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三稻”融合 “福建粮仓”米更香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04 06: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浦城围绕稻文化、稻科技、稻产业,做好“一粒米”文章

“三稻”融合 “福建粮仓”米更香

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首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公示名单》,浦城县被列入全国8个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之一。作为“福建粮仓”,这是浦城取得的又一个“国字号”招牌。

在浦城,抢抓农时种稻与抓紧建设高标准农田齐头并进,粮田间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年来,浦城持续实施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型战略,每年县财政投入4000万元,围绕稻文化、稻科技、稻产业的“三稻”融合发展思路,做好“一粒米”文章。

以稻为核保障粮稳心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开展吨粮田创建”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在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浦城,丰产良田建设步稳蹄疾。记者从浦城县农业农村局获悉,2022年,在临江镇水西村种植的强再生水稻新品种“内6优7075”,达到头季验收产量743.1公斤/亩,再生季345.4公斤/亩,两季产量合计达1088.5公斤/亩。这是浦城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片产量首次突破吨粮水平。

“以前种粮靠公斤秤就足够了,现在种粮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产量不断提高,我们都得用地磅称。”说起用秤的改变,陈氏泰优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兆武喜笑颜开。“种、管、收全过程都有农技人员指导,我们很放心。”陈兆武说,在专家团队的帮助下,他去年种了3600亩优质稻,总产量达到2000多吨。

近两年来,谢华安院士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浦城米业产业研究院、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等创新平台先后落地,成功筛选出获国家水稻品种金奖的“福占香”等一批优质稻品种。当地还持续创新机械化栽培、工厂化育秧、绿色化种植等技术,不断压实粮稳心安的“压舱石”。

目前,浦城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优质率达82%以上。全县每年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42.6万亩、总产量约20万吨,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以技为链实现田园牧歌

在万鑫家庭农场高标准农田里,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无人机在空中均匀释放着尿素和复合肥,上演着“田间无人影、农机独自忙”的场景。

“现在种稻越来越智能化,再也不是只拼力气了。”农场负责人马芳华介绍,他当前流转种植水稻4800亩,其中再生稻2700亩,总产量有2200多吨,大约是2.5万人一年的口粮。

单靠一个人的力量竟能种植千亩粮田,这在浦城已经屡见不鲜。

“种稻全程的耕、育、插、管、收都有成熟的机械化配套技术,而且各环节都有专业农机社提供精准服务,农场只需雇人分片、分地做好田间管理即可,比以前种几亩地还轻松。”马芳华说。

能够实现大规模流转土地、实施机械化种粮,得益于浦城整区域推进“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可实现田间道路通达率和灌溉保证率达95%以上。目前,浦城全县已完成39.4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流转率达50.30%,机械化程度达81.47%。

马芳华发现,现在种粮人不忙,地却不闲。他说:“早年我们种传统的中稻,种一季收一季,利润空间很小。种上再生稻,实现了‘种一收二’的良田梦。再结合‘稻+N’轮作模式错峰种菜,大大提高了农作物复种指数、产量和效益。”

“所谓再生稻,就是选取再生能力强的杂交稻,通过头季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可以实现‘一季两收’,且第二季口感更上一层楼。”临江镇农技站站长潘日明介绍,再生稻不仅补足当地无法种两季稻的短板,还能实现节本增效。

除了一系列技术改良,浦城还充分发挥再生稻科技小院的优势,探索和推广全程机械化再生稻“三保两促一攻”高效栽培法,较传统栽培法增产20.37%。

“‘三保两促一攻’,即保根、保芽、保稻桩,促再生分蘖、促熟期一致和攻亩产吨粮。”再生稻科技小院驻站实践学生姚飞飞介绍,今年春耕备耕以来,科技小院常驻11位专家和6位研究生,常态化开展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农技服务。去年,科技小院累计举办了10多场培训,受益人数超过1000人次。

