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这届年轻人,不再惯着“水果刺客”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7-12 15:14:00 来源:财经故事荟

这届年轻人,不再惯着“水果刺客”

采写/陈纪英

编辑/万天南

“面子哪有票子重要!”

张云决定不再对“水果刺客”妥协。

今年5月,在海南旅游时,张云走进一家精品水果店,挑选了3个莲雾和5颗山竹。

当听到收银员“总计128元”的报账时,张云脱口而出,“退了吧,太贵了!”

最近几个月,各种“水果刺客”姿势各异,频频登上热搜。

5月底,10天内涨价22%的榴莲,让很多网友哀叹失去了“榴莲自由”;今年7月初,顶着日本进口名头、单片高达138元的天价静冈密瓜,引发网友嘘声一片;产自泰国的红宝石柚子,一个售价可达百元;一箱4-6颗的牛奶释迦或燕窝果,售价动辄数百元……

当然,比起来荔枝届的“顶流”,这些水果都还要甘拜下风。在广州的一次水果拍卖会上,一颗挂绿荔枝果王拍出了55万元的天价,不负“爱马仕”的盛名。

水果刺客背刺的方式千千万,年轻人拒绝背刺的态度很一致。

一周前,一位网友在豆瓣发起了一项投票,“遇到水果刺客怎么办?”

876名投票者中,选择“大方说我不要了”的多达546人,占比过六成,选择“不好意思说不要,含泪给钱”的用户,占比不到四成。

这届年轻人,不再惯着“水果刺客”

把镰刀收起来,靠实惠打天下的果农、商家和平台,也给了年轻人Battle水果刺客的底气。

一、水果刺客,不受待见了?

“你刺我我忍了,但你骗我,我可忍不了!”

这是一位UP主的心声。

这位UP主发布的《天价水果》视频,记录了自己被刺的经历:两颗总价60元的燕窝果、一颗70元的红宝石石榴、15颗/盒售价188元的草莓、778元/盒的黄金车厘子,五种水果,—共花费1274元。

在经过一番细爵慢咽的试吃之后,他少有惊喜,更多是失望,“我觉得都不值,不会再光顾。”

单价最高的黄金车厘子,尤其让他失落。接连试吃3颗,入口无一例外的发酸,“我花了这么多钱买的金车厘子,还没普通车厘子好吃,天价果王就这?”

类似上述UP主一样被刺的不再少数,“月薪过万,吃不起车厘子”成了不少打工人共同的哀叹。

张云也有过类似经历。

此前,偏爱日本二次元文化的他,一直对日本水果有种执拗的偏爱,陆续解锁过日本的淡雪白草莓、宫崎芒果、山梨水蜜桃、静冈番茄、静冈蜜瓜等。

张云还记得,在动画片《樱桃小丸子》里,小丸子全家面对着客人送来的静冈蜜瓜,惊叹不已。

自此,静冈蜜瓜就成了张云的心心念念。

但在去年耗费数百元,购入一个日本静冈蜜瓜之后,张云的企盼变为了失望,“好像也不比咱新疆哈密瓜好吃多少,却贵了七八倍,谁买谁是冤大头!”

在微博、小红书、豆瓣等社区上,如何避开“水果刺客”的背刺,成为了年轻人争相修养的“省学”——钱尽其能,果尽其味。

自称“省钱达人”的95后方平,总结了水果刺客的几个套路,“第一用产地唬人,虚标高价;第二,一些线下门店,标价不清晰,把高架和低价水果标签排在一起,顾客很容易被误导,又不好意思退货;第三,还有一些少见的小众水果,也是刺你没商量”。

水来土掩,她也有解决之道,电商比价,搜图识物,果断退货等等。

拒绝被刺的张云,今年也主动转场了。此前,张云购买水果的主场,是精品水果店和线下商超里。那些用精美包装撑起“神颜”、用产地撑起“高价”的水果,常常晃得张云移不开眼。

