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刘畅 通讯员 姜化明 张胜刚 王瑾 东营报道
“夏至热锅蒸,小暑酷炎煮。大暑连连骤雨迎,凉个三秋渡。苍绿遍长空,五谷丰登路。百姓安宁福祉来,天下飘芬馥。”连日来,胜利油田退休职工刘凤源老人创作的《卜算子 大暑》火爆了朋友圈。
刘凤源2003年退休,今年80岁,现居翠湖小区,是胜利油田老年服务管理中心锦华锦苑老年服务部翠湖老年服务站的服务对象,也是小区里闻名的义务宣传员和“文化达人”。

当正能量的传递者
“坚决不做油田发展的旁观者,做就做正能量的传递者”。退休前的刘凤源,一直在东辛采油厂宣传战线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弘扬石油传统始终根植在他的内心深处。
“原来就是搞宣传的,这一点放不下。”刘凤源常说,“胜利精神就体现在我们的典型人物身上,我把这些典型事迹都收集起来,讲给大家听,印成书,发给大家看,就是传递我们胜利的正能量。”
退休后的刘凤源,从没让自己闲下来,他把自己工作时采访的一个个感人事迹,撰写成一个个石油故事,自费出版了二百余万字的散文集《生活是铁》,点点滴滴间传承着石油石化优良传统。
传播传统文化,紧跟时代步伐。刘凤源不仅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播于人,每天还坚持读书、看报,时时跟随油田发展的步伐。
“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树木花草都可以和谐相处,这就是绿色!”他围绕油田绿色发展,以文学的笔触书写胜利、传递精神,写就了数万言的《绿色聊斋》,以身边的故事倡导绿色低碳。

当优良传统的宣传者
每逢年关临近,刘凤源都会跟老年书画家们一道,带上笔墨纸砚进社区、下井站,为基层职工书写春联、寿福。
“夫妻岗上一静月,泻玉梅花,阅尽奢华,悄悄送迎朝晚霞。”如今,在夫妻岗坚守的薛梅已退休了,但这首词他一直保留着。她说,她要像刘凤源老人一样成为优良传统的传承者。
2012年5月,刘凤源一路颠簸来到夫妻井站,为夫妻二人创作出“让荒原井站添彩、为美好生活加油”的楹联作品,并送上了“心田奇葩”的书法作品。随后,他以薛梅的感人事迹为路线,创作出《采桑子 咏薛梅》,以此传颂石油精神。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刘凤源到底书写了多少春联,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可一线员工记得,因为每一副春联里都蘸满了深情和祝福,包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他创作的《翠湖杨柳》《为油田诗歌插上了翅膀》等作品像长了翅膀,飞翔在千家万户、百里油区,成为繁荣了胜利文化。

当胜利精神的传承者
在刘凤源的家中,书架、案头、床边置放满大大小小的资料袋、笔记本,堆起来有几人高,展开每份报刊、材料,都会看到画满的标记和圈线。
“铁不上油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要想给别人讲明白,自己就得先明白。”这是刘凤源常说的话。他写了大半辈子材料,对党、对祖国的感情已经融入骨血,坚持推动读书育人,架起了理论与群众、创新与传承的桥梁。
每次到老年站讲课,他总是认真读、反复学,遇到不懂的地方,还会向在职人员虚心请教。他结合亲身经历,以流动课堂、大型党课等方式教育年青一代“讲历史、忆传统,讲奉献、谈发展”。2015年儿童节,他为东营胜利第58中学的师生讲党课,还将珍藏的100多册图书赠送给了学校。

刘凤源退休不退志,甘当义务宣传员,传递正能量、传承胜利精神,被员工群众誉为“和谐信使”“文化导师”。他先后被评为胜利油田“离退休职工先进个人”称号、中国石化离退休职工“四好”模范党员、胜利油田优秀共产党员和“感动胜利”人物,成就了一名“老石油”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一段佳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