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影像里的个体,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12-05 07: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

独立电影人蒋能杰:

“影像里的个体, 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影像里的个体,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祖籍湖南,常住广州,独立制片人、公益导演,棉花沙影像工作室、棉花沙图书屋创始人。湖南好人、凤凰行动者联盟十大公益人物奖。创作的题材有关注留守儿童、抗战老兵、尘肺病、心智障碍等群体。代表作有:《村小的孩子》《矿民、马夫、尘肺病》《龙老》《将军的卫士》《矮婆》。作品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华沙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国内外影展。蒋能杰简介:

温 琳

“大家好,我是蒋能杰,是拍片儿的。”

在公众场合,蒋能杰习惯这样自我介绍。拍公益纪录片十几年,蒋能杰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导演”,而是更喜欢自称“记录者”。

近日,独立电影人蒋能杰携他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剧情片《矮婆》先后在湖南工业大学、市图书馆,与株洲影迷见面。趁此机会,《株洲日报》记者对蒋能杰进行了专访。

虽然定居广州已有多年,但是蒋能杰的普通话依然带着湖南口音。他的作品和本人一样朴素,早期的作品大多关注家乡的故事和身边的人,近年来更多投向弱势群体。

《村小的孩子》和《矮婆》聚焦山区留守儿童,讲述了他的家乡邵阳市新宁县山区留守儿童的故事。蒋能杰说,拍摄这两部影片,是为了致敬他的童年,也为让更多人关注乡村留守儿童,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谈留守儿童:

用三部影片致敬童年

为什么关注留守儿童?“主要是熟悉。”蒋能杰说,作家喜欢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拍纪录片也是一样。2009年,他刚刚大学毕业,当时就想着用影像来表达,于是想到拍老家村里的孩子,不仅是对他们比较了解,也很容易走近他们。

从2009年开始,他拍了家乡孩子们十多年,从最早的纪录片《路》开始,到后来让他名声大噪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以及后来的剧情片《矮婆》。“拍他们,像是致敬自己的童年。”蒋能杰说,自己也曾是留守儿童,爸妈在外面打工很多年,长大以后发现,村里小学百分之七十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他经历过的村里孩子们又在经历,像是一个轮回,这也让他有了表达欲,里面包含他对乡村教育的思考。

这些关于留守儿童的电影中,也有很多关于蒋能杰的童年往事。“因为我熟悉这些故事,所以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尽管拍摄时间长达十多年,过程还是比较轻松的。”蒋能杰说,很多人把《矮婆》当纪录片观看,其实是一部剧情片,当成什么片看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能触动到他们就可以。

蒋能杰十多年的拍摄,纪录了乡村留守孩子的成长故事。他们是一群成长过程没有享受太多的父爱、母爱的孩子,爷爷奶奶大多是文盲又忙于农活,加上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寒门难出贵子”就不怎么奇怪了。

蒋能杰说,作为一个影像工作者,会用影像的方式去探讨留守儿童的未来。蒋能杰相信,自己的影像是有价值的,“多少年以后,回头再来看,我们乡村是什么样的,乡村孩子接受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大家都能通过我的影像看到。”

因为那些个体,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谈纪录片拍摄:

创作者一定要有表达欲

从2009年大学毕业后,蒋能杰已经拍摄了十多部影视作品,题材涉及留守儿童、抗战老兵、心智障碍、尘肺病……这些作品题材虽各不相同,但都聚焦公益,记录真实,吸引了一批忠实观众。

谈及自己拍摄的初衷,蒋能杰说,作为一名创作者,一定要有表达欲。他读书的时候就很有表达欲,非常喜欢文学,不过经常被退稿,文字可能并不适合他,但表达除了文字还有影像。于是,他想到用影像表达自己,哪怕他大学读的是工科专业,却坚定自己今后的影视之路。

毕业后,靠着自己买的手持DV,断断续续拍出《路》《村小的孩子》等纪录片,经济上的拮据导致拍摄过程艰难,但自己坚持了下来。“《村小的孩子》给我带来了很多很多。”蒋能杰说,这部片子至今是他在豆瓣平台上评分最高的影片,评分高达8.8分,也让很多人认识了他。

蒋能杰认为,拍片子尤其是纪录片,一定要对这个社会有反映,如果没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拍出的东西也会是不痛不痒的。拍纪录片不是拍马屁,片子代表了你的态度。