但在电商平台上,这些被推上“神坛”的荔枝届爱马仕、蜜瓜界劳斯莱斯、水果界LV,却陆续“下凡”,成了界面友好的平民水果。

在拼多多百亿补贴活动里,常年稳居在刺客榜单上的广东荔枝、泰国榴莲、网纹蜜瓜等,都是被重点补贴的果品。

这届年轻人,不再惯着“水果刺客”

稳居荔枝届顶流的增城挂绿荔枝,在这里不到200元便能买到一斤,即便价格依然不菲,但比起每斤动辄过千元的市场价,已经是大降身价了。

同款品种、同样口味的国产静冈蜜瓜,也从普通人高攀不起的“大家闺秀”,变成了亲和力十足的“小家碧玉”,没了138元一片的天价,一斤甚至不足4元。

销售渠道的转移,并非少数年轻人的选择。全拓数据的调研显示,在水果市场,自2017年至2021年,新型零售渠道占总零售市场比重从10.11%增长至39.50%。

年轻人对水果刺客的排斥,还源于消费场景的变迁。

很多水果刺客能维持高价,是因为其保留了“礼赠”的属性,高昂的价格,反而彰显了礼品的价值,承载了送礼人的情意。

这届年轻人,不再惯着“水果刺客”

如今,无论是阳光玫瑰,还是泰国流量,以及广东荔枝,都蜕化为大众消费品,从送礼用高价充面子,到自食看重性价比的里子,用户的标尺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Battle刺客,拒绝天价,并不意外。

二、水果刺客的养成游戏

那些曾经坐在“神坛”上,卖出天价的水果刺客,本质是由供需关系驱动、多方因素合谋的养成游戏。

前几年曾被当作消费力标尺的美国车厘子,一度高居不下的天价,部分源于其成为了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国中产生活方式的符号。

前美国西北车厘子协会中国市场推广经理曾对《财新周刊》表示,在推广美国车厘子时,他们为其塑造了一个“画像”,“美国人吃车厘子配红酒、奶酪,吃三文鱼、帝王蟹,用砍下的樱桃枝烤牛肉”。

而用户支付的车厘子高价里,显然投射了对上述生活方式的向往。

牛油果从美国到中国的风靡,也是类似路径——健康脂肪,轻奢食品,瘦身水果,这些符号,严丝合缝地贴合了中产阶级对于时尚健康的普遍追求。

这届年轻人,不再惯着“水果刺客”

几年之后,上述滤镜逐渐破碎,牛油果也慢慢跌落神坛,从最早的每颗15-20元,跌落至几块钱一个。

除了上述有意包装的概念和噱头之外,供求关系的影响更甚——相比工业品和其他农产品如谷物和蔬菜,水果从栽树到挂果,通常需要耗时多年——比如车厘子栽种后四年才进入挂果期。

因此,在价格飙高之后,供给端很难快速扩容提升,去对冲高价,也导致其天价在三四年内,难以快速扭转。

以挂绿荔枝为例,据《三联生活周刊》采访的一位荔枝商人透露,挂绿价格高,“就是因为种植面积很小……很多嫁接了挂绿的荔枝树,结的果子都挂不上绿。产量小,自然就贵了。”

而在今年,牛油果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探,也是因为供应量大涨。哥伦比亚银行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牛油果供应量超过了市场需求,新种植园的快速增加让全球牛油果种植规模达到5万公顷,导致牛油果供过于求。

此外,天价水果多为远道进口的舶来品,也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

以10天内涨幅两三成的榴莲为例,目前,中国市场每年消费百万吨榴莲,而据海关数据,2022年,中国榴莲进口总量为82.5万吨,其中,78万吨来自泰国。而全球榴莲的年产量,满打满算也就205万吨左右,其中四成进入到中国市场。

不过也有很多高价水果,其实是打着进口的幌子,维持高价的门面——以开头138元一片的天价静冈密瓜为例,商家自称高价是因为日本进口,但随后就被海关打脸——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水果中,并不包含静冈蜜瓜。

这届年轻人,不再惯着“水果刺客”

