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滕立军 通讯员刘山清 冯昊 临沂报道
近日,在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车峪村超越制帽“共富工坊”的生产车间里,缝纫机“哒哒”的声响此起彼伏,近百名工人正在赶制一批发往墨西哥的鸭舌帽订单。
45岁的村民任学香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以前在县城打工,早出晚归照顾不了家。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既能接送孩子上学,每个月还能挣4000多块钱。”任学香说。
据工坊负责人介绍,像任学香这样的工人共有80多名,其中大多是30到50岁的农村妇女,工坊为她们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
这个为村里剩余劳动力带来希望的工坊,正是大店镇创新推进“共富工坊”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商会以商招商引进项目,借助知联会开展技术培训,依托新联会拓展销售渠道,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68家各具特色的“共富工坊”,带动13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走进薛家窑村的“会利陶艺”工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在精心制作黑陶工艺品。工坊负责人介绍,他们将传统黑陶制作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茶具、摆件等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15万元,既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带动了村民增收。在街疃新村的“睿硕纸箱”工坊,工人们正在为当地磨料磨具企业赶制包装箱。这个由村集体创办的工坊,不仅解决了20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还为村集体增加了稳定收入。
庄家滩井村党支部书记站在改造一新的电商工坊前,自豪地说:“这里原来是闲置的宅基地,现在租给企业做包装车间,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8万多元。”像这样盘活闲置资源的例子在大店镇比比皆是。五龙官庄村将5亩集体建设用地租赁给果蔬加工坊,年增收1.2万元;峰山新村利用闲置厂房发展蔬菜分拣加工,延伸了产业链条。
在乡村振兴培训教室里,村民们正在认真学习直播带货技巧。“专家手把手教我们拍视频、开直播,以后自家种的草莓再也不愁卖了!”村民徐丛兰兴奋地展示着刚注册的短视频账号。大店镇定期邀请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专家,为“共富工坊”负责人和种植大户开展电商运营、农业技术等培训,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
从闲置资源盘活到特色产业培育,从家门口就业到数字技能提升,大店镇的“共富工坊”正释放强大发展活力。未来,该镇将持续深化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2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