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本报记者韦常智
近日,浙江台州“90后”叶女士开车上班途中礼让救护车时,车卡在马路牙子上,导致车轮空转,车身无法动弹。叶女士礼让救护车让自己陷入困境的视频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引发热议。“善良的人,礼让生命。”“车技不详,心地善良。”“传递正能量,社会的榜样。”网民纷纷为叶女士及时给后方救护车让出“生命通道”的行为点赞,好评如潮。
众所周知,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工程抢险车等特种车辆,当开启警报器或标志灯具出勤时,往往是在执行抢救生命、灭火、打击违法犯罪、事故抢险等紧急任务,关乎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驾车在路上遇到身后跟来鸣响警报器的特种车时要及时主动避让,为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司机都能做到主动礼让特种车辆。但也有不避让的情况。特别是不避让消防车而被消防车“怒推”的现象偶见于网络。另一种常见的现象是,节假日高速公路上,一些司机为避开堵车而占用应急车道行驶。这种只图自己方便的行为易导致应急车道被堵塞,发生紧急情况时特种车辆无法抵达救援现场。今年2月14日,一对夫妇从湖南驾车回深圳途中遇堵车时,就拍下了50多辆车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情况。这对夫妇的行为同样获得一片赞许,当地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给予1500元奖励。
叶女士礼让救护车的举动也给广大司机树立了一个榜样。叶女士礼让救护车意外陷入困境后,得到大家援助脱困,这种“双向奔赴”的温馨演绎令人深感欣慰。为此,有网民感叹:“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网民的点赞,让叶女士感到意外。而更令她意外的是,她所驾驶的车辆的厂家第二天就联系了她,要奖励她一辆价值约18万元的新车,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外观、颜色和配置。同时,还为她原来所驾车辆做全面检查。
礼让救护车“意外”获奖励一辆价值约18万元的新车,夸不夸张?抛开该车辆厂家是不是蹭热度营销不说,针对赠车本身,网民也是赞誉声一片,表示“企业对行善给予了实实在在的鼓励和肯定”,“引导了向上向善的风气”。可见大家对该车辆企业的做法也是持肯定态度的。
说到行善获奖励,最近发生在海口的一件“小事”也值得说一说。海口京环公司环卫工梁爱珠作业时,发现路边一个果皮箱内有3捆包装完好、外层印有“壹拾万元整”的“钞票”,随即上报公司领导并报警。经过警方联合银行部门鉴别,发现这些“现金”实为“练功券”,并非真钞票。
这件乌龙事情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事情过了就过了,既然梁女士捡到的不是真钞,就意味着没有确切发生“拾金不昧”的事情。然而梁女士所在的公司并不因她捡到的不是真钞而置之不理,依然奖励她8000元,肯定她拾金不昧的崇高精神,“鼓励广大职工向这种善举学习”。
叶女士的善举并非惊天动地之举。奖励她车辆的厂家销售店店长表示:“虽然叶女士这个善举非常小,但是我们公司为了弘扬这种正能量,奖励这辆车给叶女士,也希望广大市民可以学习叶女士这份善举,弘扬社会正能量。”
因此,在记者看来,不管是叶女士获奖励一辆18万元的新车,还是梁女士捡到“练功券”仍获得8000元奖励,这些奖励并不夸张,且获奖励的一方和给予奖励的一方都值得大家点赞。而广大网民同样值得点赞,大家在这样的“小事”上观点高度一致,体现了大家对行善举的肯定和渴望。得到社会的这些肯定,将影响更多人在实际生活中行善事,给行善人以帮助,共建和谐。
古人有云,“善欲人知,并非真善”,“为善最乐,在于不求人知”。现实中也确实有人默默行善而不求名利。愿更多行善之人广为人知,愿更多人能给予行善之人以鼓励和肯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08: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