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11-27 19:09: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你回十七爷的话,皇上稍息片刻就要进宫,如有公事,请他转告张廷玉处置,要是关防的事就请十三爷处置,要是私事,你就说,天子没有私事......”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雍正潜邸回府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继位的那一晚,可谓是惊心动魄,搞得不少人都心惊胆战的,尤其是雍正身边最亲近的人。

就像邬思道,他本是雍正身边的谋士,而雍正之所以能顺利坐上皇位,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在于邬思道的建言献策。

但雍正登基当晚,却火急火燎地返回潜邸,进门就先问邬先生在哪。

其实对于这一幕,邬思道也是早就猜到了,他也知道,自己很难活过这一晚的。

然而,雍王府的高勿庸都被杀了,邬思道却顺利活了下来,甚至还实现了半隐的心愿。

那么邬思道是怎么做到的?他和雍正之间又有哪些秘密呢?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邬思道

雍正登基之夜

康熙皇帝驾崩后,皇位就顺其自然地传给了四王爷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而雍正的登基却是一点也不顺利,当时朝野上下动荡不断,人心叵测,各方势力都在观望,伺机而动。

所以雍正这个时候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王朝的神经。

一直以来,老八胤禩都是朝中声望最好的存在,八爷党的规模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按理说,八爷登基的几率都是非常非常大的,可谁也没想到,康熙在临终前却说出了“传位给四阿哥”的遗诏,让现场的不少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的皇位根基是非常不稳的,而且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他的处境可谓是非常复杂的。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雍正

雍正继位,存在着太大的争议了,“九子夺嫡”的残酷现实,使得皇子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猜忌和敌意。

老八胤禩的势力仍然不容小觑,其他皇子也各怀心思,在这种情况下,雍正的处境可谓如履薄冰。

所以他需要尽快巩固自己的权力,清除潜在的威胁,才能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这个关键时刻,几位关键人物的命运,就和王朝的未来紧密相连。

第一个就是邬思道,这位雍正潜邸的首席谋士,在雍正夺嫡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的智慧和谋略,帮助雍正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

然而,功高震主,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心腹大患,邬思道能否在新朝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雍正、邬思道

还有老十七胤礼,虽然在康熙说出遗诏的时候,他站在了雍正这边,表面上对雍正忠心耿耿,但真实意图却无人知晓。

所以在那个时候,他是否会成为雍正的左膀右臂,还是会成为新的政治对手,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而高勿庸身为雍正潜邸的总管,掌握着潜邸的诸多秘密,在权力交替的关键时刻,他所掌握的信息,可能成为影响局势的重要因素。

可见,他的忠诚度和命运,同样充满了悬念。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高勿庸

包括李德全,作为康熙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见证了宫廷内部的诸多权力斗争,在新的政治格局中,他将何去何从,也值得关注。

要说雍正关系最好的兄弟,还得是老十三胤祥,他是雍正的铁杆支持者,在雍正夺嫡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将成为雍正统治的重要支柱,但也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些人物,就像是棋盘上的棋子,在权力游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他们的命运,也将随着局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而这场权力游戏的最终结局,将决定着大清王朝的未来走向。

所以雍正就开始了行动,而在继位当晚的潜邸回府,就能看出他的谨慎和满满的杀意。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雍正

雍正的杀心

康熙驾崩当晚,雍正并没有留在宫中守灵,而是秘密返回了自己的潜邸。

这一举动,显得格外突兀,也引发了诸多猜测。

对于这一幕,不少人都开始疑惑,他究竟是为了什么?是真的如他所说,只是“回来略住一住,顺便来看看”邬思道吗?显然并没有那么简单。

事实上,雍正返回潜邸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清除潜在的威胁,而邬思道,正是他心中最大的隐患。

虽然说邬思道在雍正夺嫡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正因如此,他成为了雍正的心腹大患。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邬思道、雍正

