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座狐突庙 三代守护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5 0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一座狐突庙 三代守护情

——记“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王世文 最近,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评选名单,王世文,太原市清徐县狐突庙文物保护员,是全省唯一入选者。王世文、狐突庙,都不太广为人知,不妨一探究竟。

狐突庙位于清徐县马峪乡西马峪村。马峪乡的葡萄享有盛誉,“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说的就是这里,清徐号称“中国葡乡”根在这里。葡萄栽培以山地为宜,西马峪村藏在山脚下,与晋祠、天龙山同属太原西山一脉。狐突庙,大名为“利应侯庙”,宋金始建,元代重修,明朝扩建,2006年5月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较于葡萄之甜、“国保”之贵,王世文显得淳朴木讷。倒是陪同在旁的老汉,精神矍铄,长眉飘逸,听到来者问询狐突庙,声音亮堂地说:“全国有不少,清徐保存最完好,早年间祈雨的时候,狐爷像到过古交狐偃山、交城,有些人不晓得,听到狐爷还以为是狐仙,完全弄错了。”旁边马峪乡文物管理员介绍,“这是王世文的父亲王中有,今年92岁,王世文接的就是老爷子的班。”

狐突是春秋晋国人,忠义名垂千古。老爷子兴致高昂地给来人讲古。晋献公后娶骊姬,骊姬生子岁数小却想继大位,先陷害长子申生,逼后来的晋文公重耳等兄弟们出逃。狐突的儿子随行于重耳,晋君命令狐突召回儿子,狐突答道“父教子贰,何以事君”,遂被杀害。后世奉狐氏父子为忠直典范,有不少地方立祠纪念。北宋时期,敕封狐突为“利应侯”,狐突就变成了掌管风调雨顺的神灵。

狐突庙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山门是一座乐台,高约1.5米,前台正中有石阶。“小时候老在台子上玩,可惜后来遭火灾烧塌了。”王世文介绍说,“中间的台阶是狐爷走的,求雨的时候抬着神像进出。”

前院有半个足球场大小,通铺青砖,王世文一边走,一边把砖缝里的草拔掉,“春秋扫落叶,冬天扫雪,天天打扫,到北京旅游看那些庙宇,都没有我们狐爷庙干净。”前院现存一座献殿,面阔7间,硬山顶琉璃剪边,额书“泽沛苍生”。殿内进深4间,顶部粗梁纵横,木石两种柱子支撑,极空旷。“以前,大队,就是村委会,在庙里办公,这里当粮仓用。”王中有指了指两侧墙壁,“这边是狐爷出宫行云布雨,这边是回宫云停雨歇,前面是历朝历代重修的石碑。”

过献殿,入中院。不大的小院,一株足有两三人合抱的古槐令人瞠目,挺拔参天、苍翠欲滴,离地半人高处钉着一块蓝色的古树铭牌,“树龄1000年”。“前些年,有一个侧枝干枯了,喊来工人不修,说这树像条蟠龙,枯的是龙抓,仔细一看还真有点那个意思。”王世文说起趣闻。中轴线间正殿三间,分为前后两室,外悬清光绪年间额书“三晋名臣”,内悬“功著晋邦”,后室为狐突夫妇寝宫,两侧有龙王、随员等彩塑。王世文介绍说:“上次文物调查,专家说这些神像跟晋祠侍女像可能是一批工匠塑的。”

巡游一圈出门,前院献殿前左侧,一间十几平方米的耳房,室内家具简陋,是王中有如今的住家。“村里大房子不住,老爷子一直就住这里,我每天过来巡查,捎带给父母送些粮菜,”王世文的营生是开馒头铺,“老爷子那会儿文保员一天一两块钱,现在提高了,一年也就3000多元,说是接班,实际是不想让老爷子再辛苦了,这岁数了还要自己爬房顶修瓦呢。”听到最后这句,老爷子一边接话,一边伸了伸胳膊腿,“我这身体没问题,主要是怕孩子们操心。”