政府带动、“大户”领头、科技助力,2022年,浦城县全程机械化培育种植再生稻总产量达5.7万吨,全县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81.9%,当前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达6万亩,居全省首位。

以农促旅助推品牌发展

如今,浦城“好米”还在转化为“名米”。

自动化生产链、智能化仓库、现代化包装设计……走进浦城县闽越山水米业有限公司车间,一条科技满满的大米产业链条正在高效运行。

“我们严格执行田间抽粒检测和烘干入库前抽检等检验程序,确保不符合企业质量标准的大米坚决不入库。”公司董事长钟安森说。

通过制定严格生产标准、建立溯源防伪追溯体系、出台浦城大米团体标准等一系列举措,浦城构建起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筷头的全过程可追溯体系,确保每一粒大米都是品质如一的浦城好米。

“用手机扫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可以看到浦城大米从种植到抵达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钟安森介绍,“一品一码”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查,如今消费者对“浦城大米”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截至目前,“浦城大米”先后荣获2020年国际大米品牌“十大潜力奖”“3A级活力地理标志产品年度生态保护奖”“2021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已建立起8家“浦城大米”旗舰店。

当前,“浦城大米”品牌价值达360.52亿元。香飘万里的“一粒米”,正带出一条大产业。

紧扣农文旅融合发展,浦城依托现有连片稻田和高山梯田的生态景观,打造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麒麟坂万亩水稻公园等集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形成围绕稻产业的观光旅游农业产业链。此外,浦城以庆丰收文艺汇演、打谷英雄会、千人齐捕稻花鱼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农民丰收节”,传播稻文化,提升浦城大米品牌知名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0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深耕细作“一粒米” 筑牢福建“大粮仓”
...加强粮食生产十三条措施》等扶粮惠农政策,2023年开展再生稻种植完全成本叠加保险试点,对再生稻全过程新增1000元/亩的风险保障。三是深挖耕地产出能力。列入全国8个整区域推进
2024-03-31 01:39:00
关注秋收丨再生稻香飘致富路——“福建粮仓”浦城秋收见闻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福州11月5日电 题:再生稻香飘致富路——“福建粮仓”浦城秋收见闻新华社记者张华迎一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碎秆,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一株
2023-11-05 16:38:00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积极支持春耕备耕服务粮食安全
...”产业融合发展,用实际行动助力粮食稳产保供。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福建中行供图此外,中国农技协、福建省科协创建的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成立后,福建中行进驻科技小院设立“中行
2024-04-22 18:27:00
抓好农时 筑牢粮仓
...蔡茂楷见习记者陈章群五月人倍忙,六月无闲光。在万亩再生稻示范片里,种粮大户正抓紧做好烤田控蘖管理;在万亩玉米示范片中,种植户带着收购商钻进“青纱帐”现场验货……来到有着“福建
2024-06-15 06:34:00
福建浦城:后备箱中乡味浓 烟火春色迎客来
...近年来,浦城县不断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发展“再生稻+油菜”轮作模式,建设万亩水稻公园和万亩油菜花海,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水稻总产量、再生稻种植面积、油菜种植面
2024-03-28 16:02:00
防治灾害守护“粮仓”
...仓提供坚实保障。”浦城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目前正值再生稻灌浆的关键期,台风带来的降雨和大风,以及后续的虫害,容易影响粮食安全。28日,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的田地里,县农业农村局
2023-07-30 07:34:00
人才活水“浇灌”稻米产业
...毕业生和乡贤到乡村创业,为做好“一粒米”文章,实现再生稻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引来新乡人“‘三保两促一攻’,即保根、保芽、保稻桩,促再生分蘖、促熟期一致和攻亩
2023-12-01 03:23:00
农行福建分行:“农”墨重彩勾勒八闽秋收和美画卷
...滚,一派丰收好景象。这片1000多亩高标准农田里种植的再生稻,一年可收割两季,亩产超一吨,这背后离不开周小荣的辛勤耕耘和科技的应用。周小荣不仅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还是一位科
2024-09-05 15:05:00