其实,价格虚高的不仅是天价水果,还有大众水果。而导致其终端价格走高的一个共性原因,则是层层加价的流转体系。

从2018年开始进入水果行业的立鲜农业创始人赖启春,深谙行业秘密。

据他告诉《财经故事荟》,传统模式下,水果从果园到餐桌,起码要经过3到5手的流转,“前几个环节,每道加价15-20%左右,到了门店终端,可能要翻倍加价,才能覆盖雇工、租金、损耗成本”。

无独有偶,农业部报告显示,中国鲜活产品及果蔬产品的流通成本要占到60%以上。

冗长的流转环节,除了导致层层加价,另一副作用则是居高不下的水果损耗率——传统模式下,从果园到餐桌的流转周期,起码在7-10天以上,这也导致国内水果从采摘到上架过程中的损耗率,一度高达30%左右,是美国的六倍左右。

而皮薄短鲜的荔枝,以及阳光玫瑰等娇嫩的浆果,则是损耗率最高的果品之一。

概念噱头的虚美,国外进口的溢价,流通环节的加价,不可避免的损耗,多方变量,共同养成了“水果刺客”。

三、“整顿”水果刺客的底气

整顿水果刺客,不能光靠年轻人的一厢情愿。天价水果的“下凡”之旅,也要靠多方合力去破解。

推动天价水果下凡的首要变量,是“国产替代”。

以曾经天价的静冈蜜瓜为例,近年来,辽宁、河北、海南等多地均已成功试种,不同于日本静冈蜜瓜动辄500元一颗的高价,国产蜜瓜,售价仅为每个30-40元左右。

阳光玫瑰也是类似。其售价从数百元跌落至每斤十来元,甚至不足10元,就源于种植面积的扩大。

据中国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中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已达80万亩,而2016年仅有10.01万亩,几年间增长了七八倍。

而在水果的种植思路上,中日也大有不同。

日本种植水果讲究精细化。以阳光玫瑰为例,为了达到最佳口感,日本对每根葡萄藤保留几串葡萄,都有严苛准则,以此撑住其令人咋舌的天价。但这样会导致产出成本过高,大众高攀不起。

而中国看重量产的性价比,以规模化种植把价格打下来,让普罗大众也能轻松消费。

至于两者的口味差异有多大,赖启春的答案是,“可能是95分和92分的差距。这几年,阳光玫瑰的品种一直在进化,口味整体上越来越好,差距也越来越小。”

除了供给的增加,在这场与水果刺客的Battle中,电商平台也与年轻人站在了同一战线。

眼下,“实惠”成为了中国电商平台们共同的主流叙事。而水果因其有着大众普适性,担当起“实惠标杆”的重任,占据了百亿补贴等活动的C位。

以农业起家的拼多多,水果常年排在其APP首页品类通栏的第一品类,也是百亿补贴里的常客。

从2019年开始在拼多多安营扎寨的赖启春,就主做高端水果,荔枝、芒果、阳光玫瑰等等。

以荔枝为例,过去两三年,赖启春店铺售卖的5斤装荔枝,常年维持在50元左右的包邮价。

“算下来10块钱一斤左右,北方线下门店,荔枝价格可能在每斤17-30元左右”,赖启春告诉《财经故事荟》。

如果进入百亿补贴频道,每单还会再便宜几元——今年7月5日,拼多多百亿补贴上线的“水果自由消费季”,就特意对榴莲、蜜瓜、荔枝、椰青、菠萝蜜、百香果、阳光玫瑰等高价水果进行重点补贴。而赖启春店铺的一款百补荔枝,累计售出了16万单。

这届年轻人,不再惯着“水果刺客”

不过,仅靠平台补贴,只能低价一时,要想维持长期高性价比,必须依赖于一揽子的流通效率的改革。

以赖启春为例,他能把荔枝的售价从每斤17元压至每斤10元,靠得就是“果园直连餐桌”的模式——用户在平台下单后,从合作果园附近的仓库里,直接打包发货,“过去要经三五手,现在就经一手”。

