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很多悲苦的人生,大多是活法导致的。
曾看过一个令人心寒的故事。
一位父亲病危,医生联系家属,儿子从外地赶回来,想送父亲一程。
原本这都是人之常情。
然而,当父亲一直没有去世,一直都只剩一口气时,儿子站在病床边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7天的假,你可别耽误事。”
听完这句话,父亲第二天便选择了主动结束生命,儿子如愿在丧假内送走了父亲,之后回城继续打工。
这是武大刘燕舞教授在报告中写的一段真实故事,用来记录一些农村老人的生活。
更令人心寒的事,很多老人的经历都是如此。
担心给孩子添麻烦,所以身体不好便一心求死;担心孩子不埋自己,甚至连坑都提前挖好;行动不便儿女不愿照顾,所以在窗台上横一条绳。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故事中,所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死亡的真相,更是活着的真相。
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名利,最后的确享受过荣光;有些人活着,是为了钱财,最后的确享受过生活。
但还有一些人,活着仅仅是为了儿女。
一旦他们对儿女无用,似乎就失去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到了最后,这种活着的目的,最让人心酸。
越为儿女,越难如意
最近,《底线》中唐啸云案闹得沸沸扬扬。
母亲好不容易将他养大成人,给他提供最好的条件,让他更专注于学习,可是到了最后,唐啸云却是害了母亲的“凶手”。
他的行为令人发指,可他的“为难”也令人心疼,究其根本,太多的爱本身就是一种压力。
唐啸云的母亲为了能让儿子考取好成绩,吃更多的饭,经常用“情感绑架”的方式强迫孩子做事。
孩子吃饱了不想吃饭,她便硬撑着在孩子面前吃,嘴上说着“是妈妈没用”,背后的目的是让孩子因为心疼自己从而服从自己。
包括学习,唐母经常会说自己有多不容易,当孩子考不好时,她会做得不是责备孩子,而是惩罚自己。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唐啸云,的确是很多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但却承受了太多压力。
当他对母亲动手的时候,脸上浮现了一抹“解脱”,他不想再让母亲因为世俗困扰,也不想让自己活得太过压抑。
很多父母总是想爱孩子,想为孩子付出更多。
但是,当一个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时候,给孩子寄托的希望越多,未来的生活越是不容易。
没有谁能扛着太过沉重的“爱”前行,为孩子而活不是伟大,只是以爱为名的自私。
人活着,究竟该为什么?
前段时间去朋友家做客,很羡慕其父母的生活状态。
朋友已经三十多岁,父母皆过知天命的年纪,却没有因为年老而焦虑,也没有因为生活而疲惫。
去的时候是下午三点,没坐多久阿姨就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问她去哪,她说:“我请了游泳教练,准备去学游泳。”
而他的父亲当天并不在,听说是前段时间和朋友出去旅游,暂时还没有回来。
他们可以带孙子,可以继续为了儿女付出,但他们却在各种琐事中,找到了原本的自己,活成了想活的样子。
作家熊培云曾说——
“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经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送往迎来中匆匆度过一生。”
人活着到底该为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标准回答,因为每个人需要赋予自己的生命以独特意义,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只有自己能决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是为了儿女,因为父母往往只能伴儿女一程,当自己只是为了儿女时,年老之际,多多少少会失去存活的意义。
曾看过一个话题:为什么很多父母老了之后,在孩子面前越来越卑微?
有人说,因为父母需要开始依赖子女;有人说,因为父母变得越来越没价值。
也许答案只有一个——因为把孩子看的太重。
若是自己不愿意,在谁面前也不会卑微。
把孩子看得太重的时候,一旦上了年纪,自己都会责备自己无用,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在添麻烦,卑微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可以说,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本身就是不为其他任何人,只为自己。
当自己面对任何事都不后悔,当自己能提供给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那么不需要别人说,自己也清楚什么才是活着的目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4 06: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