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亮骂死王朗,历史上真有此事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7 15:03:00 来源:戏说三国

小说《三国演义》中有“武乡侯骂死王朗”的情节,说的是诸葛亮首出祁山即大败夏侯楙并取得三城,蜀军威声大震。曹魏方面连忙派出曹真统领大军抵御蜀军,时年七十六岁的司徒王朗亦自告奋勇随军出征,并在临阵前夸口称只需用一席话就能说降蜀军。次日两军对阵,王朗出阵向诸葛亮陈述曹魏是顺应天数取代汉室,并劝说诸葛亮率众纳降。不料诸葛亮反而痛斥曹魏是谋逆篡位,坚称汉室不绝,蜀汉是兴师讨逆,还列举了王朗其人助曹为虐的种种过往。王朗闻言后当即气满胸膛,撞死于马下。该情节经央视版《三国演义》的精彩演绎,现今更是深入人心。临阵骂死对手堪称奇事,那么,小说的这段“骂战”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情节,在历史上并未见载。该情节大抵是为突出小说“拥刘”的主旨以及诸葛亮临机应变的形象所塑造的。但是,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情节也并非是凭空杜撰的,小说中王朗和诸葛亮交锋的焦点是“天命在谁”,而曹魏和蜀汉对“天命在谁”这一命题的论战,历史上是有相应记载的。

诸葛亮骂死王朗,历史上真有此事吗?

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的记载,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逝世后,蜀汉内外交困。此时,曹魏的华歆、王朗、陈群等重臣借机给诸葛亮写信,陈述天命人事,这一举动是曹魏发动的和平统一攻势,意图也很明显,即以天命来解释蜀汉气数已尽,劝说诸葛“举国称藩”。诸葛亮为稳定蜀汉局势,作了《正议》一文予以回应,反驳曹魏诸臣的言论,痛斥曹魏篡逆,陈说天命仍旧在汉。这也是小说中诸葛亮骂死王朗情节的原型。

从时间上看,小说中诸葛亮骂死王朗是在首出祁山对阵曹真大军时(公元228年),而历史上曹魏诸臣集中发动和平统一攻势则是在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逝世后。历史上,曹魏诸臣的抢点很精准,刘备逝世后,蜀汉正值权力交接之际,同时尚未与东吴邦交正常化,加之内部的少数民族又生叛乱,可谓内忧外患。此时,借助刘备逝世,通过和平统一攻势恰好可以论证蜀汉政权已失去天命,以此极大地动摇蜀汉的士气,稍有不慎,蜀地的士族就有可能对蜀汉政权失去信心,蜀汉政权就会从内部土崩瓦解。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才要亲自作《正议》,以应对曹魏诸臣的和平统一攻势,维护蜀汉的政治正确。小说中情节的设计未考虑到时间节点的特殊性,所以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情节看起来不察觉易是关乎意识形态的“论战”而更偏向于是一场临阵应变的“骂战”。

诸葛亮骂死王朗,历史上真有此事吗?

从人物上看,小说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情节主要涉及到的人物仅诸葛亮和王朗,并未涉及蜀汉和曹魏的其他人物。但历史上,曹魏方面除王朗外,著名的人物还包括华歆、陈群,另还有许芝、诸葛璋等曹魏臣僚也都参与到了其中。

而曹魏向蜀汉发动的和平统一攻势亦非仅限于建兴元年这一个时间点,建兴元年只是曹魏向蜀汉发动和平统一攻势的集中点和顶点。根据《三国志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名臣奏》的记载,早在此前,王朗就曾经提出以“远人不服,则修文徳以来之”的方针,对蜀汉进行怀柔,这样即使不能令蜀汉“求改往而效用”,也可瓦解其士气民心。除此之外,曹魏方面亦不止对诸葛亮一人进行劝诱,陈群曾向诸葛亮过问蜀汉重臣刘巴的情况,王朗更是频繁地与蜀汉的司徒许靖有书信往来,根据《三国志许靖传》记载,王朗曾直接了当地劝说许靖“弼人之遗孤,定人之犹豫,去非常之伪号,事受命之大魏”,希望许靖发挥其影响力,建议蜀汉取消帝号,归顺称藩于曹魏。

此外,曹魏的和平统一攻势持续的时间也较长,根据《三国志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记载,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魏方面在击退了蜀汉的进攻后,曾发布了一个“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诏书,重点攻击了诸葛亮一人,认为其胁迫后主刘禅和蜀汉的将士吏民。

