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合资电动车卖不动,因为产品技术不行,还是降价不够?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2-08 21:31:00 来源:卡卡爱汽车

合资电动车卖不动,因为产品技术不行,还是降价不够?

2023款本田极湃1优惠4万元,2023款丰田BZ3优惠5万元,2023款日产艾睿雅优惠5.5万元,上汽大众ID.4X优惠4.6万元。即便是这样,它们还是卖不过国产新能源。

合资品牌新能源陷入了怪圈,似乎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赢得用户的青睐,当然,极个别车型还是有出圈能力的,比如销量相对较高的上汽大众ID.3。所以为什么只有ID.3成功了,而其他品牌车型同样采取大幅度降价策略,依然表现平平。产品决定销售下限,营销决定销售上限

虽然大部分主流合资品牌在中国都有着几十年的经销商销售经验,也在中国搞过无数次新车发布会,产品试驾会等等,但论起营销手段,合资品牌真不是中国品牌的对手。

合资电动车卖不动,因为产品技术不行,还是降价不够?

我们都知道比亚迪于2003年就开启了新能源发展之路,可很少有人知道沃尔沃在2012年就开发试验了类似于现在L2+级辅助驾驶的产品,且2014年就有外媒报道过奔驰客车可实现高速自动驾驶。我们都知道丰田现任会长丰田章男多次在公开场合炮轰纯电动车,但很少有人知道丰田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创立了电动车部门。

直到现在,合资品牌依然按照原先燃油车时代的步伐来走新能源路线,即使明知以传统燃油车时代的营销思路来应对现在的车市是完全行不通的,但对于合资品牌来说,要放开品牌几十年建立的形象和包袱,重新出发,不是件容易的事。

合资电动车卖不动,因为产品技术不行,还是降价不够?

上汽大众ID.家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此前从上汽大众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ID.家族销量相对成功,除了适时对市场变化给予相应的反馈,上汽大众还专门为旗下不同产品专门打造营销声量,从贴近用户的角度进行有效传播和互动。上汽大众的这一转型颇具代表性,毕竟是中国第一家合资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十足的了解和丰富的应对经验。

这种营销模式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推翻此前的品牌宣传调性,完全以中国市场的玩法作为出发点,这对于绝大部分都打着全球化战略的合资品牌来说,以重塑品牌调性的代价深度迎合中国市场,并不是很有必要。

还是以大众ID.家族为例,虽然ID.3和ID.4CROZZ/X单车销量相对不错,但被大众寄予厚望的ID.7VIZZION,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市场零售数据表面,ID.7VIZZION去年上市以来。11月和12月累计销量不到800辆,在已知大众没有对这款车的排产有特殊安排的情况下,仅凭上市后两个月的销量表现,基本可以断定ID.7VIZZION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

合资电动车卖不动,因为产品技术不行,还是降价不够?

而我们看ID.7VIZZION的配置,其也是一款典型的“532”车型,有着大乘坐空间、超600km的CLTC续航里程,以及L2级辅助驾驶。唯二被诟病的,一个是其后轮配置的鼓刹,二是没有激光雷达加持,目前只能实现LCC辅助驾驶,想要升级NOA都有些困难。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产品决定销售下限。新能源时代卷的就是配置,前两年卷三电,今年开始卷智驾,这是业内的共识,而不管是安全原因还是数据隐私原因,或者是车企技术能力不达标,导致无法卷智驾等等,在中国市场销售新能源车,任何理由都不是卷不动的借口,消费者只看怎么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合资电动车卖不动,因为产品技术不行,还是降价不够?

像ID.7VIZZION这样的已经卖到近23万的纯电车型,即使续航里程再长,整车性能再优秀,也无法拉开与竞品之间的差距,反倒是竞品一个智驾打回来,ID.7VIZZION就疲于招架了。以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合资新能源产品再怎么降价,市场空间依然有限的原因,只因新能源车市内卷之后,同级别的车型对比,不仅要有更低的售价,而且还要有达到行业平均线的配置。现在发力,合资品牌新能源还来得及吗?

这是个每年都会被提及无数遍的话题,但每次都会引发热烈的讨论。一派是认为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就跟当时的燃油车市一样,品牌定调了就很难扭转局面。还有一派则认为,让合资品牌的新能源再飞一会。

合资电动车卖不动,因为产品技术不行,还是降价不够?

