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浚县大力推广玉米密植滴灌技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19 12:31:00 来源:阿宅社会

“当下正值玉米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采用根部滴灌的同时,配合进行无人机‘一喷多促’飞防作业,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好!”8月14日,浚县卫溪街道傅庄村村民付太华站在自家的玉米田边,望着田地上空穿梭作业的数台无人机,一脸喜悦。

“付太华种植的玉米田是浚县高产攻关方之一。‘一喷多促’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增产措施,不仅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实现绿色生产。”浚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技专家董文全介绍,要根据玉米中后期水肥需求规律,继续做好“一喷多促”,发挥滴灌优势,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提高水肥利用率,促进玉米单产提升,实现玉米高产丰收。

为促进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单产提升,浚县大力推广玉米密植滴灌肥水精准调控技术,选用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采用宽窄行搭配种植,一亩可多种上千株玉米。在小麦收获后灭茬深松整地,播种机械安装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使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施肥、铺设滴灌带一次性完成。同时,该县成立11个专家技术指导组,分包11个镇(街道),围绕玉米单产提升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一镇一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和全程指导服务,确保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人到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浚县今年玉米播种面积75万亩,本着小面积攻关和大面积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针,建设了2个品种及密度对比试验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及种植密度对比试验。此外,集成推广“单粒精播、密植滴灌、化控防倒、水肥精准调控、后期‘一喷多促’、适时晚收”技术模式,建设了4个百亩方高产攻关试验田、10个千亩示范方、3个万亩高产片,开展全方位试验示范,在全县示范推广面积27万亩以上,力争超高产攻关试验点亩产达到1300公斤,示范区内玉米单产850公斤以上。

目前,全县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有289家新型经营主体和种粮大户铺设滴灌带面积6.2万亩,通过滴水灌溉精准调控肥水,高效节水灌溉效果凸显,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秋以来,河南省的秋粮进入生长关键期。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傅庄村,村民付太华仰头望着数台无人机在玉米田上空穿梭作业,一脸喜悦。“付太华种植的玉米田是浚县高产攻关方之一。现
2024-08-27 10:41:00
...破。增面积增密度,秋粮生产搭好“丰收架子”走进豫北浚县傅庄村,田间绿油油的玉米迎风摇曳,财森粮食高产创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太华忙着给玉米追肥。今年玉米长势如何?付太华带着记者
2023-09-20 12:14:00
...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蒋晓芳6月9日早上10点,在鹤壁市浚县王庄镇苑庄村的一处庄稼地里,我们见到了正在忙着复种大豆玉米的种粮大户马荣恩。简单寒暄几句之后,他又忙活起来。趁着
2023-06-11 03:55:00
...,如今现代化的滴灌设施让浇地一按按钮就可以完成。”浚县种粮大户付太华告诉记者,滴灌技术应用能明显节约劳动力,提高浇地效率,应用这项技术两年来粮食增产效果明显。浚县农业农村局党
2024-06-14 15:32:00
...划》明确四项重点任务,其中,做优粮食制品,先期推进浚县20万亩、淇县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建设,到2025年努力打造百万亩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
2023-08-09 16:53:00
安徽省六安市抽检小玉米渣等粮食加工品35批次 全部合格
...徽省六安市麦纯富强粉(小麦粉)5kg/袋2022-11-19粮食加工品16浚县汉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浚县黎阳工业区燕山路南安徽绿篮子超市有限责任公司东方名城店安徽省六安市手弹菠
2023-01-18 18:54:00
降塑产业如何健康发展?专家学者聚智河南
...,如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集群发达的濮阳市南乐县、鹤壁市浚县;传统塑料制品产业集群驻马店市西平县、周口市淮阳区。据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河南省2023年塑料制品产量为271万吨,同比
2024-03-09 18:30:00
南繁试验田里筛选忙
...,程相文都观察得很仔细。1963年,程相文被分配到河南浚县,成为一名农技员,开始往返河南和海南之间,从事玉米育种工作,当年那个在玉米地中健步如飞的27岁年轻小伙,如今变成了8
2023-05-02 06:15:00
多部门采取措施应对旱情  农业专家建议: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
...情可能持续或进一步发展。2024年6月12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农民给刚播种的玉米浇水,抗旱保秋苗 当前全国旱情总体较常年同期偏轻 受旱地区旱情总体可控水利
2024-06-13 16: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