他对荔枝的定价原则是,在进货价的基础上加价15%作为毛利率,“而后刨除物流、雇工等各种费用外,净利率大概在5%左右”。

当然,这一模式可持续的前提在于,必须保证商品爆单——订单越大,他能从果农手中拿到的进价越低,“你去荔枝园收购荔枝,如果订100斤,一斤10块钱,成吨成吨的订,最低价能到7块钱。”

而拼多多的海量用户,恰好保障了爆单的确定性——2021年,他的荔枝销量是36万单,今年已经提升到60多万单,成了平台荔枝品类里的Top1商家。

价格大幅打下来,这场游戏能玩转吗?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源头的果农们,是否能够长期获益。

在水果行业流传这一句话,“水果水果,卖出去是果,卖不出去是水”——对于水果这种短保农产品来说,相比每一斤果子的单价,果农们更看重整体收益,因此,对于可以长期大额订购的采购商,果农们也愿意让利。

赖启春曾经合作过的一位阳光玫瑰果农,一度尝试采摘园模式,开放给个人顾客采摘, 每斤18元左右,是批量采购价的两三倍左右。

但尝试了一段,这位果农就收手了,“葡萄是逐渐成熟的,采摘的顾客周末才来,导致中间的损耗很大。而且,个人采摘不专业,破坏了葡萄藤。整个采摘周期很漫长,采摘园的人力成本也提高了。”

上述果农转头又与赖启春合作,“规模化批量专业采摘,一次性付钱款,看着单价低了,但算算大帐,还是划算”。

即便阳光玫瑰价格从每斤数百元跌至10元左右,果农们依然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一亩阳光玫瑰的产量,大概在7000斤到1万斤左右,起码是种植水稻等主粮收益的10倍以上。

这届年轻人,不再惯着“水果刺客”

电商平台引爆的销量,又会刺激有利可图的果农们,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进而提升供给的丰富性,实现价格的进一步下探。

