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影视业,拥抱AI新机遇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8-28 10:10:00 来源:国际在线
影视业,拥抱AI新机遇

第24届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览会现场,观众体验8K 3D 180°VR拍摄解决方案。 王 初摄(人民图片)

影视业,拥抱AI新机遇

微短剧《神女杂货铺》中的数字人“果果”(右)与真人演员一起演戏。

前不久,一部以元宇宙为概念的国潮微短剧《神女杂货铺》在某视频平台播出,讲述了一个现代女孩穿越进游戏的奇幻故事。虽然这不是一部“爆款剧”,但剧中一位演员却引起大家的关注,那就是数字人“果果”。和以往的数字人相比,这一次,“果果”在影视作品中完成了她的出道首秀。不点破她的身份,观众甚至难以察觉她是“非人类”演员。

近年来,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浪潮正席卷与内容生产有关的各行各业,影视行业亦不例外。数字人“果果”在影视剧中的出演,是人工智能赋能影视产业的又一努力成果,让人们得以窥探人工智能在影视领域的最新应用与拓展。

“AI演员”与真人演员难以分辨?

1982年,日本动画《超时空要塞》以角色林明美为基础,包装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位虚拟歌手。进入新世纪,日本的初音未来、中国的洛天依等二次元虚拟歌手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在年轻人中掀起新的文化风潮。随着技术的革新,数字人的探索也不再只停留在二次元形象上,而是朝着超写实的人类形象发展。

《神女杂货铺》的“果果”就是一个借助AI技术生成的超写实数字人。“她是采用先进的AI技术‘换脸’而成的虚拟演员,看上去就好像是真的演员在出演这个角色一样。”《神女杂货铺》总制片人陈洪伟说。

此前,超写实数字人在影视作品并不罕见,但大多通过CG(计算机动画)生成,如《阿凡达》中的人物和《速度与激情7》中“复活”的保罗·沃克,都是这类数字人。那么,此前的数字人,和“果果”这种超写实数字人有什么不同?

陈洪伟进一步介绍:“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此前影视作品里的数字人,主要依托真人演员的外形,通过CG技术进行分析、扫描、建模;而“果果”这种超写实数字人,完全没有真人的外形依托,而是将AI算法与CG技术结合,通过想象和理解来构建形象,从而产生一个全新的、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人。”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体大数据中心等发布的《中国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虚拟数字人在应用上主要有身份型(如真人虚拟分身)、服务型(如虚拟员工)、表演型(如虚拟偶像)三大类。虚拟演员并不在其列,可见在影视产业中应用并不广泛。

2022年,电视剧《二十不惑2》中使用了虚拟演员202,作为一位超写实数字人,202拥有与真人极度相似的外形,但在剧中他仍然是一位“虚拟歌手”。随着技术迭代,《神女杂货铺》中的“果果”拥有了专门为其定制的角色,完成了推动故事发展的人物表演,展示了自己的“演技”。

“观看《神女杂货铺》时,观众普遍感到惊喜,有些人甚至分辨不出哪个是数字人演员,哪个是真人演员。”陈洪伟表示,“从技术上来讲,数字人毫无违和感地融入影视作品、甚至成为亮点已经不是问题,接下来需要完善的是艺术层面,比如人物审美、光影与剧集的融合、微表情的拿捏等。这些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案例来打磨。”

“数字电影”将走向“引擎电影”?

《神女杂货铺》更像是陈洪伟的一个实验。

身为80后,陈洪伟大学一毕业就进入院线,历任万达影业副总经理、腾讯影业副总裁,从事电影制作发行方面的工作,从一部电影的策划创意开发,到投融资制作,再到终端的营销与发行,他都深度参与。他的“制片榜单”中,不乏《十万个冷笑话》系列、《爱情公寓》《北京爱情故事》《滚蛋吧!肿瘤君》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影片。

从业电影近20年,陈洪伟坚信“未来影视行业的真正变革是因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2021年,他又回到学校,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依然是他热爱的数字科技。他注意到,新冠疫情让影视拍摄一度陷入停滞——人们无法外出,却客观上让虚拟拍摄技术进入爆发式增长的状态。

比如,好莱坞的《曼达洛人》第一季就有超过50%的内容采用虚拟拍摄,不需要外景,演员们置身于一个半圆形的LED影棚中表演。不过陈洪伟认为,虚拟拍摄只是一个过渡阶段,虚拟制片的未来大可以更“激进”一些,从“数字电影”转向“引擎电影”。

