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刚刚华大登山队登顶珠峰 传回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和脑电数据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1 15:5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琼达卓嘎

5月21日10时28分,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带领华大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传回了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与脑电数据。这也是70岁的汪建第二次登顶珠峰,刷新了中国登顶珠峰最年长纪录。

刚刚华大登山队登顶珠峰  传回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和脑电数据

汪建(中)带队成功登顶珠峰

本次攀登珠峰以科学探索为目的,旨在开创性产出高海拔科研数据,深入解析人体在极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生理机制,为未来的科学和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启发。

高海拔“珠峰实验室”,支撑前沿科学探索

今年4月18日,华大登山队抵达日喀则珠峰大本营,正式开启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在高原适应性训练和攀登过程中,华大登山队员持续监测和采集了从0米到8848米不同海拔高度下核心队员的生理指标、脑认知、眼动、眼底、运动机能、心肺超声等多维表型数据,获得了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影像组及细胞组等多组学数据。

刚刚华大登山队登顶珠峰  传回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和脑电数据

在珠峰顶采集静息态脑电数据和皮肤微生物样本

依托华大自主研发的核心工具,以及在脑科学、眼科学、高原医学、运动医学等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华大将利用本次科研计划获得的数据,来助力构建高原人体健康生命大模型。据汪建介绍:“2010年,我们基于生命中心法则,发现了高原适应性基因EPAS1;这一次,我们转向了时空法则,希望能从时间与空间维度,进一步深化对遗传与环境协同作用的理解。”

为更好地完成本次珠峰科研计划,华大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实验室”部署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及时响应检测需求与科研任务。

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DNBSEQ-G99、DNBSEQ-E25以及无线掌上超声等多款“硬核”设备均在“珠峰实验室”完成了高海拔性能验证,各项数据指标表现良好,刷新了最高海拔运行纪录。这也表明,这些设备未来可为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下的多组学研究提供有力工具支撑,助力高原环境监测和高原医学发展。

其中,华大智造无线掌上超声自带远程会诊功能。在海拔8300米的营地,华大登山队员使用该设备完成了与远在4000公里外的北京医院超声科主任、2500公里外的四川阿坝临床医生以及4000公里外的深圳团队的连线,成功实现会诊,并对登山队员进行了颈动脉实时超声扫查,以探索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在极端高海拔地区的影响。

刚刚华大登山队登顶珠峰  传回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和脑电数据

在珠峰顶实时获取的颈动脉超声扫查图像

值得一提的是,华大智造无线掌上超声还随队登顶珠峰,在峰顶实时获取了登顶队员的颈动脉超声扫查图像,这也是全球首张诞生于世界之巅的超声图。同样令人振奋的是,本次在世界之巅首次被记录下来的,还有登山队员的静息态脑电数据。

刚刚华大登山队登顶珠峰  传回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和脑电数据

登山队员使用无线掌上超声进行远程会诊

1975年5月,全球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登山家潘多,从峰顶传回世界上第一份心电遥测图。近50年后的今天,华大登山队从峰顶传回了第一份超声图和脑电数据,希望以更多维度的数据,探究人在高原适应过程和极限攀登前后的生理状态变化。

三四极贯穿,解答生命终极问题

在南极、北极之外,青藏高原与马里亚纳海沟分别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和“第四极”。贯穿地球三四极的科学探索,将有助于回答有关生命起源和极端环境适应的科学问题。

早在2010年5月,汪建等从南坡登顶珠峰。那一年,华大科研团队揭示了人类适应高原环境的秘密——EPAS1基因突变。这项研究阐明了人类基因组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选择,为高原缺氧性疾病的预测、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刚刚华大登山队登顶珠峰  传回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和脑电数据

“珠峰实验室”部署了一系列华大自主研发的“黑科技”

2021年,汪建等随“奋斗者”号深潜器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渊科考,以基因科技为海洋科学探索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加速了探寻生命起源、解开生命之谜的进程。