这套多方受益的模式,才能维持低价机制的良性持续运转。

水果,不该成为天价的奢侈品。而在这场“水果刺客”Battle中,有了平台、商家、果农们的“力撑”,年轻人赢定了。(文中方平、张云为化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跟“水果刺客”battle,我第一次赢麻了
“水果刺客”的刀,背刺的招式总是充满想象力。近日,有网友在深圳光顾了一家日料店。也许是第一次打卡该店,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单,一份标价138元的静冈蜜瓜引起了他的兴趣。在这位网友看来
2023-07-11 14:21:00
杭州日报讯 天气越来越热,热带水果自由也越来越近柠檬,这个通常不被当作主流水果的“小角色”,意外成为了今年的“夏日顶流”——本周,批发价上涨1.5倍,从每公斤12元涨至每公斤18
2025-06-26 07:11:00
“6块糖466元”,“1个橙128元”,“价格刺客”又来了?
...新网2月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近日,“女子遇糖果刺客6块糖卖466元”“女子发现超市1个橙子卖128元”接连登上微博热搜。事件中,牛乳派、橙子动辄百元的价格让人们惊叹
2023-02-07 09:35:00
水果并非老年人“禁区” 可以这样选这样吃
...晚期患者,需警惕香蕉、猕猴桃、橙子、牛油果等“高钾刺客”,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血钾过高。对长期服药的老年人来说,某些水果可能会干扰药效。如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药)的老年人,要谨防
2025-07-23 06:55:00
“月薪一万八,在今年夏天吃不起一个瓜”
以下文章源于直面派(ID:faceurhart)原标题 | 年轻人的西瓜自由,在洗浴中心实现了作者 | 刘星志编辑 | 王 靖月薪一万八,吃不起一个瓜,在今年夏天并非笑谈。社交媒
2023-07-25 23:19:00
1颗2元!新鲜荔枝身价高
...比较有分量,一小盒称下来就要三四十元,真的是‘荔枝刺客’。”她说。
2024-05-16 01:08:00
消费降级下,荔枝自由来了
...火之类的“荔枝病”,得不偿失。这个夏天,希望“水果刺客”越来越少,也希望我们都能早日实现“水果自由”。
2023-06-30 12:58:00
数据说丨今年西瓜大涨价?究竟谁才是“水果刺客”?
...但今年夏天的“吃瓜自由”似乎格外难以实现。继“雪糕刺客”、“榴莲刺客”后,“18元一斤”的“西瓜刺客”也上了热搜。不少网友吐槽,冷不丁被西瓜背刺了,一个西瓜要花几十元,甚至上
2023-07-07 10:24:00
...购买习惯进货,例如老年人喜欢的苹果、香蕉备货充足,年轻人爱吃的芒果、火龙果也常有供应,客群大多是周边居民。在一家连锁水果品牌店,记者看到,除了常见的苹果、香蕉、葡萄等大众水果
2025-08-14 07:4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邮储银行平顶山市分行多措并举织密反洗钱宣传网 新法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大河网讯 为深入贯彻新《反洗钱法》,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近日,邮储银行平顶山市分行坚持“普及法律、防控风险、全民参与”理念
2025-10-13 16:06:00
三七互娱在广州成立网络科技新公司
近日,广州轻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贺,经营范围包含: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动漫游戏开发;专业设计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三七互娱(002555)间接全
2025-10-13 12:36:00
圣邦股份收购亿存芯半导体约77%股权
近日,上海亿存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长治市金伯乐汽贸汽配城有限公司、郝清山退出,新增圣邦股份(300661)为股东并持股77
2025-10-13 12:36:00
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因三项业务违规领 1150 万罚单 19名责任人同步追责
10月1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及相关责任人因贷款业务、保函业务三查违规;超越授权办理业务
2025-10-13 10:51:00
深夜“寻漏人”:水发贤达红色队伍守护城市供水生命线
当城市入夜,万家灯火点亮,水发上善权属山东水发贤达水务有限公司管网巡线团队——这支带着“红色印记”的队伍,便背着专业设备穿梭街巷
2025-10-13 08:52:00
康力源被暂停陆军采购资格
10月11日,军队采购网发布关于对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暂停处理公告。经调查,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参加项目编号
2025-10-13 07:06:00
中国人寿财险原总裁刘安林被开除党籍
中新经纬10月12日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2日通报,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寿财险)原党委书记、总裁刘安林被开除党籍
2025-10-13 08:04:00
在江西,商业秘密能质押贷款了
本报讯(蔡军辉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近日,九江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核心商业秘密,获得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360万元信贷支持
2025-10-13 06:57:00
隆基绿能在广西柳州投资成立新公司
近日,广西柳州源储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虞立涛,经营范围包含: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隆基绿能(6
2025-10-11 13:48:00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商票融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朱孟冬在山东临沂某配件车间中,机器轰鸣不断,工人身影忙碌穿梭,该企业是某国内知名工程机械企业上游配件公司
2025-10-12 07:57:00
主打十大功效!贵州恒力源细分刺梨产品赛道
在龙里县工业园区的贵州恒力源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筐筐金黄的刺梨正通过一套价值两亿的低温设备完成蜕变——从山野野果变成清澈透亮的原液
2025-10-12 14:58:00
中国银行潍坊分行成功办理新型离岸贸易业务为企业解难题
鲁网10月12日讯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新型离岸贸易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新型离岸贸易核心特征是“货物流与资金流分离”
2025-10-12 23:42:00
探访一滴油的绿色“蜕变” 济宁市新媒体协会“聚链成群·逐绿向新”系列采风活动走进高新区源根石化
鲁网10月11日讯 (记者 谢学刚 刘奔)10月11日上午,由济宁市委网信办指导,济宁广播电视台与济宁市新媒体协会联合主办的“聚链成群·逐绿向新”系列采风活动
2025-10-12 08:47:00
潍坊国庆楼市迎“开门红”,多楼盘销售创佳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凤丽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潍坊房地产市场在政策利好与房企促销的双重推动下迎来明显回升,记者通过多个楼盘走访发现
2025-10-12 11:54:00
国家能源集团成立新公司,含资源循环利用服务相关业务
近日,国华(浮山)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赵宏伟,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2025-10-11 13: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