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
厦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
创新产品涌现 成果行业领先
大博医疗持续推进产品创新研发。
晨报记者 钟宝坤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事关厦门发展成败的大事。记者从厦门市科技局了解到,过去的一年,厦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启动建设,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获批立项,厦门科学城建设提速换挡。厦门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上升11位,跃升至第80位。全市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预计3.3%。
我市生物医药领域
创新产品“组团”亮相
“S.L.A专利超亲水表面处理”牙种植体、新型钛合金材料(Ti15Mo)骨科内植物……这是厦门生物医药上市企业大博医疗的创新产品,正惠及全国千千万万的患者。
“在骨科创伤领域,公司研发出新型钛合金材料(Ti15Mo)内植物避免了断钉断板、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专利型产品PFBN股骨近端仿生髓内系统、跟骨钉中钉系统有效缓解了临床手术难题。”大博医疗创始人、董事长林志雄告诉记者,每年有超过100万例患者植入大博医疗的创伤类产品,总应用病例约占全国25%。
大博医疗是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一年里,厦门多家企业不断研发出创新产品,造福全国老百姓。比如,特宝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生物制品新一代长效升白药珮金获批上市,艾德生物全国首个泛癌种免疫治疗伴随诊断试剂盒获批上市,中硼(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
这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厦门刚刚出台新政策,加大对创新药、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扶持的力度和精准度,大幅提高对研发创新的奖励上限,其中对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临床Ⅰ、Ⅱ、Ⅲ期的合计奖励上限分别由原来的3000万元、1400万元提高到6000万元、2600万元。
两批共1490家厦企
获认定国家级高新企业
科技企业汇聚、创新活力旺盛的厦门,有一大批术业有专攻、极富创造力并能在细分领域呼风唤雨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推动厦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厦门绩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于2020年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复审通过。这是一家金融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系列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金融营销系统及平台,帮助金融机构降本增效。“以往企业进行营销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但通过绩牛活动营销平台,能够零代码建立营销场景。”绩牛软件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还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为企业数智化、场景化、精准化营销提供技术基础。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悉,厦门去年辅导1742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首批871家企业、第二批619家企业共1490家企业通过认定。此外,厦门去年新培育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6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海辰储能等7家企业入选国内独角兽、准独角兽榜单,占全省78%。
此外,厦门还支持建设研发机构,去年新培育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8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新年新期待
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曾达:2024年,我们将持续深化骨科、微创外科、神经外科、齿科、创面管理等产品管线的研发创新与产业化,秉承“服务临床”的宗旨,不断打磨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加速研发创新,推进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为国产医疗器械造福人类贡献“大博”力量。
厦门绩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洪荣集:全力以赴,向新出发!2024年,绩牛信息将秉持“数字智能驱动行业增长”的企业使命,持续深耕金融零售数字化领域,打造更多行业标杆案例,赋能更多行业数字化创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