浦城:禾苗青青孕稻香
...近1000亩的稻子已经抽穗了,再过40天左右,今年的第一茬再生稻就可以收割了。”10日傍晚,浦城县万鑫家庭农场负责人马芳华告诉记者,他今年一共种植了4800亩水稻,其中300
2023-07-15 03: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一针何以见效?中医非遗技法这样“快”治现代病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项源于传统中医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飞针,正以其“轻、快
2025-08-27 22:16:00
吃糖会加速肿瘤生长?假的!
坊间流传“吃糖会加速肿瘤生长”的说法,在门诊,不少医生经常会遇到“不敢吃”的肿瘤患者:一边经受着各种治疗带来的副反应,一边吃着“兔子餐”
2025-08-26 11:12:00
过油不及 餐桌控油指南来啦
油不仅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也是缔造美食的灵魂所在。但油脂摄入过量却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刺客”——一勺油可能藏着200大卡热量
2025-08-26 11:12:00
厨房里的液体黄金 八种健康食用油大揭秘
脂肪是人体一种必需的营养素,它的功能包括帮助细胞生长、保护器官和促进吸收营养。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脂肪来吸收某些脂溶性维生素
2025-08-26 11:12:00
解锁新方式:上海圆梦纪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革新心理咨询
从“病耻感”到“科学维护”:社会认知悄然蜕变,社会观念的转变是产业升级的内在引擎。“心理健康被视为个人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8-26 11: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喷嚏、鼻痒、堵得慌?中药调理有妙招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26 11:43:00
深化交流谋发展 医商协作谱新篇——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赴本地机构考察交流
为深化跨领域合作,汲取先进经验,更好地服务民生眼健康,2025年7月3日,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院长杨洪兵率医院骨干团队一行展开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学习交流之旅
2025-08-26 13:20:00
usmile笑容加《一支小牙刷》公益行动走进河源,携手医疗力量关爱乡村“一老一小”
2025年8月21日,河源市紫金县凤安卫生院迎来了一场温暖而特别的健康行动——“口腔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一老一小”活动顺利举行
2025-08-26 13:21:00
假体 vs 自体软骨:该如何选择?厦门美莱隆鼻整形享大额福利补贴!
镜子前反复端详自己的侧脸,鼻梁的弧度是否总让你意难平?隆鼻作为改善面部轮廓的热门项目,却在“假体”与“自体软骨”的选择题前
2025-08-26 13:22:00
二胎宝妈腹壁重塑新生!周智院长以杏林3.0腹壁重塑技艺缔造“动态美学腰腹”
2025年8月25日,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手术室内,一场精密的腹壁成型手术正在安静而有序地进行。接受手术的是一位来自鞍山的年轻宝妈李女士(化名)
2025-08-26 13:22:00
济南大明湖添新景:“战痘方舟”成打卡热门
近日,济南大明湖风景区内一座名为“战痘方舟”的巨型艺术装置正式亮相,迅速成为市民和游客关注的热点。该装置由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汐莱朵打造
2025-08-26 13:23:00
四川友谊医院赵延峰:颌面手术中的平衡美学
在“颜值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颌面轮廓手术已成为越来越多求美者的选择。作为一项高难度的四级手术,它不仅要求医疗机构具备相应资质
2025-08-26 13:23:00
春芝堂:以文化为根 以科技为翼 赋能大健康产业发展
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深耕大健康领域26载,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传承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特色发展之路。这家民族企业既坚守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2025-08-26 13:23:00
莱州市人民医院健康科普:反复咳嗽、夜间反酸?警惕胃食管反流病,这些应对方法请收好
大众网记者 孙建峰 烟台报道“反复咳嗽、憋喘,以为是支气管哮喘?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当作慢性咽炎治疗?深夜被酸水呛醒、突发胸闷憋气
2025-08-26 14:37:00
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蔡学萌: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面瘫经验探析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8-26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