纪录片本来就是很关注人与时代的,如果纪录片创作者没有基本的人文素养,也很难拍摄出一部好的作品。对于有表达欲的年轻导演,蒋能杰建议多看书,多关注社会,多思考,人的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他作品的深度。

蒋能杰也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他认为自己的纪录片很草根,比较屌丝,主要是费用预算有限,毕竟高大上的玩需要很多钱,有钱有有钱的玩法,没钱有没钱的玩法,费用会决定很多东西。

“作为创作者不仅要什么都会,还要把事情做在‘前头’。”蒋能杰说,拍片子之前一定要把剧本打磨好,可以从低成本的小片开始,不要动不动弄大场景、大制作,拍片子尤其是纪录片,关键是把故事呈现出来,让事情来说话,给观众更多的思考和解读空间。

蒋能杰说,纪录片虽然有它的社会力量,但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不能想依靠一部纪录片去改变一个行业或者社会。“我们只能作为一个纪录者发声,让更多人去看见。一个社会问题被看见就是改变的开始,所以看见很重要。”

谈生存:

电影只有传播,才有价值

“赚钱养片”“有正职工作之外,兼职拍片”俨然是整个纪录片行业的常态。蒋能杰从2012年起全职拍纪录片,从拍摄、剪辑、后期、到字幕一人全包,还要时不时承接商业影像拍摄维持生存,能够坚持下来的理由大概是“情怀”和“家乡”。

小众,自费拍摄,上映困难……这些状态在纪录片导演、独立电影人中是颇为常见的。毕竟独立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市场驱动力不够,艺术院线、艺术影展的先天不足,独立电影人与工业机制的矛盾,国内独立电影发行体系的不健全、不专业……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这几年短视频对纪录片乃至独立电影冲击颇大。蒋能杰对记者说,他自己的电影,能否收回成本都成问题,而他却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人剪辑他的电影获得百万点击量。

蒋能杰说,市场对纪录片是存在一些偏见的,观众的兴趣也没有培养起来,创作纪录片确实很难获得太多的商业回报,但它有它的价值。有些片子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姿态,作品本身是很精彩的。当然,近几年也有一定进步,有些纪录片也于院线上映,票房反馈也很不错,但毕竟是少数。

当然,蒋能杰并不排斥商业片,但也要看“是否适合,自己能不能拍好”。他也希望能更纯粹地拍电影,尽管拍摄时他会尽量控制成本,但也能更自由地去创作。其实,电影除了院线上映,也有其他的观看途径,如果电影是真的好,观众看过后会自发传播的,这对于导演而言就足够了。

