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制图/张平原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随着“双十一”临近,不少福建省内网友开始发帖“组队拼单”,从护肤品、口红到鞋子、生活用品,几乎什么都拼。有网友说:“大家都想省点钱。”然而,这场看似新潮又实惠的“拼单热”,也在悄悄滋生新的麻烦。
一位网友在评论区吐槽,她和网友当初约好拼单购买面霜,由自己来付钱。结果对方中途反悔,只愿意退百分之二十。对方只甩了一句话:“爱要不要”。她无奈地说,类似的经历并不少见。
有人拼完口红,对方选定色号后又临时反悔,结果没看中的色号只能自己留下。有人拼鞋子却“被放鸽子”。“我拼的是一双鞋子,对方说鞋子到了再联系我,结果收到货后却说要自己留着,我白等了四天。”厦门网友小李苦笑着说。她坦言,拼单原本只是想图个划算,结果不仅没省到钱,反而添了心烦。
在二手平台上,拼单信息同样热闹。有人发帖“拼一瓶精华”“拼会员”“拼快递”,也有人提出“线下面交”“AA红包”,玩法多样。但纠纷也随之出现——有的因为红包谁抢、88VIP谁开争执不下,有的因优惠券分配不均不欢而散。
“我开了88VIP,专门掐时间抢大额红包券,对方却不管这些,只平摊金额。”网友小陈说,“最后折扣没省多少,倒是气得够呛。”
记者留意到,这类拼单大多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发帖者通常只留下微信号、支付宝名或社交账号,双方通过私聊约定下单、分摊金额、快递分发。看似简单的“互信交易”,实则缺乏任何约束——谁先付款、谁收货、如何退货、出问题找谁,几乎全凭个人良心。
而当一起拼单的“省钱搭子”之间出现分歧,往往也难以追责。“她直接取消订单,我连一句解释都没等到。”一位参与拼单的厦门网友无奈表示,“线上拼单,维权比想象中难得多。”
在“省钱+社交”双重驱动下,拼单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的消费潮流——它满足“薅羊毛”快感的同时,也考验着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提醒
“陌生人拼单”
警惕风险
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许东指出,“陌生人拼单”因价格优势流行,但其多发生于非正式场景,缺乏法律及平台保障,需警惕以下风险:
1. 合同约定不明引发争议
拼单常仅以“AA付款”等简单表述达成合意,未明确付款顺序、收货人、验货标准、退换责任及违约后果等。建议拼单前以文字明确细节,形成“微合同”。
2. “定金”与“订金”不同
拼单中常有一方付定金后对方反悔。与仅为预付款的“订金”不同,“定金”适用罚则,违约方可能无权索回或需双倍返还。建议转账时备注“定金”,并明确适用罚则。
3. 证据不足导致维权困难
主张权利需提供证据。若无法提供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建议备注用途)、订单截图及对方账号信息等完整证据链,可能面临举证不能。建议妥善保存相关信息,必要时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明。
4. 信任缺失与维权渠道局限
拼单缺乏平台信用评价与资金担保机制,发生纠纷后难以申诉。若对方身份不明,可能无法启动法律程序。建议优先与熟人拼单,或使用有担保的第三方平台,避免直接向陌生人转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