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河北辛集:深耕麦田“刨”课题 解锁粮食增产“新密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2-21 16:1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小麦育种专家、河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郭进考即将带着他的议案参会。今年他的议案仍然聚焦“四新”现代农业融合这一课题,为提升小麦单产解锁关键密码。

2月19日一大早,郭进考便来到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为种粮大户进行技术指导,他蹲下身子,用随身带着的小铲子挖出几棵麦苗,细致剖析麦苗的生长情况。从抗旱品种特性到精量播种要点,从施肥用量技巧再到病虫害防治策略,都倾囊相授。种粮大户们仔细倾听,不时发问。

今年郭进考在去年议案“‘四新’融合发力 提升粮食单产”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提出“关于加快‘四新’智慧农场建设的建议”,希望通过政府、农民、科技、企业四方协同,扩大“四新”智慧农场覆盖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进一步挖掘小麦单产的潜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这些年我们大力推广‘马兰1号’等品种,但在同等地力的情况下,因管理、播种机、整地质量的差异,产量能差一百斤。所以,不仅要有好的品种,还要靠新技术、新装备、新农人,这就要建设‘四新’智慧农场,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郭进考说。

在麦田里找课题,是郭进考最重要的心得,五十年来他频繁深入田间地头,与一线农民密切交流,精准把握农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他坚信,持续完善推广“四新”模式,加速优质小麦品种成果转化,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农田,就一定能够实现小麦单产的持续提升。

