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过亿“一人户”带来哪些新挑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3 01: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现代社会,独居独户群体增多,给我国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带来新挑战,提出新需求。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亿人,其中空巢老人占比已经超过一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70%。早在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就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户近5亿户,其中“一人户”家庭超过1.25亿户,占全国户口总数的25%。

在过亿的“一人户”中,除去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选择独居的中青年越来越多。

独居,正被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所接受

独居,指长期独身一人居住的状态。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刷手机、一个人看病、一个人饲养宠物……这是不少独居人群的生活状态。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分析,我国当前的独居群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老年单人家庭,另一部分是年轻人单人家庭。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个体主义思潮的兴起和人类寿命的延长,独居正被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所接受,并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人口结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这意味着,在中国的独居人口图谱中,大部分的独居人群为中青年,而且从其他国家的人口发展历程看,独居倾向还会增强,独居人群也将呈现城市化和年轻化特征。”范柏乃说。

随着单人家庭数量的增多,近些年单身经济呈现迅速发展的势头,单人消费的新需求也迸发出来:100克装大米、50毫升威士忌、一人小火锅、小型公寓、一人KTV……

“未来,会有更多的商业模式专门服务于独居人群。比如,给独居老年人提供疾病监测、提供安全保障的服务,点餐、家政等需求会进一步增加,花钱买方便与花钱买时间的懒人经济有可能更加流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张川川说。

辩证看待独居群体

为何会产生独居,它有哪些个人及社会成因?

社会发展为独居生活提供了可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不少人认为不再需要通过组建家庭来抵御生存风险,保障生活质量。“个人获取资源的能力越低,越喜欢群居。现代社会中,当个人通过市场机制就可获得较多生存资源时,个人对家庭、团体、社区的依赖性就会降低,选择独居就成为可能。”27岁独居青年赵磊这样解释。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剧社会独居趋势。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个体成为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基础单位。为谋生计,年轻人不断从乡村流向城市。美国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提出,大规模的城市化是促成独居社会兴起的因素之一,单身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且普遍的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城市对年轻人的虹吸效应,也是造成独居老年群体增多的重要因素。浙江独居老人王奶奶说,她育有两子一女,子女都在大城市工作定居,尽管子女想将她接到城市生活,但她觉得自己生活在老家更舒适。

观念变迁等影响独居行为。伴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态度已发生变化,独居成为社会竞争压力下不少年轻人的“解压”方式。在独居小屋中“享受自由”,成为这部分人的刚需。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认为,在过去40多年中,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社会变迁,不同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念和认知差异很大,跨代际居住带来的矛盾会比较多,这些因素都促成了独居行为的增多。

“独居生活应该是一个中性概念。”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章安邦认为,独居是城市青年的人生必经阶段和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应辩证地看待青年们的独居生活方式,对其进行分层分类研究,而不能持偏激、片面的观点。

公共政策应预判风险并及时介入

有媒体曾在网上做过“你是如何扮演城市空巢青年的?”和“一个人住有哪些让你欲罢不能的好处?”两项调查。从上千名网友对独居生活的回答中发现,大部分网友的独居生活有苦也有乐。独居者虽然很享受自由生活,但在某些时刻也会感叹“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独居意味着自由,也隐藏着一个人生活的风险。杭州独居女士李雪说:“我担心突发疾病时,无人照顾。”在一篇“独居女生被困23小时”的报道中,就描述了独居女生被困在浴室中一天一夜,通过敲击水管才获得救助的故事。类似独居造成的居家风险案例不在少数。

“随着老人的高龄化和社会的少子化,以后高龄独居老人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其失能失智的风险也在增大。而一旦失能失智,家里又没有儿女照顾,或者退休金较少请不起保姆的话,这部分人群将是老年人中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杭州市翠苑四区社区工作人员说,长远来看,如果单身人群不断增多,未来社会的养老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章安邦说:“对于一些人群因独居而产生的社会疏离倾向,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和帮助。例如,可以通过组织交友联谊、文化娱乐等社交活动,丰富独居青年的日常生活。”

浙江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尽管很多人主观上并不想选择独居状态,但是客观上由于种种原因却处于这种状态。我们要创造更好的婚育环境,一方面要提供更加完善的婚恋服务,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解决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实施针对性政策,缓解育儿无人照料、照料费用不足等生育和养育压力。”

对于独居群体中的老年人,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强老年疾病照护、家庭适老化改造、家政清洁、遗嘱公证、临终关怀等服务,多措并举提升独居老年群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据新华网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06: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容。她的老伴早年去世,两个儿子也不在身边,平时孤身一人在家。自从青岛市启动了“空巢独居老人探访陪伴项目”,于奶奶被纳入了服务范围,她也因此成了村里幸福的老人。此前,在青岛市第
2024-09-02 15:41:00
德华安顾爱德华2号失能险守护中青年家庭“收入生命线”
...主题演讲,他表示,家庭“顶梁柱”一旦失能,将导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因病返贫”,而当下商业失能险覆盖率不足0.2%,这正是爱德华2号诞生的时代背景。爱
2025-05-08 22:58:00
QuestMobile小镇中青年消费报告:消费决策受亲朋推荐影响大,青睐拼多多
...围主要覆盖三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小镇中青年”主要指生活在上述地区、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9月,小镇中青年线上消费活跃,月均线上消费1000
2025-01-20 17:58:00
...的职工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一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可贷额度提高至60万元,两人及以上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可贷额度提高至90万元;生育三
2023-01-11 09:13:00
中青报关注:“妈妈岗”能否缓解女性生育后再就业焦虑
...市石景山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参加石景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三八妇女节招聘会,该场招聘会首次设立了“妈妈岗”招聘专区。“好多展位都挤不进去,想要看到里面张贴的招聘公告信
2024-03-28 09:47:00
当年轻人走进一场有关“死亡”的展览
...亲人、朋友和同道共聚一堂,不仅重建了“我死”这一第一人称视角下的死亡经验,也使死亡从抽象的终点变为需要提早思考的人生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7月18日,北京,
2025-07-22 20:44:00
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许德志主任|中青年失眠:一场无声的健康危机
...白塞氏综合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皮肤病症。在当今社会,中青年群体正面临着一场无声的健康危机——失眠。失眠,这个看似普通的问题,却如影随形地困扰着无数中青年的生活。对于中青年
2024-09-25 10:21:00
“戏从温州来” :南戏经典文化周将进沪专场展演
...》是四大南戏之一,采用风趣幽默的形式倡导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让观众置身于“荒诞喜剧”之中;越剧《荆钗记》也是四大南戏之一,讲述的是南宋时期温州状元王十朋和青梅竹马的钱玉莲之间
2023-07-27 22:50:00
曾经农村过年,结婚一个接一个,如今却是全村空无一人走入婚姻殿
...已。曾经农村过年,结婚一个接一个,如今却是全村空无一人走入婚姻殿堂。这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让人不禁思考,这种情况将走向何方?究竟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可怜?世俗观念与性别比例
2023-10-06 06: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多人获刑 涉及非法猎捕、贩卖、运输鸟类等犯罪行为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鲜明导向
2025-11-14 18:52:00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