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7 20:0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挖出钱窑

2010年12月20日上午,在陕西省华县咸林中学附近,一建筑队在施工时,发现了一堆绿色的铜币一样的东西。施工队队长马上命令挖掘机停下来,并上去查看。

施工队长拿起几串铜币,拨了拨上面的泥土,发现上面还印着一些字样,看上去像是古代的货币。

队长又徒手抓了抓,发现里面好像还有很多,便意识到可能是挖到了古墓,于是便给华县文物局打电话说了这里的情况。

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不一会华县文物局稽查大队便派了六个人过来核查情况。经过文物局工作人员的观察,发现这些铜币确实属于宋代的钱币,大多数钱币上面印的是“崇宁重宝”,“崇宁通宝”。而“崇宁”指的便是宋徽宗时代。

随后,稽查队长李秉鑫便通知文物局,让他们叫来警察对周围进行防护。

李秉鑫和施工队商量,借助施工队的设备,先把这些钱币挖出来,看一下究竟有多少。

经过深挖,现场考古队员发现里面有一个宽约2米,高约1.5米,深约4米的大洞,里面堆满了铜币。

“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仅仅三天时间,就从这个地方挖出四吨多的钱币,而且还没有见底。

这可把大家吓了一跳,这可不是什么古墓,这应该就是一个巨大的钱窖。

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队长李秉鑫说道:“钱窖的方向原来是南北方向,不知为何洞口拐向了西边。这些钱币虽说是堆在一起,但却用绳子串的规整。大钱、小钱三五十不等串在一起,货币上面的文字十分清楚。

由于这一片地方人流量比较大,而且不远处就是学校,来来往往的车辆很多,于是文物局决定先把这个钱窖看管起来,并在地下放上了木头等,防止地面塌陷。挖出来的货币则由货车全部运到华县文物库房保管。

挖出钱窖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省文物局,文物局专家对这一发现非常重视,立马派专家到华县,对文物进行鉴定和收集。

钱窖归属

其实对于考古学家来说,他们挖出的古墓或钱庄并不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个人或考古人员不允许主动去挖陵墓,除非是已经显露出来文物痕迹活着遭到破坏的陵墓和文物聚集地才可以被继续挖掘。

因此大多数的文物古迹都是在建筑施工甚至是耕地的时候发现的,有人可能会疑问:这些文物如果是个人发现的,应当归属于个人还是国家?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现的文物,全部归属国家所有。因此,无论是谁发现的文物,都应该上缴国家。

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在经过文物保护局对于这些钱币的勘察和整理后,发现这些确实是宋代的一个钱币聚集地,但是在挖掘时,稽查大队的工作人员发现这些钱币摆放的并不整齐,而是散落的堆在那里。

如果是朝廷放在这里的钱窖,为何会如此凌乱地摆放在这里?

根据《华县县志》记载,华县在北宋之初时,国家大力推进生产改革,水利开发,老百姓丰衣足食,人数激涨,后来遇到金兵入侵,战争不断,百姓四散逃离,人口数量再次大减。

而华县人民所说,这个钱窖附近原本有一座古代府衙,这两条证据联系在一起,很有可能这就是官府的钱财。

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裕民介绍说:华县现在属于渭南市。在北宋时期,华县还叫做华州,渭南只是华州下属的一个县。

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华州经济比较发达,交通便利,物质丰富,还接连了当时宋代的首都开封和长安,因此吸引了大量商人来此交易,在此地也就聚集了许多富有的商人。

后来因为金国入侵,加上南宋起义,华州经历了许多战事,经济和商业也就越慢慢衰退。

但以前积累下来的财富并没有被入侵者抢走,当地的富人为了躲避战乱,又不想钱财被抢走,于是便将它们全部埋在土中,等战乱过后,他们还想回到家乡,重新东山再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钱庄慢慢被遗忘,所以到现在才被我们后人发现。

空前绝后的宋代发展

宋朝是我国经济、文化和教育最繁荣的阶段。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便是以北宋为背景讲述的。剧里官宦人家的女子可以上学堂,汴京城里的百姓做着小生意,还有京城最大的饭店“樊楼”,无不映刻这当时百姓的安居乐业。

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演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时。”

既然北宋的经济十分繁荣,为何为把大量钱财都埋于地下藏起来呢?

