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涉县固新镇志愿服务队为留守老人理发
“老人家,这样理更精神”
河北日报记者 刘剑英
一个电动理发器、一把小剪刀、一把木梳,工具虽然简单,却让留守老人露出满意的笑容。
“嚓嚓嚓……”4月19日9时许,在涉县固新镇小车村文化广场一座凉亭内,5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有序分工,忙着为20多位留守老人理发。
“理发看起来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对留守老人来说却是一件难事。”固新镇党委宣传委员赵爱红介绍,小车村户籍人口逾2000人,由于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村里居住的主要是留守老人和孩子,“其中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近500人,由于村内没有理发店,老人们大多两三个月甚至半年才理一次发,很多老人都是胡子拉碴,看着没有精气神儿。”
固新镇位于深山区,小车村距镇里有十几里路。山路蜿蜒,对老人们来说,理发不容易。“以前剪头发得往镇里跑,虽说有公交车,但车费、理发费加起来得十几块,很多老人舍不得花这个钱。”赵爱红说。
通过志愿者的一双巧手,短短十几分钟,61岁的李保定老人就理完了发。“昨天村干部通过大喇叭说今天上午志愿者来义务理发,俺忙完地里的活儿就赶过来了。”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新发型,老人对志愿者连声道谢。
接连为三四位老人理发,38岁的固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爱心义剪”志愿服务队发起人杨水亮额头上沁出汗珠。“额头前的头发再给您多去点儿,老人家,这样理更精神。”杨水亮一边灵活地修剪头发,一边同老人唠家常。
到小车村参加“爱心义剪”服务的5名志愿者中,有3人负责理发,两人负责维持现场秩序。趁着理发师倒班间隙,杨水亮告诉记者,今年初,他跟随镇干部了解村庄护林防火工作时,碰到一位60多岁的护林员。由于几个月没理发,这名护林员头发看起来乱蓬蓬。
“下次我带上工具,给你拾掇拾掇头发。”几天后,利用入村走访时机,杨水亮给那名护林员理了发。“没想到我的举手之劳,让老人特别感动。”杨水亮随即萌生了组建理发志愿服务队的想法。
“我是舰艇兵出身,以前在海上执行任务时,战友们都是互相理发,我的理发技术就是那时练出来的。”杨水亮的想法得到固新镇领导大力支持,今年1月,“爱心义剪”志愿服务队成立,目前,志愿者70多人。
毕业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杨如科是名“95后”,也是服务队志愿者。“在读硕士期间,因为疫情管控,同学们外出理发不便,我就网购了电动理发器和理发剪,通过视频学习和给身边同学理发,慢慢掌握了理发技艺。”杨如科对自己的技术十分自信,“当时我在学校小有名气,不少外专业的同学还专门找我理发呢。”
“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提供上门服务。”赵爱红说,固新镇共辖19个行政村,志愿者在开展护林防火巡查、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的同时,义务为留守老人理发。截至目前,已走进8个村,为280位老人理发,同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7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