实际上我们看现在的合资新能源产品,整体的性能表现已经能达到行业平均水准。还是以大众ID.家族为例,ID.家族产品用的是后鼓刹,这取决于大众MEB平台,由于底盘总布置原因,ID.家族车型整车质心相比燃油SUV更靠后,这也就需要后轮具备更大的制动力,而鼓刹相比碟刹能够提供更大的制动力,只是容易产生热失效,而这时再配合制动力回收的力,减少鼓刹的使用率,这样就解决了热衰减问题。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合资品牌在新能源产品的研发逻辑上,与燃油车无异,这也与上文阐述的营销传统化形成呼应,也就是说,合资品牌在研发新能源产品时,本着降本增效为第一原则,而且还想用燃油车时代的产品定价策略定义新能源产品,再对比新能源车企的高配低价策略,合资新能源产品就显得毫无性价比可言。

合资电动车卖不动,因为产品技术不行,还是降价不够?

另外,由于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进入电气化时代后,一直处于市场观望状态,导致即使有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储备,也没办法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响应,因此就发生了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反哺合资品牌的案例,以“帮助”合资品牌新能源产品顺利在中国市场销售。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新能源车企能做到的,包括资源整合能力、供应商整合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成本及质量管控能力,合资品牌做了几十年,会比新能源车企做得更好。在此基础上,如果连降价都拯救不了合资新能源产品,合资品牌就该考虑是不是诚意还拉得不满了。这种诚意并不是指无下限的降价,而是能否给用户在未来的用车上提供安全感。

合资电动车卖不动,因为产品技术不行,还是降价不够?

比如在新能源圈都在卷的智驾,大家不惜成本地堆算力,无论现在是否能用到,这样的诚意能让用户畅想自己购买的产品即使面对未来的技术变革,也不落伍。

新能源车就犹如在四个轮子上跑的移动电脑,更新换代的频率飞快,已经不是传统汽车行业所能理解的。以前北现的一套动力系统能用15年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穷无尽的OTA升级。也就是说,合资新能源真正欠缺的,是产品抵御未来市场变革的风控能力不足,可能会出现买了合资新能源车,用了两年,即使能OTA,但硬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合资电动车卖不动,因为产品技术不行,还是降价不够?

更现实的是,中国车企在整车制造领域与合资品牌的差距正逐渐缩小,成本控制和质量管控在新能源领域要比合资品牌做得更好,也就是说,中国车企新能源技术应用和价格把控上,要领先合资品牌一个代际,导致合资品牌一直处于跟随状态。举个形象的例子,当中国车企将下一代车型的售价打到15万级,原先卖20万的合资新能源车可能刚刚将价格降到15万,但技术却落后中国品牌一个代际。结语

总体来说,合资新能源车面临的尴尬处境,一是燃油车仍是其主销产品,且还有较大的市场占比,因此无法将重心完全转向新能源;二是合资新能源车在大幅降价的情况下仍无起色,如果在现有优惠的基础上再降价,一定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吗;三是油电是不是真的能并行,宝马就是个很好的例子,5系已做到真正的油电同价,而且宝马在前两年的新能源市场表现也非常出色。不管是上述哪一条,都是在说合资新能源车需要先从自身的产品力入手,再想其他问题。

