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智能机器化学家“小来”,来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31 08: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江俊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31日 06版)

智能机器化学家“小来”,来了!

智能机器化学家“小来”,来了!

智能机器化学家“小来”。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学家们利用火星陨石成功创制出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这个成果最特殊的地方在于,所有实验都是由机器来执行的——科学家们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机器指令集源代码,打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机器化学家,通过人工智能驱动机器人实验,解决了复杂优化难题,在两个月内就取得了实验成功,获得了预期效果——

1.建立化学研究智能新范式

数千年来,人类在化学领域不断解锁物质世界的奥秘。从对微观世界原子和分子的深入研究,再到对电子和原子核的探索,我们制造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物品和材料。这些不懈努力使人类拥有了药物、塑料、电池、化肥等各类化学品。

化学学科发展经历漫长历程,古代从实践中获得基础知识,炼金术时代追求黄金合成,17-18世纪化学革命催生氧气、元素概念,19世纪有机化学崛起,休克尔提出结构理论,20世纪涌现量子化学、生物化学。当代,化学涉足纳米、环境、材料等多个领域,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键科学。

但化学又是个需要一点运气的学科——能产生反应的物质有很多,不同的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更关键的是,反应釜完全是个“黑箱”,里面会发生什么,过程如何,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计算和计量的。因此,化学领域总有很多“无心插柳”的成果,也有很多“白发叹息”的无奈,要想得到想要的结果,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21世纪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有望为化学这一古老学科赋予更多的可能性,为化学研究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革新与挑战。

我们团队历时9年,利用人类几千年积累的化学经验和知识,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自主开发了高效科研机器人指令集,打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机器化学家。通过人工智能驱动机器人实验,以智能新范式在两个月内破解了人类实验需要两千年的复杂优化难题——利用火星陨石成功创制出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合成》上。自然新闻(NatureNews)专门采访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火星资源利用计划并比照各自优势,认为我们为火星探测和地外文明探索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团队把这个智能机器化学家命名为“小来”,标示着未来物质科学探索的新纪元。它与人类智慧的结合将开启物质科学全新的可能性,引领人类在星辰大海中不断追寻知识的边界。

2.“小来”的诞生

“小来”的诞生凝结了研究团队老中青三代研究者的智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罗毅,在谱学方面见解独到。他带领团队对重要元素与化合物进行深入的谱学研究,用智能化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起一套相对精细完整的谱学智能模型,使得“小来”具备了精准的谱学探测与解析功能,拥有了犀利的“感官”,得以在未知场景下探寻深层物质结构。

谱学让物质感知成为可能,而如何真正实现对物质的深层次理解则成为新的挑战。笔者带领团队建立起包含各种物质和材料的科学大数据库,结合现代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知识串联起来。历时9年,我们搭建了中国人自己的材料大数据库,发展谱学智能模型算法,深度探索物质世界的“谱-构-效”关系。

尽管团队汇集了一批物质科学领域最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生,这条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培育“小来”的“化学大脑”,使其实现对物质的真正理解,首先要让“小来”能够自主阅读人类文献资料获取知识,这需要对海量文本数据做人工标注。“小来”拥有的千万条有效标注的数据,是全校上百名同学接力完成的。这些最优秀学子默默承担起枯燥烦琐的重复劳动,才最终使得“小来”能够快速阅读并分析文献资料,从前人宝贵的知识中汲取充足的养分,不断进化“化学大脑”,产生化学智能并理解物质的真正含义。

拥有了犀利的“感官”和“化学大脑”,如何驱动“小来”实现更快速、准确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分析,协助人类科学家更高效地解锁物质世界的奥秘呢?

