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铡美案》作为京剧里的传统剧目一直流传甚广,在戏剧更为火爆的年代几乎是演一回火一回,全剧在负心汉陈世美被铡刀铡下时,伴随着全场观众的群情激奋,呐喊叫好而达到一波波高潮。
那么问题来了,传统戏曲中的负心汉形象不少,为什么陈世美就非死不可呢?今日闲说历史,就来好好聊聊包公案下,必须要死的陈世美和传统男权社会里,女性的生存困境。
首次要说戏曲舞台上的负心汉当真不少,从《潇湘雨》到《王魁负桂英》,一代又一代的负心汉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发迹之后抛妻弃子的剧本,但他们却少有如陈世美这般遭到严厉惩罚的。能装模装样地骂几句,打一顿就算老天开眼的了。
更残忍的真相是,其实这更符合古代社会的道德逻辑。
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的反映,对更多的负心汉选择“小惩”而不是“大戒”是有着其历史背景的。在传统那样“夫为妻纲”的男权社会下,是不可能对仅仅负心的男人就大开杀戒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自然是男女不对等的社会地位,古代男性可以一妻多妾,严格来说多几个女人在那个时代并不是什么罪过。相反女性就得讲究从一而终,以夫为纲。
其二是更现实的考量,尽管人们的朴素情感里是痛恨负心汉的,但是就是这些为弃妇主持公道的人也无法对负心汉大打出手,道理很简单,丈夫没了,剩下的孤儿寡母怎么办?
虽然少数如两宋那样的朝代,已经有了允许女性离婚的“和离”制度,但真正实施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在提倡女子从一而终的社会,改嫁无疑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包括子女日后的生活也将受到难以想象的冲击。
至于带着孩子回娘家也是不现实的选择,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古代的爹娘不可能养女儿一辈子,何况家里基本都还有个等着继承家业的兄弟。
因此改嫁难行,也无法回娘家生活。那么最可能也是最现实的剧本就是,众人围着雷声大雨点小地“惩罚”一顿负心汉,接着再好好规劝他痛改前非,最后就是领着老婆孩子回到家里继续过日子。
至于负心汉回到家里会如何对待老婆,又真的能否浪子回头,那就不是观众的事了。
那么再让我们回到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负心汉,《铡美案》里的陈世美就一定要死呢?我觉得同样有两大原因。
第一条,首先来说我们可能都会错意了。陈世美被铡死的直接原因其实并不是抛妻弃子,甚至也不是意图杀妻,他有更严重的罪状——欺君和不孝。
隐瞒自己成婚的事实而跑去当驸马,这是欺君大罪,如果说这点还能因为公主的宠爱而免罪。那么弃养双亲以及亲死不葬的大罪,在传统儒家孝治的旗帜下简直就是不可饶恕的。
第二条原因,在陈世美负心案之外实际上还有更重要的剧情逻辑——包公案。是的,此案的核心其实是为了突出包拯大人的铁面无私以及不畏强权,没有什么能比用铡刀铡下皇室驸马的情节更能衬托这两点的了。
古代的百姓总期望出现青天大老爷,来替他们伸张正义,这种情感自然影响到一批文学作品和戏曲艺术。
因此在文人的笔下就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包青天,也因此,陈世美他非死不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