所以在今年,降价对于合资新能源车来说可能不再管用了,唯一改变落后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的产品代际,先将产品力与中国市场卷出来的新能源产品提升到一个档次,有此基础再打价格战,可能效果会好很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能源迎关键时刻 “后知后觉”的马自达终于急了
...国汽车市场,马自达计划会提前在2025年陆续推出新的纯电动车。电动化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大势,但网友们纷纷认为马自达转型的时间太晚,真到了2027年才推出电动汽车专用生产平台
2023-07-19 15:50:00
打不够就反对?半数日本车企认为纯电车普及有负面影响
...了脚步。 早在2021年的时候,丰田全球CEO丰田章男,炮轰电动车,跟世界汽车产业大潮背道而驰。当时在年终新闻发布会上,丰田章男表示,如果日本本土所有汽车都变成电动车,日本
2023-10-15 19:57:00
大众想小鹏的风,还是吹到了德国
...弃幻想这里的“太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电动车产品型谱的扩张速度不够快。直到今天,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大众电动车,还是2019年发布的ID.3;第二,是先进技术的部署
2023-09-06 15:25:00
620亿,“80后的第一辆车”要破产了
...索之外,日系车电动化的技术也不算顶尖的,日本车企在电动车领域面临电池技术瓶颈、续航里程、充电速度与成本控制等关键问题。大规模生产转型带来的高昂初期投入与传统业务利润下滑形成鲜
2024-12-16 12:32:00
为什么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足够好,却还是有人推荐购买燃油车
近年来,随着电动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购买电动车,但是仍有一些人推荐购买燃油车,甚至认为电动车的续航距离不够长。为什么电动车续航距离已经达到了1000公里,仍然会
2023-02-16 13:45:00
90后为何不买雅迪高端车?
...是近期一些消费者对「探客出行」透露他们不买雅迪高端电动车的原因。这样的消费者反馈,对已冲击高端市场9年的雅迪及其创始人董经贵来说,显然算不上好消息。而除了高端产品在消费者端“
2023-04-23 10:21:00
...中在谈到中国汽车内卷问题时,魏建军直接指出,“中国电动车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只有产业链领先。”魏建军表示,“传统内燃机技术,我们肯定不如国外品牌;如果说电动车,人家也不是没有技
2024-10-20 14:23:00
卢伟冰:小米汽车仍处于早期阶段,规模还不够大
...个电动汽车行业规律也是这样。卢伟冰表示,小米专注纯电动车市场,就行业来说,纯电动车的制造成本普遍高于同级别的油车,以及插混/增程车。同时,小米SU7产品用料非常扎实,这也相应
2024-11-20 10:34:00
现代汽车如何留在中国?| 血色2023
...像所有能被看到的新故事仅仅是过往的延续。讲真,对于电动车的理解,只要你熟悉现代就一定知道,自从E-GMP纯电平台提出,分别落在现代、起亚和捷尼赛思体系中的每一款全新电动车都不
2024-01-27 09:04: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安徽造”多款新能源车护航进博会 
大皖新闻讯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多款“安徽造”高端新能源汽车成为这场国际盛会的官方指定用车
2025-11-05 09:52:00
漫游广州 | 解码近代羊城的城市说明书
伴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串联起一系列重要城市地标,承载着近代广州重要的城市记忆,更见证了广州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2025-11-05 10:46:00
漫游广州 | 读懂2200多年的“老羊城”,走这1.6公里
广州,在云山珠水间孕育了三条城市中轴线,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辉映的城市风貌。其中,广州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全长约1.6公里
2025-11-05 10:46:00
贵州省商务厅关于优化调整汽车促销活动政策的公告广大消费者及汽车经销企业:感谢您对我省汽车以旧换新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为进一步提振消费
2025-11-04 19:35:00
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丨80余名主播大V感受车城文化与水都魅力
11月3日至4日,参加“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湖北站活动的80余名优质网络主播、网络大V,来到东风汽车博物馆
2025-11-04 19:38:00
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程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征
2025-11-04 08:55:00
丰田为不同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在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也发表了讲话。他回顾了丰田集团从自动织机到汽车制造的发展历程
2025-11-04 10:00:00
5 万左右选新能源代步车推荐纳米 01 续航安全都靠谱,入门选它不纠结
鲁网11月4日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5 万 - 10 万价位段已成为城市代步车的核心竞争区间,尤其对于追求精致出行的女性用户而言
2025-11-04 10:42:00
15 万想买新能源性能车?东风奕派 eπ007 适配新手,性价比拉满
鲁网11月4日讯在信息爆炸、产品迭代飞速的今天,“耐用”与“可靠”似乎成了一种稀缺的奢侈品。对于汽车——这个家庭中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品
2025-11-04 10:44: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云极:加班加点生产 冲刺1.5亿元年度目标
近日,位于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工业园的湖北云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处于满产状态,在新投产的CTP电池系统智能化生产线上,每月有超过6000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下线
2025-11-03 20:42: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东科克诺尔:订单排至明年六月 智能工厂火力全开
作为世界领先的商用车制动系统专家,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以“智能工厂3.0+”建设为引擎,一手抓技术革新提质效
2025-11-03 20:42:00
中国一汽10月亮出成绩单:整车销量30.5万辆
11月1日,中国一汽发布销量数据。2025年10月,中国一汽销售整车30.5万辆,同比增长8.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9
2025-11-03 11:23:00
10 万级家用 SUV 怎么选?纳米 06 靠 2715mm 轴距 +“天地门”,刷新空间实用新标杆
鲁网10月31日讯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卷疯了的10万级纯电SUV赛道,一款新车型能否立足,已不再仅仅依赖于厂商的宣传声势
2025-11-02 16:56:00
河北新闻网讯(杨圣哲)近日,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的总装车间,31台搭载5G模组的自动导引小车(AGV)正悄然滑行。它们如一支默契的“智能蚁群”
2025-11-01 15:49:00
公交安全设施维护有妙招
公交车厢内的安全锤、灭火器、逃生窗、应急出口及安全拉手,是保障乘客安全的“关键防线”。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日常细查+定期精护”的双重模式
2025-11-01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