团队里的年轻人挑起大梁。他们夜以继日,机械设计、程序编写、材料选配、设备定制、工艺整合、软硬件系统集成等,花费大量时间摸索并寻求解决方案。拥有“化学大脑”的“小来”要想进一步升级迭代和完成各种实验操作,需要和所有其他最先进的化学实验设备兼容适配。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化学工作站的联动需要全方位整合设计工艺流程,极其复杂烦琐。最开始调试整合时,仪器设备不配合响应,同学们连续3个星期在实验室里,不断重复发送信号、等待反馈、记录响应的动作。3000多次的重复,一点一点地逆向试出了底层控制逻辑。他们编写的驱动程序成功对多类科学仪器实现了远程控制,后来知名设备厂商主动联系团队希望购买该类程序。

在无数次通宵达旦的工作后,融合化学“大脑”,集成2台移动机器人、19个智能化学工作站和高通量计算系统,覆盖科学研究方法论全流程的机器化学家平台诞生,“小来”终成完全体。

3.化学家的好“助手”

机器化学家并非可完全取代人类科学家,而是与我们协同工作的重要伙伴。

团队的实验科学家朱青首先感受到“小来”的强大之处,在“小来”的协助下,短短5周内就开发出原本通过实验试错需要1400年才能成功的高熵催化剂。他说:“以前做实验要没日没夜在实验室盯着反应,反复尝试,而现在只需要坐在电脑屏幕前,输入研究目标参数,‘小来’便可自主阅读文献并提出实验方案,自动执行计算-合成-表征-测试的全流程,总结规律并给出精准预测,最终解决问题。这已经改变了实验科学的传统试错研究范式!”

在火星陨石的实验中,“小来”利用火星陨石创制产氧催化剂的成功也让深空探测实验室的研究员们眼前一亮。深空探测实验室的使命是支撑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任务,而“小来”为克服未来星际任务中便携制氧和资源原位利用难题探索出新路线。

如果用人工方式来做实验,以五种不同的火星矿石作为原料,按照常规以1%间隔的整数百分比组合估计,有超过376万个配方的排列组合,按每个实验验证至少5小时计算,找到最佳配方需要2000年。而“小来”只用了5个星期就做完了实验。给出的优化后的催化剂配方,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小来”可以替代人类进入各种恶劣环境,有望成为人类在外星球建立定居点的先头部队。

英国皇家科学院Andy Cooper院士在评价“小来”的工作时表示:“人工智能赋能材料合成是一个具有前景的创新领域,极有可能广泛应用到所有类型的化学研究中。”

自诞生起就吸引全球研究者目光的“小来”还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进化。罗毅畅想:“利用机器化学家平台,我们致力于建立超大规模谱学大模型,发展基于谱学的通用化学智能,打造真正的最强化学大脑。”

在不远的将来,机器化学家平台有望成百上千倍地扩大规模,多地联动,实现多种不同形态的智能机器人协同操作多种功能的智能化学工作站,日均完成万次以上化学实验操作,应对日益复杂和深入的科学问题,满足航空航天、医疗卫生、材料科学、化工原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需求。

