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为什么科学家说: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25 21:00:00 来源:宇宙观察

截至目前,天文学家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5400多颗系外行星,其中有几十颗跟地球的相似度很高,比如开普勒452b,开普勒22b。

为什么科学家说: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但所有的这些星球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存在生命迹象,也不存在智慧文明的痕迹,地球上的射电望远镜,也从来没在宇宙中收到过外星人的电磁波信号,这些观测事实也都指向了同一个结果:宇宙中有可能只有人类。

为什么科学家说: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然而概率论又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地球诞生不过45亿年,宇宙却已经有138亿年的历史了,就算地球生命和人类文明诞生概率再小,乘以宇宙中数万亿个星系和恒星后,整个宇宙中的外星文明数量也会比今天的地球人口总量还多,所以于情于理宇宙中都不可能只存在人类文明,一定还有其他文明存在。

为什么科学家说: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于是有天文学家认为,地球所处的太阳系,甚至于银河系的相当一部分区域,都有可能是一个低技术文明保护区,人类文明此刻就像是纯净水里的鱼,或者地球上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的原始部落,一直在被更高级的文明观察着。

为什么科学家说: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所以在我们目光所及的范围内,宇宙是寂静无声的,既没有噪杂的智慧文明电磁波信号,也没有高级外星文明的飞船,更没有主动拜访地球的外星种族,科学家甚至认为要等到人类文明掌握光速飞船技术后,外星文明也许才会主动现身,为我们揭开宇宙大幕的一角。

为什么科学家说: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抛开高技术外星文明不谈,有天文学家认为外星生命距离我们可能并不遥远,至少单细胞生物在太阳系很多星球上都有可能存在。

比如火星的冰盖附近,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上,那里的环境甚至比地球上的某些地方都优越,基础的单细胞生物或者细菌,完全有可能在那里存活,只是我们目前的探测技术太落后,暂时还没发现它们而已,未来载人登上火星,或者发射机器人前往木星和土星的卫星,都有可能发现外星基础生命。

为什么科学家说: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在40亿年前的太阳系,最有可能诞生生命的星球,是火星而不是地球,当时的火星上有水和大气层,而地球还是一个没有冷却的熔岩星球,一直到后来火星磁场消失,大气层被太阳风剥离,火星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为什么科学家说: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由于科学家在南极发现过来自火星的陨石,所以有一些人认为,38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有可能是火星陨石导致的,或者是彗星,这两者都有可能携带有机物进入地球海洋深处,并开始新一轮的生命演化。

为什么科学家说: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但这一切都只能等到未来我们到达火星后,才能得到答案,届时在火星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搜寻,也许能发现远古火星生命的蛛丝马迹。