《三国志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摘录如下:“刘备背恩,自窜巴蜀。诸葛亮弃父母之国,阿残贼之党,神人被毒,恶积身灭。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己。亮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莫不瓦解,为亮仇敌。而亮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适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行兵于井底,游步于牛蹄。自朕即位,三边无事,犹哀怜天下数遭兵革,且欲养四海之耆老,长后生之孤幼,先移风于礼乐,次讲武于农隙,置亮画外,未以为虞。而亮怀李熊愚勇之(智)[志],不思荆邯度德之戒,驱略吏民,盗利祁山。王师方振,胆破气夺,马谡、高祥,望旗奔败。虎臣逐北,蹈尸涉血,亮也小子,震惊朕师。猛锐踊跃,咸思长驱。朕惟率土莫非王臣,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不欲使千室之邑忠信贞良,与夫淫昏之党,共受涂炭。故先开示,以昭国诚,勉思变化,无滞乱邦。巴蜀将吏士民诸为亮所劫迫,公卿已下皆听束手。”

诸葛亮骂死王朗,历史上真有此事吗?

这在政策上与此前的和平统一攻势仍体现出了一种连续性。

可见,历史上,曹魏的和平统一攻势涉及面很广,小说中,则将其集中到诸葛亮和王朗两人身上。通过上述的梳理,可以发现恰好此间历史遗留下来的关于王朗的资料较多,所以小说中王朗就成了出头鸟。历史上,王朗最终得以善终而并非被诸葛亮“骂”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曹魏和蜀汉之间的意识形态论战,蜀汉和东吴之间也常有类似的机锋对答。如《三国志秦宓传》记载的秦宓和出使蜀汉的东吴张温关于“天”的对答(即小说中著名的“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的情节),其中关于“天”姓氏的辩论(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温曰:“何姓?”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表达出的正是蜀汉乃天命所归、正统所在。

小说中,针对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情节更多突出的是人物的智慧和临场应变的能力,但这一情节背后,也隐藏着历史上曹魏和蜀汉两国之间对于“天命在谁”和政权合法性的角逐,而这也更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其激烈程度亦丝毫不逊色于真实的战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7 18:22: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上真,诸葛亮,诸葛,历史的资讯:
《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是如何骂死王朗的?历史上真有其事吗?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不少经典片段,“诸葛亮骂死王朗”便是其中之一。按《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不顾年事已高,与大都督曹真等人迎战诸葛亮,阵前与诸葛亮一番舌战,结果被诸
2023-05-28 05:35:0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这5处情节不符合史实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被严重神化,这都是因为罗贯中为其改编或者虚构了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三国演义》中5个关于诸葛亮的不符合史实的情节吧。1、诸
2023-05-11 10:25:00
赤壁之战他的功劳堪比周瑜大,才气不输诸葛亮,却被忽视
...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来,可能很人多都会认为功劳最大的是诸葛亮,甚至就连三国演义中都把赤壁之战的功劳归咎于诸葛亮,但是三国演义也毕竟仅仅只是演义,然而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还真就没诸葛亮
2022-12-16 20:08
“阿斗”真的什么都不懂吗
...知。但史实并非如此,罗贯中和后世儒家士大夫为了塑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刻意矮化刘禅的形象和才智。今天笔者为你解读几大形象误区,还原历史上真实生动的后主刘禅
2022-12-28 12:25:00
人到中年读三国会更喜欢刘备,聊聊他身上的闪光点
...正的仁慈,又有何妨呢?第三个故事,则是刘备死后,以诸葛亮为首的一群蜀国老臣的坚持。 刘备去世之后,蜀国大权尽归诸葛亮所有。新接班的刘禅,甚至都要管诸葛亮叫一声‘相父’。以当
2023-05-15 05:35:00
他是五虎上将中的“全德型”人物,一生征战无数屡建奇功
...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公元二二七年随诸葛亮进攻关中,失利于箕谷,退回汉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岁。《三国演义》在塑造赵云形象的时候,着力表现了他高强的武艺和出众
2023-05-08 18:47:00
盘点中国古代四大喷子,诸葛亮排不上号
...选择了当孙子和缩头乌龟。有人说骂死王朗、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就是喷子的鼻祖,这可真是冤枉抹黑诸葛亮了,因为诸葛亮是个干实事的人,王朗也不是他骂死的,至于舌战群儒也是空穴来风——诸
2023-05-11 10:24:00
同样缺乏领军经验,为何韩信是“战神”,而赵括马谡是“战渣
...战场。最后,马谡其实并不缺乏经验。马谡之前一直跟随诸葛亮的军营当参谋。因此,笔者认为不要刻意强调他们是否缺乏领导经验,而是要从实战案例中去分析。下面分别分析一下韩信、赵括、马
2023-03-08 19:55:00
诸葛亮那么机智聪明,那么他的师父又是谁呢?能够把诸葛亮教得如此厉害的人,那么肯定也是一个很牛逼之人,一起来看看水镜先生是诸葛亮的谁水镜先生有几个徒弟吧。诸葛亮与水镜先生师徒两人谁
2023-08-31 20: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