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文明互鉴与百年乡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12 06:09:00 来源:四川日报

□张同道 张成军

纪录片《故乡几万里》从1892年西医入川开始,以一群西方年轻人投身中国参与现代社会建设的历史,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情感深沉的岁月故事。

平民史观:中加民间友好的历史见证

《故乡几万里》没有选择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等宏大视角讲述时代风云,而是将视线投向100多年前来自大洋彼岸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四川行医办学。在与中国的普通社会阶层友好交往、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改变中国人的卫生观念、缠足陋习,并兴办现代教育。

通过外来视角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跨越不同文化语境呈现文明的融合,是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策略。

以往纪录片大多以贵族精英人士表现中外文化交流历史,但《故乡几万里》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的年轻人,他们融入中国社会生活的最基层,与普通民众交往,通过行医、办学,提倡现代文明。他们穿上中国服装,取中国名字,学习四川话,努力融入当地生活,互相尊重,平等交往,没有行为的误解、思想的偏见和文化的时差。他们推动四川从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也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实现文明文化交流。

创造的是历史,传播的是文明。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生,在四川行医办学,是百年四川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片中,基尔伯恩与斯蒂文森创办中国西部第一家西医诊所,第一本为外国人编写的中文四川话教材,建立中国西部最早的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四川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执业的西医女医生启希贤、“中国牙科医学之父”林则,筹办四川第一届“天足”会,建立中国西部第一所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综合性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并开创中国西部男女同校的历史,第一个在高等学校学习牙科的亚洲人黄天启和中国西部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乐以成……每个“第一”,都是东西方文明的友好相遇,都是中国西部医学、教育的历史开端。

图像证史:鲜活本真史料的岁月留影

历史是曾经存在的客观实在,这种过去的实在,往往通过史料被唤醒。历史人文纪录片中,打捞历史离不开一份份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图像、文字、遗存等再现过去发生过的事情。

《故乡几万里》从罗伯特·基尔伯恩珍藏的家庭相册开始,一张先辈身着中式传统服装的合影。特技运动激活了片头动画中黑白的历史照片,一张张面孔鲜活,一个个身影依旧,金黄色的时间坐标串联起1895年至1988年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奇,印证了一个家族走过的百年足迹。《故乡几万里》的创作,缘起于一个名为“加拿大老照片”的项目,将一段逝去的历史召回到我们面前。

文献资料是进入历史的一种方式,这些留存重要历史瞬间的图像、文本和口述证词,跨越百年,呈现出穿越时空的价值和力量。《故乡几万里》丰富的史料大多为那段中加文化交流历史的当事人、见证人拍摄、书写或口述。

加拿大家庭私人收藏和美国档案馆馆藏的20世纪初长江三峡的影像、20世纪40年代华西协合大学牙学院的影像,启尔德夫妇为患者手术、中国西部第一间西医诊所建立、华西协合大学建设盛景等,这些来华的加拿大人工作之余用相机记录下了当时的中国、四川和成都的影像,记录了他们的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

图像不仅将我们带入历史的时空,从图像的内容、拍摄者的视角,也可以真切感知外国人看待同时代中国的眼光,体悟文明交往背后的情感态度。《故乡几万里》的图片中保留着温情的历史余温,三峡风光、长江纤夫、船家生活,老成都的城墙街道、桥梁建筑、市井百态,天真憨直的三峡船夫、善良慈爱的关大娘、勤奋刻苦的黄天启,华西协合大学中国学生足以穿越时间屏障的目光和神情,这是用友善的目光敏锐捕捉住当时中国社会“现代表情”的。

这些具有珍贵文献价值的图像不仅呈现了历史风貌,更让观众感受到往昔存在的鲜活性与本真性。这些图像系列构成了一部近百年四川社会生活史,也记录了一群加拿大人与中国的缘分。

文明史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诗意表达

文化品质和精神深度决定了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高度。《故乡几万里》中,宏大的时代背景下讲述的是命运起伏的人生故事,守望的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在中国持续从事医学和教育工作长达60多年的启尔德家族,“中国牙科医学之父”林则,设计建造华西协合大学的“苏木匠”苏继贤,“成都加拿大学校”黄思礼校长,参与中国革命活动的文幼章、云从龙等,有的在中国走过了百年人生,有的将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

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的双向奔赴中,他们带来了西方医学和现代教育,也被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所深深吸引,产生了真挚的感情。每年的老友聚会上,四川儿歌是他们珍藏的童年记忆和中国情怀的快乐表达。中国诗词、绘画、大熊猫、川菜,甚至是一捧中国泥土,都是他们心中的乡愁——中国已成为他们心里的故乡,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的生动体现。

文明互鉴,人性交融。《故乡几万里》打捞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百年故事,也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意蕴深厚的巴蜀文化里,遇见中华文明华彩 四川元素点亮央视中
...江流”的豪迈气势,抒发“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乡愁思念,挥洒“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厚重情怀。主创人员介绍,晚会以郎朗与四川交响乐团根据《长江之歌》改编的交响
2023-09-30 10:54: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中秋晚会将在四川宜宾举办
...江流”的豪迈气势,抒发“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乡愁思念,挥洒“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厚重情怀。“唯美、真挚、抒情、浪漫”是总台中秋晚会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今年
2023-08-18 10:05:00
“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盛大启幕
...四川新闻网5月26日晚,“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盛大启幕。该展集结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5省市32家文博单位的精品文物294件/套,以
2023-05-28 08:19:00
...的老朋友”文幼章等感人肺腑的案例,抒写了一段东西方文明互鉴的感人篇章。该片总导演高松介绍,纪录片中既有令人感动的人物故事,也有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背景,把个体人物命运故事置
2024-05-23 06:33:00
第一观察|习近平总书记江西之行的文化足迹
...、丰富百姓生活新图景,绽放着恒久的文明光彩。(三)乡愁汇聚文脉第三站,走进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了解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这是近日拍摄的婺源县秋口镇王村
2023-10-15 08:27:00
在商海沉浮和难舍乡愁中执着追梦,杜阳林《立秋》拓展当代文学新空间
当代实力派作家杜阳林的新时代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立秋》研讨会8日下午在京举行。这部小说首先亮相于2023年的《收获》杂志,今年4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与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立秋》
2024-04-09 19:38: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习水九龙囤:雄关扼要 屯堡遗韵
多彩贵州网讯 雄关扼要,历经岁月沧桑,依旧气势恢宏;城墙蜿蜒于山岭之间,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巨石巍然耸立,仿佛诉说着往昔攻伐守御之争,等待着我们去品味这一段穿越时空深处的传奇故事。
2024-12-28 18:20:00
...,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今年11月2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四川宜宾三江口,跟着总书记足迹,探访这座“长
2023-11-14 14:45:00
【地评线】东湖评论:七十五载长歌奋进 美丽中国气象万千
...三大保卫战,让既能够“推窗可见的绿”又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乡村加速成为现实。行走于当代中国,“鸢鸟翩飞、鱼翔浅底、江豚逐浪”的生态美景频频显现,城乡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2024-10-01 10:1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