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商隐最后的结局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31 14:0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生活艰苦

李商隐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商隐出身唐朝宗室,虽属皇族,但为远支且家道中落,所以少时生活贫苦。李商隐十岁时父亲病逝,身为长子,便早早承担了照顾家人的重担。贫困的生活使李商隐立下大志,一定要改变贫穷的生活,光宗耀祖。

二,师从令狐

李商隐博学多才,引起了天平节度使令狐楚的重视。令狐楚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资助他的生活,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李商隐对令狐楚十分感激。

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进京赶考,主考官为高锴。高锴与令狐楚要好,令狐楚对李商隐极为称赞,所以李商隐中进士。后来参加拔萃科(科举考试科目)考试中选,再加上令狐楚的保举,得以任官。

三,结亲王氏

李商隐中举后不久,令狐楚病逝。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邀请李商隐来做幕僚,李商隐于是在王茂元门下效力。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将女儿嫁给了他。

李商隐最后的结局如何

四,仕途坎坷

当时唐朝处于牛李党争,牛僧孺与李德裕互相争权。令狐楚与牛僧孺交好,属于“牛党”。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属于“李党”。李商隐处境尴尬,恩师是牛党,岳父属于李党。自己娶了王氏,被牛党视为叛徒。李党因为李商隐曾在令狐楚门下,亦对李商隐充满猜忌。于是两党共同打压李商隐。李商隐由此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

五,郁郁而终

大中五年(851年),妻子病逝,李商隐十分悲痛。《锦瑟》一诗既是对亡妻的思念也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柳仲郢任东川节度使,邀请李商隐为幕僚,他便前往东川任职。后来柳仲郢回京师,李商隐便回到荥阳,不久郁郁而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1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唐开成二年对李商隐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他以25岁的年纪高中进士,在晚唐这个时代属于年少得意。他还被“榜下捉婿”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看上,将小女儿许配给他。后者对他来说可
2023-04-19 22:21:00
李商隐哪首诗是打破世人偏见之作
看过许多传闻,说李商隐先是对初恋女友柳枝食言,后来又喜欢令狐楚府上的丫鬟锦瑟,再后来娶了妻子王氏之后,还与女冠人宋华阳痴情相恋,最后导致其怀孕而不责任。总之,只要提起李商隐,除了
2024-04-24 19:34:00
唐玄宗元和七年(812年)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李商隐生于怀州获嘉县,其父李嗣时任获嘉县令。李商隐也是“先前阔”,祖上为西梁武昭王李暠,与李唐皇室同宗。到了李商隐这一代,当然是一代
2024-06-05 06:41:00
李商隐在锦瑟年华里经历过三段爱情
从歌颂赞美老师开始,李商隐的无题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便留在少年的记忆中,而李商隐的这首诗,初心却是为了爱情,由此,对他的情史扒拉了一遍,不仅感概万千。李商隐是一
2023-02-16 21:05:00
潇洒的李商隐为何抑郁而终?痛苦经历换谁都很难承受
...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白居易拥有红泥小火炉的惬意,那么李商隐拥有的大概只有抑郁了。这位才华出众,令白居易都想来世给他当儿子的大唐才子,不到五十岁就因为郁气难平离开了人世。为什么李
2023-01-08 22:10:00
李商隐朦胧诗《锦瑟》是诗歌的迷宫〔191〕
...美好的,而意境却隐晦迷蒙,幽微凄寂,深沉而又朦胧。李商隐画像出处:1、清·孙洙《唐诗三百首》,2、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商隐传》。参资:古诗文网《锦瑟赏析》。二、李诗神奇空
2023-05-21 10:07:00
李商隐:皇族身份与仕途困境的交织
虽然是皇族,但并不能帮助他仕途得意李商隐从身份上看,属于大唐皇族圈。但是帝王家是最不讲亲情的。所以,身为皇室中的远亲,李商隐注定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好在李商隐自幼
2023-12-22 05:43:00
李商隐最经典的情诗,一问一答透出无限思念
第二句承上启下,李商隐在这里以秋雨灌满池塘的景象作为“隐喻”,表达了对妻子的无限思念。等到妻子来信,李商隐再写诗回复时,这中间数月的时间,他对妻子的思念肯定是没有中断过的。因为从
2023-07-07 10:41:00
唐朝朝廷斗争的牺牲品李商隐,被指责背叛恩师,五十岁就去世了!
...人,那么你知道这句清秀娟丽的诗出自谁手吗?晚唐诗人李商隐,一个纠结到死的落寞才子,一个为数不多追求诗美的诗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尽显仙境之美,“此情可待成追忆
2023-09-04 11: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