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特色产业加速集聚优势凸显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9-25 07:46: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1%的土地贡献了30%的进出口额,市场主体较成立前增长3倍,形成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作为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8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通过首创与实践相联结、前沿与特色相结合,以开放倒逼改革,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产业集聚的“增长极”、扩大开放的“新高地”。

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不久前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传来消息,东疆将迎来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飞机租赁业务,为这个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中心再添助力。

2015年4月21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8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其中,融资租赁、平行进口汽车、商业保理、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特色产业均发展势头强劲。东疆片区作为我国租赁聚集地,租赁资产规模截至去年年底已超1.4万亿元,飞机租赁业务总量突破2000架。

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范围从最初的飞机逐步拓展到船舶、工程机械、海工平台、通信设备、集装箱、安检设备等多个领域。

“现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国内开展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门类最全,业务模式最丰富,相关标准、政策制度创新最多的地区。”天津市商务局局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剑楠说。数据显示,2022年天津市实现保税维修进出口货值140多亿元,维修项目收入2.3亿元。

平行进口汽车业务也蓬勃发展。2022年,全国70%以上的平行进口汽车在天津口岸登陆,关联行业就业人数超过5万人,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滨海新区副区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前苗介绍,截至2022年底,天津自贸试验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8.2万户,超过自贸试验区成立前3倍,税收收入由2015年的35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12亿元,年均增速超5%。

制度创新为先行先试保驾护航

9月1日,处于天津自贸试验区范围内的天津港保税区RCEP企业服务中心揭牌,这是天津市首个RCEP企业服务中心。

RCEP企业服务中心将为外贸型企业提供从开办到经营“一站式”服务,原产地证、国际商事证明等RCEP专项业务,生物医药“白名单”物品及企业申报、特殊物品通关公益代理服务以及RCEP相关政策宣讲解读与指导、示范案例宣传推广等涉企全生命周期服务。

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这样的制度创新与探索数不胜数。8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完成全国首单城市地铁定制化租赁创新业务,落地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保理业务、首笔跨行再保理业务,率先探索开展航空保税维修再制造试点……累计实施了581项制度创新措施。

赵前苗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开展8700余例经营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进一步放宽前沿产业业态市场准入。同时,探索人才跨境便利化举措,开展国际职业资格认可创新;建立外商投资全流程帮办服务机制,落地投资便利“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15项。

在金融领域,2019年4月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获批复制FT账户。今年4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李云山介绍,累计有1175家企业开立FT主账户1194个,FT账户结算量达6900亿元。

天津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助力新经济新业态加速成长,实施两步申报、船边直提、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百余项通关监管创新措施,助推产业加快发展。2022年,天津口岸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57小时、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34.3小时,在全国各主要口岸中效率居前。

众多经验探索从这里走向全国

近日,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印发《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泰达综合保税区)建设实施方案》,为高质量建设泰达综保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提供重要依据。

自2021年8月,天津自贸试验区首次实现“扩容”,通过共同成立联动创新区的方式,把政策向外扩展至滨海高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两个区域。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与经验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天九再生医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啸虎给记者细细算了一笔账:联动创新区成立后,公司可享受相关政策,研发投入将节约30%,相当于给每年3000多万元的试剂和耗材支出打了七折;总价值1亿多元的进口研发型设备有望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每年节省2000余万元……

服务国家战略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内在要求。2022年,天津自贸试验区建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通办联动机制,共同推出179项“同事同标”事项;创新“津货分仓”模式,完成天津首单“保税专列+中欧班列”业务,畅通中蒙俄经济走廊,拓展国际物流线路;在新加坡设立“中新天津生态城自贸联动新加坡推广中心”;设立天津自贸试验区海外工程投资服务中心,获批建设自贸试验区国际商事审判庭,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8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一路乘风破浪,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38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

“未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加快释放制度创新红利,着力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贡献度,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扎实落地。”赵前苗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自贸区差异化探索特色产业创新优势
...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自贸试验区率先构建。天津:特色产业加速集聚优势凸显记者毛振华王井怀天津报道以1%的土地贡献了30%的进出口额,市场主体较成立前增长3倍,形成一大批在全
2023-09-25 08:46:00
滨城发力巩固平行进口汽车产业龙头地位
...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天津出台《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是全国首个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管理办法。《暂行办法》执行的五年
2023-10-26 04:24:00
自贸区前瞻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
编者按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正在自贸试验区成长壮大。得益于“先行先试”的前瞻布局,遍布全国的自贸试验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增长引擎,辐射优化产业结构,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优
2023-10-23 09:33:00
...怀外,改革开放的效应也在放大。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滨海新区区域叠加。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朱长存说,得益于加大开放力度,丰富便利举措,一季度自贸
2023-05-19 08:10:00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数说”自贸试验区建设这十年
...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2013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揭牌运行。十年来,党中央先后分6批部署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十年来,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2023-09-28 11:36:00
...提升数字素养等方面下足功夫。全国首个“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全国唯一“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全国第一个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天津,具有独特的区位、产业和
2023-07-09 06:20:00
...总产值、一半的进出口、近十分之一的就业。得益于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东疆租赁飞机数量超过2100架,各类租赁公司数量超过4000家,租赁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
2023-02-25 04:46:00
...升营商环境影响力竞争力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进一步激发自贸创新活力,扩大自贸创新范围,打造中国保税维修和再创造政策示范区、北方“国际创新诊疗康养
2023-05-09 22:58:00
自贸试验区建设即将迎来十周年,正释放新的发展信号。《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部署自贸试验区新的发展任务,其中,提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水平、提升市场准入水
2023-09-19 08:2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