对于这个疑问,一些专家也给出了解释。

首先,宋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但是战乱也多,天灾也时有发生。中国人对于“存钱”这个理念可谓是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现代中国人喜欢把钱存到银行,自己花一部分,剩余的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古代中国人也是这样,只不过那是没有“银行”,府衙的钱都属于国家,所以百姓自己的钱便都埋于自家院子的墙角。如果挖到数量不是特别多,但也不少的铜币,那就是遇到了一个富贵人家。

现代人通过买房子、投资来给后代积累财富,古代人则还是把钱埋在地下,留给后代。

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第二个原因便是抵御“通货膨胀”。宋代的货币不仅仅有铜钱,还有纸币。宋朝的纸币叫做“交子”,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货币。

宋朝初期,百姓在商品交易中,需要带着铜币去买自己所用的东西,如果碰上数量很多的或者贵重的商品,那就需要拿着很重的铜钱。

比如宋朝时期的绢是一种珍贵的布料,一匹绢要六十斤的铜钱,这就使百姓携带十分不便,于是便生产出了纸币。

交子被发明出来后,因为其轻便和便于携带,很快就开始了大量的印刷。但当时的宋代人民心里想,虽然现在纸币如此的流行,但如果改朝换代,纸币是不是就作废了。

而铜钱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就一直流传到现在,以后肯定还会继续沿用下去,所以把铜钱储藏起来,就算经历改朝换代,还是可以把铜钱炼成铜器,经过买卖之后养活自己。

第三个原因则是因为宋代市面上流通了一些“含铜量”不足的假币。根据古书记载,宋代有一段时间市面上出现了含铜量不足的假币。因为铜钱上没有防伪标识,没有人知道你的钱是真是假,这就让一些投机取巧之人钻了空子。

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这种行为在宋朝被称为“私铸”。有些人用少量的铜混合铅、锡等杂质做出假币,去市场上进行交易。

不仅普通的老百姓和工匠做这些事,还有一些地方官员相互勾结去做假币,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假币流入社会,从而导致铜钱数量越来越多,以至于到了辽金时期还在使用宋代的铜钱。

宋代钱窑为何频现

其实在2010年华县钱窑被发现以前,就已经有其他地方也发现了一些宋代货币聚集地。在1976年,湖北鄂城出土了“30万斤”宋代铜钱;1997年,沧州发现了“48吨”的铁制钱垛。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宋代钱窑呢?

宋代以铜钱作为主要货币,和后来以银为主要货币不同,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很高,如唐都长安就只有东市和西市,其他坊巷不允许开商店。

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而宋朝经商是不限地点的,大街小巷、城里城外都可以开商店。宋朝对外贸易比唐朝发达。唐朝每年货币铸造数量很有限,唐朝近300年的货币铸造量不如宋神宗两年的货币铸造量,而铜钱的储存和铸造成正比。

宋朝经济发达,到后来,生产的铜不够用了,就用铁铸造钱币,当时的陕西、山西、四川等地都铸造过大量铁币。

因为宋代铜钱的铸造量远比唐代多,所以唐代就不容易发现这么大的“钱窖”,而宋代就可以。

宋代的钱币分布特别广,全世界几十个国家都有出土。当时外国铜钱铸造业不发达,不少国家把宋钱当做流通货币,宋钱在当时的作用接近于现在的美元。中南亚、南亚、非洲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宋钱。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锋曾经说过,虽然宋朝的经济发展很快,商品经济很活跃,但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期,经济虽然富裕,但政治却十分腐朽。

当时宋徽宗做出了一些不良的整治措施,比如:大兴土木,铺张浪费,导致财政紧缺,苛捐杂税随之不断而来。

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比如在食盐问题上,先是由政府专卖,后来改成政府出售专卖权给私人,他们拿到“盐引”就可以交易,而政府财政紧缺时就宣布“盐引”作废,实际上是对商人进行掠夺。