目前,“四新”智慧农场已经在6个地市20个县推广实施,“四新”现代农业模式示范田推广面积达十几万亩,单产可提升五十公斤左右。(董燕、李晴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北辛集:麦田跑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望。5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麦田健康跑活动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庄乡欢乐开跑。随着发令枪响,378名跑步爱好者如离弦之箭冲出起跑线,他们穿梭于碧波荡漾的麦海之中,用脚步丈量乡村
2025-05-19 17:56:00
集成技术模式让生产与生态双赢
...齐、穗粒多,希望测产结果不负众望。”近日,在河北省辛集市天宫营乡王下村,一片特殊的田块正接受“检阅”,河北省土壤肥料学会组织对课题“黄淮海北部集约化农区氮素面源污染发生过程与
2024-06-21 05:55:00
辛集市聚焦“强芯”工程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四新”融合发力 应用场景升级辛集市聚焦“强芯”工程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5月19日,参加2024中国种子大会马兰小麦分会的院士、专家走进新品种选育展区,查看温热带异地选种的小麦长
2024-05-21 14:55:00
...,培育新品种。节后,他要将选好晒干的麦种送回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种下。郭进考的坚守,是“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粮食,每一寸土地生产更多小麦”。节目录制前,郭进考刚从海南收完麦子回
2025-02-18 13:26:00
河北省今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73.02亿斤
...北3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持续推动耕地质量提升。辛集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施工现场。陈梦瑶 摄受去年秋汛影响,河北冬小麦大面积晚播。针对几十年不遇的特殊情况,河北省农业农
2022-12-14 09:54:00
...频道近日,河北大地种业2025科技助农启动大会在河北省辛集市举办。农业部门负责人、科研院校专家、各地经销商以及媒体合作单位等400余人齐聚一堂,分享“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025-01-21 22:01:00
王正谱在辛集市调研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尹翠莉)日前,省长王正谱在辛集市调研现代农业生产、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教育等工作,看望
2024-09-10 19:50:00
...、地埋可伸缩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持续的高温天气造成辛集市土壤墒情差,对夏玉米播种、出苗不利。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抢抓农时,积极组织造墒播种,保证玉米出苗率。在正定县
2024-06-14 08:50:00
机械化助力夏收提速 全国多地抢抓农时保丰收
...已经过半,预计比去年同期提前3天完成收割任务。河北辛集:小麦夏收在即 做好田间管理保丰收眼下,河北中南部的小麦收获在即,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小麦进行了实地测产,并指导做好田
2025-06-01 17:0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省疾控专家提醒:9月重点防范虫媒传染病
初秋蚊虫依然活跃,省疾控专家提醒——9月重点防范虫媒传染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暑热尚未消退,蚊虫依然活跃,气温变化明显
2025-09-03 07:38:00
东城中医院呼吸科王辛秋: 咳嗽变异性哮喘科普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王辛秋,医学博士,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秘书长及委员、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理事
2025-09-02 11:25:00
警惕!长期失眠不仅导致记性差,还可能让血管变“脆”
“明明很困,躺下却翻来覆去;好不容易睡着,凌晨3点又醒了”……这是很多长期失眠者的日常经历。有人觉得“失眠只是小事,白天补补觉就行”
2025-09-02 11:48:0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中心院区肾内科病房和血液透析室开诊啦
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通讯员 李梦娇 德州报道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中心院区肾内科住院部正式开诊
2025-09-02 12:12:00
王如昌:发酵让现代中药焕发新生机
发酵中药,是模拟中药在人体内的消化分解过程,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人体外建立一个“工业化肠胃系统”,采用人体肠道内的多种益生菌
2025-09-02 13:33:00
鲁医健康说|开学啦!家长必看:五方面做好孩子健康管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9月2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邀请相关专家围绕儿童青少年心理调适
2025-09-02 15:40:00
济南市三院:脐灸暖脾胃,夏日寒饮之伤可这样调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陈晨炎炎夏日,冷饮成为许多人的解暑首选,但过度饮用却可能给身体带来负担。年轻的小李(化名)就因夏季过量饮用冷饮
2025-09-02 15:40:00
山东省眼科医院:开学护眼第一课,这些近视防控知识要记牢!
经过近两个月的暑假放松,9月1日学生们重返校园,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可是同学们,你的视力还“够用”吗?那些保护眼睛的小习惯
2025-09-02 15:43:00
【天眼问医】总觉得身体被掏空?可能是炎症在悄悄消耗你的能量
明明没干什么但就是打不起精神,做事情拖拖拉拉,总感觉很疲惫……相信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这可能是炎症在捣乱。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韦琪介绍
2025-09-02 16:16:00
妈生鼻or网红鼻?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鼻型?厦门美莱隆鼻享大额福利补贴
在医美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鼻子作为面部五官的“点睛之笔”,其形态塑造已成为众多求美者关注的焦点。当“妈生鼻”的自然美学与“网红鼻”的精致锋芒在审美舞台上碰撞
2025-09-02 17:08:00
美中嘉和:精准医疗创造生命奇迹,战略布局彰显投资价值
2025年8月,一则近八年的抗癌故事引发广泛关注。60多岁的肺癌患者Z先生,八年前被确诊为Ⅲ期鳞状细胞癌,右上肺11公分的肿瘤累及右侧肺门并侵犯纵隔胸膜
2025-09-02 17:08:00
齐鲁强国行 健康老区情——齐鲁医院专家赴陕西省、山西省开展党建领航医疗帮扶活动
鲁网9月2日讯为深化落实山东大学“强国行”专项行动,8月28日—30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张欣平率领医院15位“双带头人”专家团队
2025-09-02 17:09:00
9月琛蓝健康新康芮汇邀您共赴海洋生物科技盛宴
本届海博会是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重要同期活动,以“从蔚蓝到未来——蓝色·海洋·科技”为主题,展览面积50000平方米
2025-09-02 17:09:00
济南国医堂医院以特色诊疗守护颅面神经疾病患者健康
颅面神经疾病是一类影响面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常见的有面瘫及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梅杰综合征、眼睑痉挛、舌咽神经痛
2025-09-02 17:10:00
尖峰眼科:关于ICL手术后遗症真相的几个数据
在郑州尖峰眼科医院屈光中心,28岁的李小姐向医生倾诉困扰:“医生,我近视1000多度,戴了十几年眼镜,每天都很不方便,但往眼睛里放个东西
2025-09-02 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