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5位南京高校毕业生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扎根基层,绽放绚烂青春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花 何洁
援非建桥;扎根边疆高原;回乡创业,致力于非遗传承……
近日,记者从教育部公布的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名单中发现,南京有5位高校毕业生上榜,他们是毕业于东南大学的杜玉生、南京农业大学的王嘉慧、南京邮电大学的陈鑫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志立、南京财经大学的石贤,他们用坚守和奉献让青春绽放基层。
援非8年
让一条条公路蜿蜒盘旋
“小杜变老杜,小白变小黑。”杜玉生这样调侃自己。他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2015届毕业生,就职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科特迪瓦办事处,毕业8年,深耕西非,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先后参与科特迪瓦阿博维尔-希市公路、奥迭内-贝利邦边境公路、铁比苏-布瓦凯高速公路等项目,从事一线施工管理和技术研发等工作。
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2015年8月,刚刚走出校门的杜玉生乘上前往科特迪瓦的飞机。杜玉生没有被困难吓到,他穿上沉重的劳保鞋,系好反光背心,踩在一百七八十摄氏度的沥青混合料上,用流利的外语跟工人交流: “沥青路面施工时,温度和碾压工艺会影响路面的质量与美观。所以细节上要再盯一盯。”
白天站在路基上像指挥交响乐队一般调拨工程设备,夜晚时常不能躺下休息。自加入团队起,杜玉生晚上加班到深夜是常态。针对项目沿线红土粒料短缺及水稳红土粒料底基层易开裂的问题,他推动碎石统料替换水稳红土的路面结构层;针对浸水路基造价高昂的问题,他根据中国建造经验力主改为填石路基……每一次创新背后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如今的他,已经历练成为具有海外基建项目管理能力、商务谈判能力、跨国沟通能力的一线业务能手。虽然“变老变黑”,“但看到一条条公路蜿蜒盘旋,我的内心是欣喜的。”他说。
扎根高原
用准确天气预报防灾减灾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的工作不辛苦,不用担心,虽然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火情等灾害,但我会注意安全的,防灾减灾也是我的使命……”这封令人动容的家书出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生陈志立之手。2013年,陈志立从学校大气科学学院毕业后,便选择前往高原工作,至今已连续十年扎根于川西高原。
家书中那句“这里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火情等灾害”并非夸大其词。平均海拔4000米,空气中含氧量低——陈志立工作了十个年头的金川县气象局就在这川西高原之上。复杂的地势和气象环境,让当地常常遭遇各种各样的灾害。特别是在进入汛期后,位于高山上的检测设备经常需要维护,这让陈志立与同事们面临着艰巨而危险的任务。
“既然选择了高原,那就在这里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平日里陈志立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跋山涉水、日复一日地开展高原气象观测设备的巡检工作。“只有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才能确保气象服务和保障工作的平稳顺利。”
发布高温预警、追踪暴雨过程、捕捉人工增雨时机——每一次气象保障都是一场无声的战斗。工作中的陈志立勤学苦研,业务能力突出,他和同事们一起圆满完成了金川县国家站新型自动站建设、乡镇区域站建设等多个项目建设。
同样扎根高原边疆的还有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届毕业生王嘉慧、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2012级社会工作专业的陈鑫远。
回乡创业
致力于非遗传承
从大山来,再回到大山里去,一头扎进“非遗传承”,让“遗产”转化成乡村振兴新动能。90后侗族女孩石贤来自贵州从江,他们的村寨四周群山环抱、古木参天,人们生活简单纯朴。刻苦努力的石贤于2013年考上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陡寨侗歌基本掌握在耄耋老人手里,外流的青壮年已失去了最佳传承契机,而村中大量的留守儿童正好可以作为‘隔代传承’的对象,他们有希望成为一代底蕴丰厚的侗文化传承人,解决‘文化断层’问题。”从大山中走出来的石贤,面对自己民族文化不断消逝、缺乏传承的现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意识到,要回到山里去,用当代青年的知识和力量,带领乡亲们重建文化家园。
大学毕业后,石贤毅然决定回乡创业,从事民族非遗创意产品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推广工作。通过整理当地非遗工艺、对接设计力量,积极宣传推广家乡的民族文化。她既是从这片大山走出去的侗族儿女,也是从城市回来发展非遗产业的青年带头人,身上兼具着传统的烙印和现代的活力,成为一股发展的内生力量。她的卧松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办4年来,面向当地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开展免费非遗技能培训,覆盖1200余人次。同时,与江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等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助力非遗产业化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