雍正深知,邬思道的智慧和谋略,既可以成为他统治的助力,也可以成为他最大的威胁,所以如何去处理邬思道,就成为了雍正面临的一道难题。

而邬思道,这位深谙权谋之道的智者,早已预感到了自身的危险,早在雍正被召进宫之前,他就提前索要了雍正的钦差关防大印,并安排老十三调兵遣将,拱卫潜邸。

这三路人马,丰台大营、顺天府和善扑营,看似是为了保护雍正的安全,实则是邬思道为自己布下的一道防线。

他知道,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危机来临之时,有一线生机。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雍正深夜回到潜邸,第一句话便是询问邬思道的下落,这足以表明,邬思道在他心中的分量。

然而,这分量,究竟是重视,还是忌惮,只有雍正自己清楚。

在他看到邬思道并没有逃走,心中才稍稍安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放弃了除掉邬思道的念头。

接下来,雍正与邬思道之间的对话,就充满了试探和斡旋,雍正看似随意地提起老十三调兵一事,实则是想试探邬思道是否参与其中。

而邬思道则巧妙地回应,把调兵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并强调这是为了保护雍正的安全,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雍正相信自己并没有二心。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雍正潜邸回府

除了言语上的应对,邬思道还通过一些细节来暗示自己的态度,他换上了初来雍正潜邸时穿的浅蓝色长衫,这是一种“回忆杀”,也是一种示弱的表现。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起雍正对往昔情谊的回忆,从而赢得一丝生机。

除了这些以外,他还在书桌上放了一个收拾好的包裹,暗示自己随时准备离开,不会贪恋权势。

其实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也是一种自保的手段。

雍正也并不是没有察觉到邬思道的用意,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他深知,邬思道是一个极具威胁的人物,如果不能为己所用,就必须除掉。

所以他选择了继续试探邬思道,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为自己的决定辩护。

不得不说,邬思道真不愧是“皇宫名嘴”,他还真是靠着自己的一张嘴,成功说服了雍正,也成功救了自己一命。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邬思道

邬思道的“语言艺术”

在两人的谈话期间,雍正的试探逐渐深入,他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你的名分,容朕慢慢安排吧。”实际上,这句话看似承诺,实则暗藏杀机。

对于邬思道来说,这并不是好消息,“慢慢安排”,意味着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也意味着他随时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而面对雍正的试探,邬思道开始了他的自救之路,他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的犹豫和迟疑都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所以他必须迅速做出反应,才能保全性命。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邬思道

对于这些,邬思道首先提出了“三不可用”的策略,他以自身残疾、前朝钦犯还有才能耗尽为由,婉拒了雍正的任何安排。

其实这可简单的推辞,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策略。

他先以自身残疾开篇,看似自谦,实则是在提醒雍正,启用他这样一个残疾人,会损害帝王的形象,有伤圣德。

接着,他又以自身的前朝钦犯身份,进一步强化了自己“不可用”的理由,这既是在为雍正开脱,也是在提醒雍正,启用他这样一个前朝钦犯,会引发朝野的非议,不利于新朝的稳定。

在这些都说完之后,他又以自己的才能“阴谋为体”为由,彻底堵死了雍正启用他的可能性。

事实上,这既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也是在暗示雍正,他已经不再具备利用价值。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邬思道

对于“三不可用”的策略,看似是在贬低自己,实则是在保护自己,他通过这种方式,消除了雍正对他的顾虑,也为自己争取了生存的空间。

然而,“三不可用”只是第一步,因为邬思道深知,要想彻底摆脱困境,必须找到一个让雍正完全放心的解决方案。

于是,他提出了“半隐”的策略。

“半隐”的回答让雍正出乎意料,他既没有选择留在朝堂,也没有选择彻底归隐,而是选择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

事实上,“半隐”是一种高明的策略,它既满足了雍正对安全的需要,也给了邬思道一条生路。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邬思道