(作者:江俊,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31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对话中科大人工智能化学专家:制备出产氧催化剂,让人类离火星移民更近一步
...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系统,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了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小来”系统是如何制备出产氧电
2023-11-27 10:43:00
...学技术大学,一台名叫“小来”的机器人,正在代替人类化学家做实验,它能将传统历时约1400年的工作量缩短到5周。这是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震宇、姚宏斌、江俊等为代表的科研人员,深
2023-05-01 03:24:00
...立化学研究的精准化、智能化双驱动模式,并率先在机器化学家、离子膜、固态电解质等领域取得创新和突破。形成全新研究范式“我们希望有一个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做实验。”中科院精准智能化学
2023-05-14 16:22:00
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采用火星陨石智能创制产氧电催化剂
...网合肥11月14日电 (记者 吴兰)中国科研团队近日采用机器化学家“小来”系统,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了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
2023-11-14 10:38:00
...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系统,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了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11月14日,这一具有里程碑意
2023-11-14 03:26:00
...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江俊为实验室配上“机器化学家”本报记者 田先进“这段时间,‘小来’做实验收集了不少数据,需要系统梳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办公室
2025-04-29 12:45:00
专家团队携手 开辟研究新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机器化学家”平台。(资料图片)日前,合肥高新集团投资企业合肥机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罗毅与江俊团队与中科大尚伟伟教授团队及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依托“机
2023-12-04 02:46:00
志特新材:进军化学机器人!借助主业渠道,孵化超级隔热材料
...、化工等领域研发,市场潜力极大。第一代化学机器人\"小来\"是单机器臂形态,曾接受国家航天局委托高效完成火星制氧催化剂,在《自然·合成》杂志发表成果,被央视多次报道。第二代\
2025-05-17 12:46:00
《鬓边不是海棠红》持续开虐,陈纫香戏台自刎,小来为救人丧命
鬓边不是海棠红:继续开虐,商细蕊痛失所爱,小来为救人丧命对于喜欢看《鬓边不是海棠红》的小伙伴们来说,最近的剧情也是太难了,本以为陈纫香的死只是个意外却没想到竟然是悲剧的开始,好不
2023-01-07 00:0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基于“祖冲之2号”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量子体系高阶非平衡拓扑相
大皖新闻讯 11月28日,大皖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龚明等学者牵头合作,基于可编程超导量子处理器“祖冲之2号”
2025-11-28 12:52:00
摘要:品牌战略对于企业品牌形成和竞争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战略成为企业争夺市场的一个有力武器
2025-11-28 06:49:00
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产业新亮点丨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故事(二):技术创新共享给安平丝网带来了什么
技术创新共享给安平丝网带来了什么——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故事(二)11月21日,安平县高新区绿色产业园区,河北丝筘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车间里
2025-11-27 08:12:00
海底捞、阿嬷手作等品牌接入,顺丰同城“独享专送”餐饮品类单量同比激增3倍
随着即时零售市场的持续扩张和竞争深化,消费者对即时配送的需求正从“送达”向“送好”升级,推动即时配送加速服务分层,以准时
2025-11-27 08:16:00
风格各异的手作店、静谧雅致的咖啡馆、独具韵味的民宿……如今,在河北很多城市的街头巷尾,小店经济快速发展,在促进消费、扩大就业
2025-11-27 09:02:00
济南海尔第九届感恩月重磅启幕 以真心回馈亿万用户信赖
鲁网11月27日讯11月26日,济南海尔感恩月启动会拉开帷幕。以更加诚挚的福利、更具力度的优惠,回馈用户多年来的信赖与支持
2025-11-27 11:05:00
伽利略智能仿生四足防爆机器人EX-1重磅亮相2025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 开创高危环境智能作业新纪元
2025年11月18日至20日,以"新质赋能 智慧应急"为主题的2025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
2025-11-27 11:47:00
2026中国特许加盟展全年档期正式发布:两展三会贯通全年,全球特许盛宴即将启幕
由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中国特许加盟展公布2026全年展会规划,将继续采取全国巡展模式,以"两展三会"的形式贯通全年
2025-11-27 11:47:00
中新经纬11月27日电 题:机器人去景点“上班”,游客的快乐从哪里来?作者 周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研究员、徽州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近日
2025-11-27 12:15:00
执“碳”为尺 绘就绿色物流新图景
鲁网11月26日讯冬日清晨的泰山脚下,山东省泰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送货员刘婷正用扫码枪轻触循环周转箱上的智能芯片,“您瞧
2025-11-27 12:15:00
中新经纬11月27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
2025-11-27 12:20:00
海外科技媒体Tech Times:AI助手“灵光”让难题处理“如清风拂面般轻松”
蚂蚁集团11月18日推出的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在国内迅速出圈后,引发海外科技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关注。美国知名科技媒体《科技时代》(Tech Times)报道称
2025-11-27 14:32:00
华为新品发布会藏惊喜!来华为浏览器解锁资讯获取新方式
2025年11月25日,华为Mate 80系列|Mate X7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如期而至,这场科技盛宴备受瞩目。在首发搭载的HarmonyOS 6操作系统与Mate 80新机的双重赋能下
2025-11-27 14:41:00
胜者智选:全人成长新范式 锚定教育变革核心
从体质强健到能力培养,从AI融合到成本理性化,教育行业正迈向健康底色、核心能力、创新素养的全人培养新阶段。在此背景下,胜者教育旗下核心品牌“胜者智选”以生态化布局回应时代需求
2025-11-27 14:43:00
网易云音乐“AI写歌”功能上线测试 普通人也能“玩”音乐
近日,网易云音乐旗下网易天音“AI写歌”趣味功能上线测试,旨在用AI降低音乐创作门槛,帮助音乐人更好捕捉灵感创意的同时
2025-11-27 1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