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记者 吴雨
母爱如清凉的风,如清澈的泉;父爱如巍峨的山,如遮雨的伞。父母之爱,不计成本,始终深沉且坚定。
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阳光社区阳光酒城小区,有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父母悉心照料脑瘫女儿,39载如一日,不离不弃。如今,儿子已经结婚6年,小夫妻俩也经常主动照料残疾姐姐,从衣食起居到一日三餐,事事周到、不辞辛劳。这个大家庭用朴实的行动,用善良和真诚践行了对家庭的承诺和责任,诠释了对家人的爱与关怀。
母亲白生梅今年62岁,父亲老伊66岁。1985年的冬天,在老伊焦急的等待下,女儿伊丽源出生了。然而,就在这对夫妻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候,老天却开了个玩笑。在孩子近“百岁日”时,夫妻俩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同龄的孩子有明显不同,“她总喜欢向上翻白眼,也不抬头,看起来四肢无力,两只腿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又蹬又踹。”白生梅回忆道。接下来的日子,夫妻俩便四处求医,最终,女儿被诊断为脑瘫并伴有后遗症。
得知夫妇俩生下脑瘫儿后,有亲戚朋友劝他们放弃,可两人从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这是我们的孩子,如果连我们都要遗弃,还会有谁照顾她呢?”怀着对女儿的爱,夫妻俩39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至今。
“医生对我们说,这种疾病没有治愈的可能,后经残联鉴定为一级残疾。” 白生梅说,那时候,他们夫妻俩还在格尔木市工作和居住,为了照料女儿,原本在格尔木市环卫处打工的白生梅放弃了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妈妈”,养家糊口的重担就落在了丈夫老伊一人肩上。老伊在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工作,工作中,他踏实勤奋,职位和工资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家庭的经济负担也略有缓解。
1990年夫妻俩迎来了儿子小伊。在照顾女儿的同时,夫妻二人又燃起了对未来更美好的期待。直至2008年,老伊退休,便有了更多时间与妻子一起全力照顾女儿。
“对儿子我们还是挺愧疚的,儿子参加工作后也谈过几个女朋友,但一听说姐姐是残疾人都分手了。”2015年,夫妻二人决定回到互助县生活,在亲戚的介绍下,儿子小伊与现在的妻子小侯相识,2018年,二人步入婚姻。
儿媳小侯在互助县悦康残疾人康复中心工作,面对残疾的姑姐,她不仅没有嫌弃,更多的是对这个家庭的理解与包容。婚后,她也非常关心姑姐的生活,经常按时回家帮忙照料、承担家务,这让白生梅和老伊十分感动。为了让一家人的生活更加和谐温馨,2019年,小伊辞去格尔木的工作回到了父母、妻子身边,并在互助县重新找了工作。
“我们有时生病了,或者有事外出时,他们小两口就会主动请假来照顾姐姐,一日三餐、端屎接尿,无微不至地照料让我们特别安心。”老伊告诉记者,女儿虽然已经39岁了,但智力相当于1岁的孩子,只会咿咿呀呀地叫“爸”“妈”,吃饭、穿衣、洗漱等都需要人照顾。
白生梅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多年,但她仍然义无反顾地承担着繁重的家务,悉心照顾女儿,耐心培育幼小孙辈。老伊更是像一家人的避风港、遮雨伞,是支撑起整个家庭的支柱,默默地给予深沉、无止境的爱。
“我们一家人,不管谁有空,都会陪姐姐说说话、看看书、讲故事,也会推着她出门散步。不管什么时候,家里总会留一个人守着。”白生梅说,看着和女儿一样大的同龄人,上学、工作、结婚、生子,他们夫妻心痛至极。
“好在人生还是充满期待的,2019年年底,我们迎来第一个孙女,去年又迎来了第二个小孙女,孩子们健康活泼,十分可爱。有了孙辈后,全家人更是齐心协力、相互照应,我们这样的家庭氛围也获得了左邻右舍和社区的好评。”白生梅感慨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