从程序上说,王中有2005年才当上“文保员”,可从年轻的时候,他就义务守着这庙,无怨无悔;王世文2015年才接任,可年轻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帮忙,不取分文;第三代,“我儿子28岁,在城里开个摆件公司,可能是受家里影响,就喜欢传统文化”,1966年出生的王世文也悄悄给自己物色“接班人”。

“文物像老人,一个管不好,就出问题。”在王世文看来,守护狐突庙就像看护自己的长辈一样,清扫、复建、巡查,观察房顶有没有漏雨、壁画和彩塑是否保存完好……一点也不能疏忽。他说:“我喜欢在这工作,这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记者 史鹏程 文/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德云社徐州专场结束,演出阵容强大,三代相声人联袂登台
...称。郭德纲是哥哥,谢金是弟弟,如此安排,可见谢天顺老爷子活的很通透。 李云天、李鹤东、张鹤擎、刘鹤春、关鹤柏、张九林这都是郭德纲的徒弟。当年,张文顺老爷子给郭德纲留下“云鹤
2024-04-09 00:58:00
不能招惹的女人有三种属性
...代人的前程,可王家的命运本不该如此。剧中常说:“王老爷子配享宗庙。”只有近亲或者功于社稷的大臣才能在死后将排位放在太庙,这种人在朝廷屈指可数。由此可以看出,王老爷子是一个非常
2023-05-13 18:25:00
江南年味长(我与一座城)
...人家团年。门一开,浓浓的饭菜香扑面而来。迎上前来的老爷子一头白发,精气神十足。老太太系着围裙从厨房里出来,头发黑亮,脸上堆满笑意。菜端上桌,荤素搭配,凉热兼有,尤其少不了南方
2025-02-10 06:47:00
一句玩笑,美国少年用半个世纪,给自己造了一座奇幻城堡!
...城堡,像极奇幻电影里的场景…谁能想到,城堡源于一位老爷子Jim Bishop的一时兴起,却成为了他独自一个人,坚持半个世纪铸就的奇迹
2023-05-15 12:39:00
...,也罕见现身灵堂,76岁的他仍尽心尽力,担任起了料理老爷子后事的负责人。 从画面中不难看出,李金斗已经是满脸皱纹沟壑,精气神也大不如前,眼袋黑眼圈也是愈发的严重。唯一抢镜令
2024-04-18 11:01:00
毒妇继母虐待养子,多年后住垃圾堆吃泔水,周围群众怒评:活该
...年了,她口中的儿子名叫程青,如今38岁正值壮年,是程老爷子的亲生儿子,而她则是程青的继母。李秀凉抚养了这个继子许多年,待他不薄,如今对方却翻脸不认人,经常对她和老伴进行打骂,
2024-05-30 11:31:00
《大宅门》:二奶奶要啥有啥,为何要去讨好连路都走不稳的常公公
...奶非常有智慧,当白二爷为大格格诊脉受辱回家以后,白老爷子气得扬言要报复詹家,二奶奶便以中立的立场,劝告白老爷子,冤家宜解不宜结,做人应该以和为贵。可是,白老爷子是一个倔驴,并
2024-02-29 00:38:00
霍英东诞辰100周年纪念,霍震霆3儿子为爷爷庆贺,霍启仁罕见露面
...将这一种红色的精神传递下去。上图是霍启山和霍启仁。老爷子霍震霆站在中间,与霍启山搭配同款领带。霍启仁站在兄长身边,霍启刚则站在父亲身边,父子齐聚在北京的纪念座谈会前,骄傲 !
2023-05-11 09:13:00
霍震霆获大紫荆勋章,郭晶晶气场爆发,霍家三兄弟齐聚祝贺!
...更是对他多年来努力的肯定。不过,有网友调侃道:“霍老爷子,您这是要把所有荣誉都收入囊中吗?”霍启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祝贺父亲,并表示将继续向父亲学习,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然而,有
2023-11-27 19: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