这期间,邬思道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来的,一旦说错一句话,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不得不说,能在雍正面前捡回一条命的,估计就只有邬思道了吧。

而救了邬思道的,正是他那出众的“语言艺术”,靠着一张嘴成功说服了雍正,也成功为自己获取了几十年的寿命。

事实上,邬思道的成功自救,就是源于他对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精准把握。

雍正王朝:雍正继位那晚,为何高勿庸被杀,而邬思道却被放了一马

邬思道

他预判了雍正的意图,提前做好了准备,在和雍正的交锋中,他步步为营,巧妙地化解了雍正的杀机。

而雍正也不是冷血无情之人,他也有着自己的人性和情感,所以在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面前,他最终选择了保留一丝温情,给了邬思道一个体面的结局。/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7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你真看懂《雍正王朝》了吗?其实有三个疑点能证实:雍正篡了位
文丨卿心君悦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大结局中,有这样一段诡异的剧情:雍正在亲自审理老生员曾静为何要写信劝岳钟琪造反的过程中,基于曾静的讲述,一段有悖于整部四爷升职记的剧情片段浮现了
2025-01-05 12:50:00
雍正王朝:老十四拒绝贤臣之邀,真相竟然是这样!
...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老十四允禵的行为令人费解。他一直渴望大将军王的位置,却最终拒绝了雍正与老十三允祥的邀请,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
2024-11-01 14:55:00
《雍正王朝》中,四爷胤禛登基后,十三爷胤祥为什么那么恭敬?
雍正登基后,胤祥对雍正那么恭敬,主要原因是雍正的身份变了。权力会让人改变很多,在绝大多数人面前,权力会让一切感情都变味儿,会让让儿子不是儿子,老子不是老子,兄弟不像兄弟。比如,在
2024-08-31 00:54:00
《雍正王朝》中弘历为何明知故问对雍正帝说:我三哥呢?
在《雍正王朝》中,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对雍正皇帝说“我三哥呢”这句话的情节,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弘历的聪明才智和政治手腕。弘历明知故问对雍正帝说“我三哥呢”,
2023-10-31 16:31:00
胤祥巅峰时权力究竟有多大?如果他造反雍正只能等死
清雍正八年,年仅44岁的怡亲王胤祥病故,雍正亲下圣旨命举国为其服丧。在九子夺嫡中心狠手辣的雍正,竟破例为自己这个十三弟置办与皇帝同等待遇的葬礼,评价他是“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
2023-02-15 17:24:00
从赵高、年羹尧可以看出,谋朝篡位通常不会有好下场
...年羹尧年羹尧也是历史中野心勃勃的人之一,众所周知,雍正的皇位来之不易,毕竟康熙帝有35个皇子,所以想要平平安安地得到皇位,确实不容易,为了能够稳定朝政,雍正需要外援的帮助,而
2023-07-02 16:50:00
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剧情波澜起伏,其中的一个小高潮是:雍正即位后,不甘心夺储失败的廉亲王允禩联合关外四位旗主对雍正逼宫,其提出的理由,即所谓“八王议政”。所幸的是,十三王爷胤祥提
2023-03-17 15:48:00
《雍正王朝》清朝九子夺嫡的根源:那些年被抱养的皇子们
...能继承者,更是家族命运的承载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如雍正,被同辈抱养,性情中带着不易察觉的锋芒和野心。而另一些人,如五阿哥和十七阿哥,被长辈抱养,性格温和但内心充满忧虑。在宫廷
2024-01-14 10:19:00
雍正王朝:看懂康熙驾崩时谁权力最大,才明白隐藏最深四爷党是谁
《雍正王朝》作为一部历史巨著,深刻揭示了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的政治风云与宫廷斗争。要理解这段历史,关键在于洞察康熙驾崩之际,谁掌握了最大的权力。正是这权力的转移与角逐,勾勒出了
2024-08-11 20:08: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