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韩兆良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近年来,青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亟待淬火成钢、破茧化蝶。
青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青岛市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利用国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资源,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依托,初步建成青岛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体系。
第一,文化共享工程“五连线”模式领跑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是2002年由国家文化部与财政部共同发起推进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它最初以各级图书馆为载体,利用网络高新技术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并通过农村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城乡文化信息辐射流通,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2005年,青岛推出共享工程的“五连线”模式,即与公益文化单位、场所对接,与数字电视对接,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与全市政务网连接。2007年,青岛被评为文化共享工程全国示范城市。青岛文化共享工程为后期推广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数字图书馆建设紧跟全国步伐。2013年,青岛市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实现网络连接,开通VPN数据通道。2018年,完成“青岛电视图书馆”项目,凡是青岛有线互动点播用户,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通过遥控器在首页菜单选择“电视图书馆”进入,就能免费浏览青岛市图书馆的海量信息资源。目前,全市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年访问量2000余万次,已成为青岛大众学习休闲的优选工具。
第三,青岛群众文化云平台架起文化产品供给桥梁。“文化云”是将零散的、孤立的公共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平台整合,实现文化资源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帮助文化单位快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技支撑。青岛群众文化云平台于2019年10月正式上线,已全面完成和国家公共文化云的对接工作,优质活动和资源可以向上提报,利用国家平台的影响力和推广力,将地域特色推向全国,成为上联下达的文化枢纽平台。
虽然当前青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初见成效,但在整体机构布局、专业人才配备、服务效能、建设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卡壳”的问题,亟待破茧化蝶。
第一,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短缺,亟待充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均配有专业网络技术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好,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电子阅览室)缺乏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专职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难以保障基层一线公共文化服务数字机制的正常运转。第二,基层数字服务效能低下,亟待提升。通过调研发现,城乡居民在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网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公共电子阅览室设施使用率极低。尤其是城乡50岁以上的群众,大多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不感兴趣,从没去过所在村(社区)电子阅览室的群众达90%以上。第三,建设机制闭塞乏力,亟待完善。当前,青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机制还不够完善,还没有与其他领域公共文化建设、社会力量充分对接,活力不足,开放度不够,仅凭文化部门单个机构或单类组织的资源及能力,难以满足大众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问题的建议
针对当前青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牵头,打破常规,割断固有的惯性思维脐带,拿出敢于破茧化蝶的勇气和决心,对症下药,有效根治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卡壳”和“梗塞”症状。
第一,广开渠道,培养充实基层管理人员。针对当前基层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业务水平低下的现状,建议政府、文化单位和个人多向发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渠道。一是加强与文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起学习交流平台,积极创造条件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数字化技术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数字化服务水平。二是构建有利于数字技术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相对稳定的晋升渠道,构建合理可行的激励机制,通过科学的奖励政策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
第二,对症下药,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效能。目前,青岛基层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效能低下的症结在于产品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灵活,缺乏吸引力。对此,要找准病灶,对症下药。一是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开展以提高公众满意度为目标的效能评估。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用。二是整合现有的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推出青岛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工程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整合聚拢现有资源和服务渠道,与学习强国等平台有机衔接,与社会组织、市场平台广泛开展嵌入式宣传,把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信息传递给大众。
第三,整合小散,统建青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有效整合全市零散的文化领域数字化平台,搭建统一管理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统一数据采集标准,规范数据采集流程,形成覆盖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电影院、剧场、书店等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四,打破壁垒,给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注入更多活力。进一步完善青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机制,努力挣脱原有的行业自恋情结,打破文化部门单个机构或单类组织各自为战的僵化局面。积极与其他领域公共文化建设、社会力量充分对接,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灵活的优势,给公共文化数字资源供给“服务链”注入更多活力,以更好地满足大众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作者单位: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