总体来看

为什么科学家说: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如果宇宙中真的只有我们的话,人类文明未来的路将没有任何参考,只能在宇宙中一步步摸索,甚至整个宇宙都有可能是一场虚拟实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几处异常被发现,科学家推测:太阳系曾经可能发生过宇宙战争
...,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我们的太阳系大约诞生于46亿年前,宇宙空间中存在着一片巨大的分子云。这片分子云由氢气、氦气以及少量的其他元
2024-08-15 10:50:00
毅力号在火星上发现外星生命迹象
...,继续阅读下去,让我们共同探索外星文明的奥秘!解读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近日,令全球科学界震惊的消息传来:火星探测器“毅力号”在火星表面发现了外星生命的迹象。这一重大突破引发了人们
2023-10-09 02:17:00
人类不可能无限扩张,科学家认为:月球和火星或许就是极限
人类文明有可能在宇宙其他星球上繁衍生息,甚至最终布满整个银河系吗?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看来都不算问题,因为他们觉得随着技术的进步,地球之外的宜居星球早晚都会被人类开发,甚至某些并不怎
2024-06-04 09:55:00
地球未来有可能变成第二个火星?
...,整体气候和今天的地球类似,存在基础的生命。NASA的科学家认为,火星曾经遭到过一颗超级小行星撞击,这次撞击动摇了火星的深层地质结构,导致核心逐渐冷却,减弱了火星磁场的强度,
2024-08-13 10:44:00
20光年外的超级地球:一月等于1天!科学家认为100%存在生命?
...,尤其是人类出现以后,解开了地球上很多的奥秘,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曾经冥王星也属于一
2024-06-18 11:09:00
人类或许是宇宙唯一的文明,但火星和木卫二,有可能存在生命
...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都无所谓,只要是生命就行。 NASA的科学家认为,外星生命距离我们可能并不遥远,太阳系内许多星球上就很可能存在基础的生命,或者至少曾经存在过,比如火星在4
2024-06-04 09:51:00
为什么天文学家认为:我们永远到不了宇宙边界?
...星上的太阳看起来是蓝色的,地球也只是个小白点而已,科学家相信到本世纪末,火星上就会出现若干个小镇或者城市,数千人将在火星上工作生活。 让我们把距离再放大10倍这是卡西尼号从
2024-06-13 13:33:00
科学家:地外生命存在的概率接近100%,这是真的吗?
...宙充满了好奇与遐想,而地外生命是否存在,更是成为了科学家们不懈探索的谜题。今天,让我们踏上一场穿越星际的旅程,从多个维度探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地外生命存在的概率接近100
2024-07-15 10:28:00
外星人到底在哪里?或许人类是宇宙中最后一个文明!
...平上,我们不免揣测外星生命及文明的潜藏之所,因此,科学家们自人类冲破天际那刻起,便开始了对外星生命及文明的无尽探索。为了搜寻外星生物,科学家曾发射旅行者一号和二号,这两艘宇宙
2024-09-27 11: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非遗“青春派”③|张万富:柳编艺人传匠心
秋日的永定河畔,林木蓊郁,杞柳成荫。9月12日,记者来到固安县张万富柳编工作室时,刚好见到他在整理浸泡后的柳条。9月12日
2025-10-27 08:05:00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其宣传口号有:用支持消除偏见
2025-10-27 08:06:00
10月17日,首届北京博物馆季圆满落幕。自5月18日启幕以来,北京博物馆季以“文脉传承·创新融合”为主题,联动全市百余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
2025-10-27 08:06:00
畅行环城绿道
10月26日,徒步大会鸣笛启程。当日太平河·理想水岸2025石家庄环城绿道徒步大会举行来自省内外的30000名徒步爱好者齐聚于此用脚步丈量石家庄的生态魅力10月26日
2025-10-27 08:09:00
记者走基层|“老帮老”抱团 共享夕阳红
10月17日,韩有名(左)到李增家送快递。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老李,我把你的快递取回来了,应该是孩子给你们寄的东西
2025-10-27 08:14:00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能量的“中小微”丨高端水彩纸,有了“河北造”
近日,位于保定市竞秀区南章村的华融纸厂迎来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国际知名水彩画大师阿尔瓦罗·卡斯塔涅。从机声隆隆的造纸车间
2025-10-27 08:17: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秋意渐浓,硕果累累。日前,我市多个景区推出“赏秋”特惠半价门票,邀请市民游客走进金陵充满诗意的秋日画卷
2025-10-27 08:20:00
南京多所小学“无作业日”已实践8年每周一次“中场休息” 探索减负新路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红艳“不写作业母慈子孝
2025-10-27 08:20:00
解锁千年蟹文化 品蟹咏蟹皆风雅
2025“苏韵乡情”固城湖螃蟹品牌文化推广活动举行解锁千年蟹文化 品蟹咏蟹皆风雅连日来,每天凌晨的南京固城湖螃蟹市场灯火通明
2025-10-27 08:21:00
以“邻居”“朋友”的身份走近拉贝和辛德贝格南大沉浸式特展再现国际友人的和平坚守南报网讯(记者何洁)10月24日,南京大学“跨越时空的共同见证——我的邻居
2025-10-27 08:21:00
2026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意见建议征集启动
扫一扫参与征集南报网讯(记者俞又丹)为科学谋划2026年政府工作,进一步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优化政府服务、推动城市发展
2025-10-27 08:22:00
回溯千年义净、交融世界文明丨义净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济南义净寺举行
鲁网10月26日讯义净大师是中国三大求法高僧之一,四大译经家之一,海上丝绸之路求法第一人,在中国历史上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
2025-10-27 08:36:00
从“山西的世界”走向“世界的山西”《晋之魂:三晋文明的源流》新书发布会在太原举行
10月24日上午,由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和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晋之魂:三晋文明的源流》新书发布会在太原举行。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李俊明
2025-10-27 09:09:00
郭海英近日,一名被网友戏称为“卷尺哥”的深圳市民火了。2023年3月以来,“卷尺哥”穿梭在深圳的大街小巷,用卷尺对公共设施质量进行检查
2025-10-27 11:10:00
生命与时间赛跑:多学科协作(MDT)助力高龄腹膜透患者重获行走自由——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与外一科联手为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
鲁网10月27日讯近日,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护航”战,麻醉手术科与外一科团队紧密协作,成功为一名高龄且长期依赖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2025-10-27 1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