毕竟,电影只有传播,才有价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5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超级个体与复制时代:张艺馨与袁野作品回顾
...体,带着漫画般的天真;以及导演张艺馨拍摄于六年前的纪录片,直面中国制造的工业肌理。这组作品由策展人赵欢提出构想,最初的动机也相当简单:“希望在视觉和内容上制造一种张力。”群体
2025-05-29 10:16:00
回望75年风雨兼程,国庆档纪录片如何深情书写家国故事?
...平台为献礼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纷纷推出了主题纪录片,以多元的叙事视角、细腻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社会价值,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众多精彩的家国故事。当大众在国庆假期被直播、社交媒
2024-10-12 23:12:00
比端午龙舟更热的,是他们
...广州房东”,热爱影像的朋友们也在新周刊的邀请下,在纪录片放映和创意市集中进行了一场“立体行走”。走,去热声这是一场有阳光、有音乐、有电影、有市集、有柠檬茶的派对。在场馆入口处
2023-06-17 03:21:00
纪录片《七家乐》聚焦“上海一家人”
...自:新闻晨报七姐弟共话家庭史,讲述普通上海人的日常纪录片《七家乐》聚焦“上海一家人”制图/潘文健 一个普通的上海家庭,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什么?15日21:00,由沪上知名
2024-05-17 02:49:00
普通人的十年变迁打动人心
...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二次拍长江弥补十年前的遗憾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最近几年拍摄的纪录片如《好久不见,武汉》《南京抗疫现场》《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等都非常有热度,口碑也相当不错。
2024-05-28 14:01:00
...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横屏和竖屏转化的探索仍将继续,纪录片创作未来还会衍生出更多基于短视频、网络剧等网络文艺类型耦合的新变体、新形态,从业者应坚守纪录片艺术主体性,同时探索将散
2024-01-31 05:05:00
首部众创竖屏电影《烟火人间》明日上映
...合成一部从未见过的“贺岁”电影。作为一部真实质感的纪录片电影,《烟火人间》将看似毫无关联的真实影像,联结成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图景。通过鲜活、朴素的自拍影像,从物质追求和精神归
2024-01-12 18:45:00
...者 罗海韵)5月23日至26日,历时十年创作的4集历史人文纪录片《故乡几万里》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四川卫视同步开播。该片记录讲述了100多年前,一群外国人远渡重洋来
2024-05-23 06:33:00
纪录片《向前奔跑的青春》朝气扑面!青年绘就“新质生产力”具象
...。5月4日,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共青团湖南省委指导的纪录片《向前奔跑的青春》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播出第一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镜头,聚焦新时代这些闪闪发光的青年故事
2024-05-04 22:40: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今日,由蔡尚君执导,韩念锦、蔡尚君担任编剧,辛芷蕾、张颂文、冯绍峰领衔主演的电影《日掛中天》发布“情非得已”情感特辑,揭秘了电影创作初衷与拍摄幕后点滴
2025-11-07 10:56:00
经典动漫《蜡笔小新》第32部剧场版《蜡笔小新:灼热的春日部舞者们》官宣定档12月6日全国上映!官方同步发布定档海报与定档预告
2025-11-07 10:56:00
定档!11.16乌兰图雅“花开四季”三亚演唱会
悠扬旋律邂逅椰风海韵,辽阔草原对话山海浪漫,又一场视听盛宴正蓄势待发。11月16日,著名歌手、音乐创作人乌兰图雅将携其创办品牌“花开四季”演唱会登陆三亚市体育中心白鹭体育馆
2025-11-07 08:55:00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11月4日晚在重庆圆满落幕,第十八届文华奖评选揭晓。山西省两部优秀剧目获奖,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晋剧《庄周试妻》荣获文华编剧奖
2025-11-07 08:01:00
进博会邂逅“精品消费月” 南京云锦新品全球首发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11月5日,商务部在上海举办“购在中国·2025精品消费月”活动
2025-11-07 07:50:00
横店微短剧夜好会整活!许子吟“女帝”杀疯,还带火两种新玩法
2025年11月2日的横店圆明新园,直接被“造梦每一秒,横竖都有戏”的微短剧之夜点燃!作为整个行业的“年终顶流派对”,现场放的两个大招——星耀108演员榜和产业报告
2025-11-07 07:54:00
“在世界尽头,我悄悄建造,只属于你的美好。“当苏醒创作的这首温情主题曲落下最后一个音符,《海角88号》也伴着海浪声圆满落幕
2025-11-06 13:42:00
电影《我的世界没有我》今日官宣定档11月27日全国上映,并发布定档预告与定档海报。该片由张涵予首次担任监制、田海容首次执导
2025-11-06 13:42:00
从张艺谋在《红高粱》中用一抹“红”定义生命的野性,到王家卫作品中浓郁、迷离的蓝绿色调……影视作品中的色彩,不仅是视觉的装饰
2025-11-06 13:42:00
光影传情,文明互鉴:中国电影博物馆“2025国际电影文化交流活动”在法国、西班牙成功举办
为隆重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与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推动中国电影文化走向世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电影博物馆于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
2025-11-06 14:08:00
国话原创话剧《牡丹亭上三生路》首演 再续汤显祖笔下不朽情缘
《牡丹亭上三生路》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中国网11月6日讯(记者 马旷)11月5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牡丹亭上三生路》
2025-11-06 14:08:00
布一贤作品《青云塔三姐妹》成功入围第17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首批竞赛名单
澳门国际电影节,是澳门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国际性电影节,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全球电影人追逐梦想的璀璨舞台
2025-11-06 14:42:00
近日,亚洲女性电影节集团迎来在香港成立三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深耕亚洲影视文化领域的核心机构,集团扎根香港多元文化土壤
2025-11-06 14:42:00
从《暗河传》热播聊剧漫联动新生态:优酷少年幻单元的热血布局与野心
《暗河传》开播一周热度破万,这部聚焦“新武侠”的剧集不仅延续了优酷少年幻单元的高口碑,更成为探讨“剧漫联动生态”的绝佳样本
2025-11-06 14:42:00
百年戏楼上演马派经典 11月9日京剧《胭脂宝褶》 正乙祠邀您共赏好戏
11月9日,有“中国戏楼活化石”之称的正乙祠戏楼即将迎来马派经典京剧《胭脂宝褶》的登台。这部由京剧大师马连良熔铸心血改编
2025-11-06 1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