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拥有更好的成长条件,更要拂去身上的‘书生气’,脚上多沾点‘泥土味’,衣上多沾点‘烟火气’,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访民意……”1月26日,在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立发办事处“草根上讲台 乡音传理论”预赛活动现场,参赛选手们热情洋溢的宣讲,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自党员冬训“集结号”吹响以来,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响应,以高度的责任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不断创新冬训学习形式,扎实开展党员冬训工作。
宣讲人才“挖”出来,“小人物”组建“大队伍”
“作为一名基层理论宣讲员,我们要坚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小角度’讲清‘大道理’、用‘身边事’讲实‘硬道理’、用‘家常话’讲活‘书面语’,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送到开发区各个角落……”在理论宣讲实境课堂——星湖益站,海安市百姓名嘴、七星湖社区党总支书记韩加佳,正在给社区的宣讲员分享宣讲经验。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挖掘各类资源,联动“理论名师工作室”等,开展名嘴传递培训,实现人才资源的全面融合重组,让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干部群众喜学、乐学。构建“书记+专家+名嘴”队伍,壮大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新声代宣讲团”,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以“细、小、微、实”为切口,采取“巡回”模式,持续深化“干群连‘理’汇”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我讲你听、你问我答、你提我干、我述你评的方式,讲理论政策、答村民疑惑、听群众意见,密切干群关系。
传统阵地“活”起来,“小阵地”奏响“大乐章”
连日来,品建村结合党员冬训将理论学习落到实处,展现实效。村党总支组织党员代表赴先进村学习研讨和美乡村建设经验,谋划高质量发展新举措。以村小组社员会为载体,召开“品幸福生活 建和美乡村”——“初心号”进农院“微宣讲”活动,“百姓名嘴”将党的方针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到组到户,村民、党员围坐一起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探讨品建村如何建,收集民情、民意。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闭环,提升办事温度,深化党的理论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打造“品建样板”提供强劲思想支撑,激发干群活力。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探索理论武装新路径,让“老课堂”焕发“新活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等现有活动场所,通过改造、改建等形式,着力打造一间课堂、一个书屋、一条长廊等,打破场地局限,将课堂搬到一线,提升理论武装灵活性和实用性。同时,依托魏建功纪念馆、星湖益站等实境课堂和村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阵地,将理论宣讲融入“书记讲党课”、文化资源配送等各类活动,推动从“身临其境”到“深入人心”。
线上线下“通”起来,“小创意”激发“大担当”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声代”宣讲团成员解文慧每周三都会利用午休间隙,通过线上直播平台为流动党员讲理论、话发展。
“掏出手机,打开直播链接就能参与,还有回放,通过学习与交流,及时了解了党的创新理论,这是我的‘指尖加油站’。”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王玲玲,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畅通“云端共学”通道,通过红色直播间、星直播等载体,开展线上理论宣讲。同时,开展流动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入寻常百姓家。
“开发区将以‘六色课堂’为载体,积极探索‘冬训+’模式,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员冬训活动,传播冬训理论、丰富冬训形式、充实冬训内涵,让党员冬训有理有力、走心走‘新’。”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吴建华说。
卞建云 姜小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6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