在货币发行上,宋代分为纸币交子、铜钱、铁钱等。当时商品经济较发达,货币流通加速,纸币的发行量非常大,导致了贬值。

但另一方面,宋朝对铜的开采和铸造货币的水平,无法满足当时对货币的需求,这就造成了“钱荒”。

加上周边地区的西夏、辽等也在走私宋朝铜钱,这就进一步加剧了“钱荒”的情况,由于铜钱紧缺,很多有钱人就把钱储存、窖藏起来,所以就会经常发掘出大量的宋钱。钱币窖藏一方面跟“钱荒”有直接关系,当然更是防止兵匪来掠夺。

宋朝的历史从宋太宗时期形成了一个政策,那就是重点发展国内,以内部建设为最高目标。

为何宋代人热衷“藏钱”

宋朝和汉唐有所不同,宋朝长期对外采取守势,军功集团比较受压制,因此宋代制度建设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都高度发达,出现了文官士大夫长期主政的局面。

宋代的统治者比较现实,许多政策在客观上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比如土地的买卖不受限制,城市的坊市限制被打破,《清明上河图》就是那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反映。

经济发达,百姓越来越富有,自然钱窖子就越来越多。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宋代的经济发展对于现代也具有参考意义,学习历史,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建设更加繁荣的中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陕西华县一建筑工地,挖出“地下银行”,专家:全部属于国家
...非常大,当时的建筑工人们立马察觉不对,上报了当地的文物局。专家们经过鉴定发现,这个巨大的窟窿里竟然有二十多种宋代钱币,甚至还有一些存量较少的古钱币,尽管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在
2021-06-24 17:50:00
禁止出境!首都机场海关查获古钱币53枚 为宋代铜钱
...该名旅客的行李物品中发现了53枚疑似古钱币。后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宋代铜钱,属于国家禁止出境文物。海关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出境,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
2024-12-03 12:19:00
...至7月,为配合实验一小扩容改造工程项目,在报批国家文物局同意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联合我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对工程所在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8
2023-10-10 16:57:00
...个重要发现,便是在地宫顶部的堆土中发现了密密麻麻的铜钱。粗略一数,足有数千枚。此后,随着地宫内的铁函开启,考古人员又在铁函底部和丝绸包裹内发现了大量铜钱,就连七宝阿育王塔的塔
2023-08-15 07:53:00
合肥一工地挖出南宋古墓 合肥文保中心:系合肥首次出土可清晰断代的南宋墓葬
...护督察部前往调查,发现墓室上层已被扰乱,随即报告省文物局并及时对其进行清理。”现场图片 据合肥文物保护中心官网4月17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根据视频留言来到发现古墓的施工现场。
2024-04-17 18:20:00
《漫长的季节》里,殷红为什么要在腰上绑铜钱?
...了殷红的泳衣上,可以清楚看见她的腰间用红绳绑了一枚铜钱。图/《漫长的季节》视频截图为什么要拍殷红佩戴铜钱的特写镜头?腰上系铜钱和红绳,有什么特殊含义吗?佩戴铜钱有深意先说一个
2023-05-19 21:22:00
千年交子:从私人发明到收归官营
...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而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使用更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枚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
2024-04-20 12:08:00
探寻古老的宝藏 宝兴隆在安徽举办中国古今钱币文化展
...中国钱币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五帝钱”,以及唐宋时期的铜钱、清末的龙洋等,无一不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钱币不仅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货币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智
2024-04-23 14:55:00
宋朝是历史上最有钱的王朝,为什么屡闹钱荒
...不长,人们就发现了一件灵异的事情——城里竟然连一枚铜钱都找不到了!原来,昨日来了几艘倭国的大海船,低价抛售了船上的日货,几乎将台州市面上的宋钱一扫而空,就连夜离开了。“钱荒”
2023-07-13 20: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