基础,Taichi并行编程语言可以在大幅提升开发者生产力的同时,实现程序运行性能跨数量级的提升,太极图形的产品太极开物作为首款云原生3D数字内容创作平台,基于Taichi语言开发,可以为客户带来全新的创作体验,有机会颠覆原有3D数字内容创作模式。

前文提到,NFT的本质是算力,算力即价值,但是当更强的算法可以大幅节约算力的时候,更大的价值增量也就出现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现阶段底层技术、内容生产工具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即使Meta以巨大的决心 All in 元宇宙,目前,其VR平台Horizon Workrooms 的使用体验也时常为用户诟病。

太极图形的创始人胡渊鸣博士曾经仅用99行代码,就实现了电影“冰雪奇缘”中复杂的冰雪特效,在计算机图形领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之后,太极图形一方面将太极编程语言开源,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活跃的开源图形基础设施之一;另一方面在开发云平台太极开物,希望帮助设计师、艺术家、以及每一个有创造力的人,通过图形技术去表达、创造。

未来,人工智能和这类底层技术的融合,或将是构建高质量开放世界的捷径。

今年,苹果MR的上市预期近在咫尺。但此前,XR领域一直不温不火,多位XR从业人员从不同渠道向36氪表示,内容生态的滞后拖累了硬件市场的爆发。

的确,现在XR所需的3D内容门槛太高,人工智能和3D图形学在多个层面的融合或许是从Web3到元宇宙所缺失的一环。

尾声

客观来讲,大模型、元宇宙、Web3都是规模空前的庞大体系工程,包含了覆盖全球的全新计算架构、无数的计算节点、和空前的算力。

海外多数科技巨头如微软、苹果、Meta、谷歌、亚马逊等,已经通过长期布局、投入巨大研发力度分别建立起了行业壁垒。

但也应该意识到,人工智能将放大想象空间、降低创意成本。有变革才有机遇,如果把时间的指针调回七八年前,又有多少人能预见到Musical.ly的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8 11: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百万保险经纪人吓出一身冷汗?DeepSeek让代理人惊呼“方案强大到可怕”
...保险业务持续发展。事实上,新华保险自2021年便上线了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智多新”,目前已经具备智能互动咨询、智能外呼、电子化回访、续期交费提醒等多项能力,支持 37 万个智
2025-02-13 16:47:00
《人工智能往事:精英、文化与思维》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人工智能往事:精英、文化与思维》作者:(美)帕梅拉·麦考黛克译者:虞晶怡 杨丽凤出版社:格致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1月本书作者回忆了自己从20世纪60年
2024-03-22 05:22:00
人工智能群星闪耀时:科技进步背后的人性光辉
在人工智能(AI)技术快速发展的这个时代,大众和研究者往往沉浸于最新的创新和应用之中,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回顾这一领域的发展脚步。《人工智能往事:精英、文化与思维》这本书,正是在这
2024-02-26 08:00:00
...月10日,为了解南昌驾驶培训行业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与AI人工智能科技培训驾驶学员的状况,记者探访几家驾校后,发现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传统的学车模式已经被颠覆,驾驶培训的过程
2024-04-16 08:27:00
皇帝让大臣当皇子的老师,大臣上折谢恩被皇帝吓出一身冷汗
...嘉庆上了一个谢恩折。也就是这个折子,让嘉庆吓出一身冷汗:他意识到他此前犯了一个大错。这事儿还要从嘉庆登基说起。1796年农历新年,乾隆将皇位让给了嘉庆。嘉庆登基后,就册封自己
2023-05-17 20:08:00
烧数亿美元、耗上万颗英伟达 GPU,微软揭秘构建 ChatGPT 背后超级计算机往事 !
...。在此之下,OpenAI 才找到了微软,寻求资助,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直以来,这些传言并未得到准确的核实,众人只知晓 AI 大模型的运行成本非常高,却终不知道高到何种程
2023-03-15 05:00:00
...话。她说,自己已经好几次被擦肩而过的电瓶车惊出一身冷汗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近日,钱女士向潮新闻记者帮栏目反映:滨江宝龙城外围的商业街虽然业态丰富,逛起来蛮有意思,但往来送餐
2023-09-03 23:25:00
DeepSeek梁文锋实习往事曝光!月薪1.6万、没毕业就任经理
...行的上海艾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习,负责内容也跟人工智能有关。据艾麒信息创始人周朝恩透露,梁文锋是其浙大校友,2009年梁文锋以实习生身份加入艾麒,后经推荐直接担任新技术部
2025-02-10 11:47:00
别坑我老弟达洛特“挑球过人”式解围,奥纳纳惊出一身冷汗
直播吧12月3日讯 英超第14轮,曼联vs纽卡。比赛第9分钟,达洛特禁区“挑球过人”式解围,打在自己手臂上,奥纳纳惊出一身冷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2023-12-03 05:0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