他提出了未来电影的一个概念——AIE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gine Movie),即AI引擎电影。所谓AI引擎电影,即以数字人、虚拟场景、虚拟道具等数字资产为基础,通过虚拟引擎生产电影,人类导演只需告诉AI想要什么风格、多少时长等要求,AI就会给出各种画面供选择。

“AI引擎电影将来是可以替换掉一部分真人电影存在的。当现实世界中的数字资产积累得越丰富,AI引擎电影就会越接近现实质感,而且更加高效、便宜。”陈洪伟表示。在他看来,这场技术革新将带来一个重大变革,即个人会被赋予强大的影像生产力。

事实上,这一切已经在悄然发生。陈洪伟认识不少“片场都没去过、摄影机都没摸过”的年轻导演,他们依靠引擎技术,做出了不乏创意与风格的影片。比如,B站上有个UP主,是一名在校研究生,他结合自己打游戏的经验,自学编程,制作了刘慈欣的《全频带阻塞干扰》的同名动画剧集,基本都是个人独立完成。

“虽然这只是一个电影爱好者的尝试,离真正的电影还有距离,但影视行业的未来,或许就在这些年轻人的探索中。”陈洪伟说。

做“使用工具的人”还是“工具人”?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影视从业者该如何应对?

业内普遍认为,现阶段AI参与影视制作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和效率高,但由于缺乏一站式的工具,创作者使用起来仍有门槛,全面改变行业还需要一些时间。

“未来在影视行业,AI不仅能够表演、拍摄,还能写剧本。尽管如此,它也只是一个工具,创作者要做‘使用工具的人’,而不能做‘工具人’。你不必会摄像、剪辑,你只要有审美、有想象力、有创造力,AI就能来帮你实现。”陈洪伟认为。在他看来,创作分两种,从零到一和从一到无穷,AI解决的是从一到无穷的部分,至于从零到一,作为人的创造性不太可能被完全替代。

目前一些创作者已经在用“人工+AI”的方式进行影视画面生产。曾执导《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等动画电影的导演赵霁及其团队,就尝试过使用一些开源AI图像生成模型。使用过程中,他们发现AI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一个大致接近构想的作品,但当需要进一步精细化、风格化加工时,目前的AI基本无法做到。

赵霁还发现,当前AI图片生成技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动漫风格的各类人物,其本质是AI经过大量用户的不断筛选而习得了广泛的审美标准。但是随着“生成—筛选”这一过程被不断重复,人物开始逐渐呈现出审美同质化等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的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认为,AI在追求最大用户群的一次认可时,必定会选择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普遍喜好,因此要形成更具个人化的AI工具,就必须进行长期的个性化训练,使用更多的提示与指令,不断细化要求。

“电影作为创意产业,其所应用的AI工具必然不宜采用某种通用模型,而要走向垂直化、个性化模型。这也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新契机,涉及到对AI模型的差异化调整。”傅盛表示。

