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后世对丁谓的评价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6 14: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丁谓(966年~1037年),字谓之,后来改字为公言,苏州长洲人。北宋初年宰相,“五鬼”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淳化三年,丁谓中进士甲科,任大理评事、饶州通判。淳化四年,任直史馆,以太子中允衔任福建路采访使。回朝后,任转运使,升三司户部判官。后任峡州路转运使,多次升官至尚书工部员外郎,又改任夔州路转运使。丁谓位居此职五年后入朝为权三司盐铁副使。没多久,被提拔为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景德五年,丁谓被召任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大中祥符初,诏令丁谓任计度泰山路粮草使。天禧三年,以吏部尚书官复任参知政事。乾兴元年,封丁谓为晋国公。宋仁宗即位后,因其前后欺罔及与宦官雷允恭交通,贬崖州司户参军,先徙雷州,又徙道州。明道中,授秘书监致仕。

后世对丁谓的评价如何

人物评价

王曾:王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奸邪险伪,诚如圣谕。

脱脱:①谓机敏有智谋,憸狡过人。②善谈笑,尤喜为诗,至于图画、博奕、音律,无不洞晓。③每休沐会宾客,尽陈之,听人人自便,而谓从容应接于其间,莫能出其意者。

轶事典故

世谓孙丁

丁谓年轻时与孙何友善,同把文章藏在袖子里拜见王禹偁,王禹偁很惊奇重视他们,认为从唐朝韩愈、柳宗元以后,二百年才有如此之作。世人称他们为“孙、丁”。

貌类赞皇

丁谓最初通判饶州时,遇见奇异的人说:“你的容貌像李赞皇。”旋即又说:“李赞皇不如你。”

触怒太后

真宗逝世,商议草拟遗诏,军国大事同时要取得皇太后处理同意,丁谓就增加“权”字;等到太后称制听政,他又主张每月送钱充作后宫用度,因此太后很厌恶他,由于雷允恭事件就一起审查丁谓前后欺君蒙骗之事而放逐他。

后世对丁谓的评价如何

揣摩人心

丁谓被贬后,他家人寓居洛阳,他曾写信克责自己,叙说国家的厚恩,告诫家人不要总是心怀不满,他派人送信给洛阳太守刘烨,请刘烨把信交给他家人。他告诫送信的人等刘烨会见众同僚时送给刘烨,刘烨得到丁谓的信不敢私自处理,立即把它送呈皇帝。仁宗看信后受感动,起了恻隐之心,就调丁谓到雷州,这也说明丁谓会揣摩人的心理。

面貌猴形

丁谓相貌不佳,生一双斜眼,张目仰视,好像是个经常饥寒的人,相面的说他是“猴形”。小时顽劣,多亏有位姓郁的老先生对他严加管教,使他学业有所进步。后来,丁谓去拜访郁先生时说:“自己少时狭劣,多亏先生教诲,痛加夏楚,使某得以成立。”郁先生死后,丁谓还特地派人处理后事,“为棺殓葬,埋之物甚厚”。

一举三得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宫中着火。当时丁谓主持重建宫室(需要烧砖),被取土地很远所困扰。丁谓于是命令从大街取土,没几天就成了大渠。于是挖通汴河水进入渠中,各地水运的资材,都通过汴河和大渠运至宫门口。重建工作完成后,用工程废弃的瓦砾回填入渠中,水渠又变成了街道。做了一件事情而完成了三个任务,省下的费用要用亿万来计算。

后世对丁谓的评价如何

羹污准须

一日,是中书省举行宴会吧,寇准不注意,一点汤汁流到胡须上了。丁谓忙上前给他抚去。

今天看来,这种做法也没有什么出格的,毕竟是同事兼朋友嘛。可寇准却冷了脸,说了一句“一个副宰相,给上司溜须,成何体统?话,让丁谓下不了台。

掉臂天门

丁谓有诗“天门九重开,终当掉臂入”。王禹偁读后,说:“入诸侯国君的朝门,还要敛身鞠躬呢,入天门怎么可以仰首摆臂呢!此人必定不会忠诚!”后来果然如他所说。

独眠孤馆

广州押衙崔庆成抵达皇华驿站,晚上见到美丽的女鬼,女鬼丢了一张字条给他,上面写着:“川中狗,百姓眼,马扑儿,御厨饭。”崔庆成不解,告诉丁谓。丁谓解释说:“川中狗就是蜀犬,合为‘独’;百姓眼就是民目,合为‘眠’;马扑儿是瓜子,合为‘孤’;御厨饭就是官食,合为‘馆’。是‘独眠孤馆’四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6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一身傲骨,三次贬官不悔改,连欧阳修都叹服
...叹道:“你满腹经纶,不久将名显于世啊。”给予很高的评价和期许。王禹偁果然没有辜负毕士安的期望,二十几岁就考取了进士,顺利步入仕途。于是,诗人成为了官员,被安排到地方工作了。后
2023-01-31 14:50:00
聊聊北宋著名直臣、诗人、散文家——王禹偁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
2023-06-06 15:06:00
揭秘丁谓:才华横溢却心术不正,一代名臣终成佞臣
...十五年,终未能等到复出的圣旨,直到71岁时客死他乡。后世对他的评价,名相也罢,佞臣也好,有两点是被后世所公认的,一是有才,二是无量,但不管后人如何评说,这丁谓也是听不见的了。
2024-04-25 06:37:00
丁谓的评价为何毁誉参半呢
...相,有的说他是一代佞臣,总的来说,说他毁誉参半似乎评价过高了,他的毁应该多于他的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的才。王禹偁就曾赞赏“自唐韩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始有此作”,
2024-05-27 17:03:00
《点绛唇·感兴》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宋代词人王禹偁传世的唯一词作。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2024-06-28 18:40:00
聊聊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
...宗曰:“彼能却继迁五十匹,顾肯亏一匹马价耶?”人物评价《宋史》:禹偁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尝云:“吾若生元和时,从事于李绛、崔群间,斯无愧矣。”其
2023-06-06 15:02:00
后世是如何评价张士逊的
张士逊(964—1049年),字顺之,襄州阴城人,北宋政治人物、诗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举进士第,为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
2023-06-06 11:38:00
...。众多在汉字书法史上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书法家的作品,后世绝大部分是靠法帖得以流传的。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我国书法
2023-09-08 06:23:00
丁谓对宋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然悔悟,而是企图曲径通幽:他派人将此信送给洛阳太守刘烨,恳请刘烨转送家人。这一举动本身就令人匪夷所思,丁谓竟然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叮嘱送信人,信件必须在刘烨与同僚都在场的情况下
2023-05-29 16: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