面对AI,目前全世界影视工作者都处在同一个技术起跑线上,陈洪伟认为这是中国电影弯道超车难得的契机。在他的影视项目储备中,就有与好莱坞制作人共同在AI技术应用领域进行合作的探索与尝试。“我们不能回避创新,沉浸在旧有的舒适的体系框架内,要自我突破,全面拥抱AI带给我们的各种可能。”陈洪伟说。(记者 郑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景,AI还无法代替真人实拍。对于以创意、内容等为主的影视业来说,未来需要的是更垂直化、个性化的AI工具。人的创造力,是AI的原动力AI的来袭,似乎比人们想象得更快些。由此也带
2024-05-21 05:41:00
...效率”加强智媒时代影视人才培养智媒时代的来临推动了影视业繁荣发展,网络与新媒体技术革新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等随之发生变化,加快了影视作品的制作流程,拓展了影视文化生产的边界。个
2023-10-12 09:11:00
...学生电视节”等活动的申办,力争通过影视文化活动带动影视业发展。五是要培养引进影视人才。大理是艺术家“第二居所”的首选地,也是许多影视人才的栖息地,要通过影视的拍摄、影视的服务
2023-01-05 00:48:00
给热爱电影的人一个轻松体验氛围
...影、咖啡、餐饮、演艺、公园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既是影视业内人员工作、会客、交流、聚会之所,又为大众影迷提供了全新电影文化体验的消费场景。记者看到,此次壹同影业推出了《三大队》
2024-04-24 09:34:00
SIFF MARKET|精彩共振,产业共兴——电影市场展会、
...国际本次发布会将分享最新的研究发现,包括对过去一年影视业相关政策法规、行业趋势、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关键数据、重大事件、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了保证这项聚焦影视业知识产
2024-06-12 16:15:00
《走向大西南》《开山人》《边水往事》……川渝影视发展“10+1”成果出炉
...内影视企业人士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川渝地区影视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在上个月,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开幕。一系列研究成果在现场发布,展示了中国影视行业强劲活
2024-11-12 13:20:00
...。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利就全盘否定AI数字人在影视业的应用前景。在笔者看来,成龙的这次大胆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是一个
2024-07-27 06:30:00
又一影视基地开工!西安微短剧产业全面开花!
...乏影视基地、人才培养等原因。而当短剧再次将西安带到影视业的风口,西安又该如何应对?规模化、产业化无疑是西安需要发力的方向。短剧规模,西安在全国范围遥遥领先。数据显示,2023
2025-04-21 21:40:00
...君)为更好地服务保障影视剧组在厦拍摄,营造更优越的影视业发展环境,近日,《厦门市关于规范和优化影视剧组拍摄服务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出台,《措施》进一步健全协调
2024-05-13 07:4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今日,沪语电影《菜肉馄饨》曝光“已经包好 就等下锅”先导预告及一组剧照,一众沪籍演员悉数亮相,故事从一碗承载着上海人亲情记忆的菜肉馄饨开始
2025-10-13 12:09:00
10月12日,由民族宗教专家全程参与,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布达拉宫 时空解码》正式定档
2025-10-13 12:10:00
电影《成为大师》今日开启预售,并同步发布“证明”版特别预告。电影《成为大师》由赵林导演,讲述了一个在梦想与现实的夹缝间坚持追梦的故事
2025-10-13 12:40:00
今日,由陈剑飞执导,周振天任编剧,武姝彤任总制片人,富大龙、姜武领衔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火种》在北京举办盛大的全国首映礼
2025-10-13 12:40:00
东湖评论:一江戏脉,万代相承
暮色四合,灯火初上,10月12日晚7时,江夏区谭鑫培戏楼灯火通明。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映像长江”电影周的“长江戏剧电影推介之夜”
2025-10-13 12:16:00
东湖评论:戏韵映长江,光影传文脉
长江落天归东海,万里风流入戏中。10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映像长江”电影周戏剧电影交流展映活动正式启动。其中
2025-10-13 12:16:00
从硬汉到戏骨,傅程鹏不喧哗,却活出了角色的全部
在中国影视圈,演员的成长往往悄然无声。傅程鹏却用时间,让这种“无声”变得可见——从力量到深流,从爆发到克制,他将“表演”沉淀成信念
2025-10-13 12:09:00
青春甜宠剧《年上月光之姐姐的专属骑士》横店开机
2025年10月11日,青春甜宠剧《年上月光》系列短剧《年上月光之姐姐的专属骑士》在横店影视城正式开机。该剧由杭州万品传媒有限公司
2025-10-13 11:39:00
洪旭音乐旗下“童音制造”与多组艺人接连献演津京音乐节,推动原创音乐发展
十一期间,洪旭音乐旗下品牌及艺人接连在天津与北京两地参与大型音乐节活动,以多元化的音乐形式为观众带来精彩演出,同时进一步推动原创音乐的传播与创新
2025-10-13 11:39:00
蒙古族四胡是一种弓弦乐器,由古代库莫奚族人所用的奚琴演变而来。清代将之用于宫廷乐队,称为“提琴”。蒙古族四胡音乐流行于内蒙古
2025-10-13 09:55:00
《最美中轴线》特别直播:与甘望星漫游北海琼华岛,探寻中轴古建与皇家园林
《最美中轴线》特别直播踏入北海琼华岛,苍松翠柏披上朦胧纱衣,汉白玉栏杆映着太液池的涟漪,白塔在云雾间若隐若现。这场探访以 “脚步丈量历史” 为脉络
2025-10-13 10:39:00
天坛笔墨终章 —— 构图里的虚实平衡与细节调整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的写生直播里,画家万娟的笔尖落在了天坛的 “仙境月季” 上。这丛月季红粉相间,花瓣在午后阳光下透着鲜亮
2025-10-13 10:38:00
非遗赋能方特精怪夜 多维场景促文旅消费升温 扫码阅读手机版
即日起至11月16日,天津方特欢乐世界开启“方特精怪夜”限定活动。本次创新融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以“傩偶双生
2025-10-13 09:33:00
10月11日,上海乐高乐园推出开园后首个季节性主题活动——“小怪兽大派对”,活动将持续至11月9日。10月11日起,上海乐高乐园被“乐高积木小怪兽们”占领
2025-10-13 09:1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近日,厦门钢琴家周宇博演奏、国内知名作曲家高平创作的钢琴专辑《Ping Gao: Piano Works》(《高平
2025-10-13 08: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