而在最近这一年间,华大登山队又先后完成了五座不同海拔雪山的攀登,成功收集了海拔5025米的四姑娘山、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及本次海拔8848米的珠峰的相关科研数据,并从登山运动免疫反应、代谢与能量变化、血液多组学变化、皮肤微生物变化、菌群适应性及高原病等多方面开展系列研究。

刚刚华大登山队登顶珠峰  传回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和脑电数据

华大登山队出发攀登珠峰

对于本次华大珠峰科研计划的目标,汪建表示:“我们组织了一个跨学科的队伍,把更多的仪器设备搬到更高的海拔上来,探讨人类在极限条件下的生理机制等科学问题,希望能够对生命起源、物种演化、气候变化、地外生命等重大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未来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珠穆朗玛峰从古海洋变成世界最高峰,其独特的地质、生态,以及在生命起源、人类适应等方面相关的科学问题仍亟待探索。

在汪建的带领下,一群平均年龄仅30岁出头的青年人,组成了本次珠峰科研计划的核心团队。在攀登珠峰的背后,是华大和华大人在科研和技术上不畏挑战、开拓创新的精神体现;而在科学高峰面前,华大也将持续发挥自身力量,以永不止步的探索,揭开生命科学的精彩奥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首次从北坡登顶,他十分激动。已经五次登顶珠峰的西藏登山队攀岩队队长德庆欧珠今年留守登山大本营。去年,他曾作为登山组长,带领队伍在8830米成功架设了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
2023-05-23 19:13:00
被列为禁止攀登的中国雪山,无一人成功登顶,试图冲顶者全部遇难
...次攀登也就以失败而告终。然后时间来到了1987年,日本登山队计划攀登卡瓦博格峰,最终的结果同样以中途出现雪崩被迫放弃。到了1988年,美国登山队虽然攀登至4350米,但是再度
2023-02-15 09:00:00
为珠峰氪金的登山人,一次花50万
...“在徒步阶段,我们住的客栈是香格里拉旗下的,但有的登山队就差点去打地铺。有的队伍在大本营还可以吃海鲜、牛排、火锅。”随行夏尔巴向导的专业性,也因价格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夏尔巴
2023-07-02 10:02:00
冰层融化,失踪22年美国登山者遗体被找到:呈冰冻木乃伊状,保存完好
...002年6月失踪,终年59岁。当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将他的登山队伍吞噬于瓦斯卡兰山(Huascaran),事发后当地虽进行了一系列的搜索和救援工作,但却一无所获。不过,秘鲁警
2024-07-10 13:47:00
普通人登一次珠峰,需要花费多少钱?
...克运动会火炬祥云在珠峰传递。2020年5月27日,中国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5月23日,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冲
2023-05-29 12:15:00
日本两名顶级登山家攀登世界第二高峰失联逾一周 家属已同意停止搜救
...,K2峰西侧的岩壁更加垂直和暴露,此前只有一支俄罗斯登山队在2007年成功从西侧登顶,该路线也被圈内誉为“全世界登山家的憧憬”。巴基斯坦阿尔卑斯俱乐部说:“他们为K2峰探险进
2024-08-02 16:50:00
探拓户外2024春夏新品发布会圆满落幕,夺冠装备震撼而来势不可挡
...与势如破竹。夺冠装备,重磅发布本次发布会,中国滑雪登山队世界冠军贡松郎加、玉珍拉姆,中国滑雪登山集训队2队主教练张娜空降现场,与探拓户外共同揭晓国家队最新科技装备—燥极3.0
2023-07-31 09:41:00
运动变局丨国产户外品牌的“超车道”
...攀岩、攀冰、徒步、越野跑山等项户外运动,为中国国家登山队、中国国家攀岩队官方指定装备供应商。而凯乐石产品优势,很大程度上来自新材料研发,背后依托着国内供应链优势。 “Vib
2023-11-18 10:12:00
9.51.2米!珠峰顶部积雪厚度测出来了
...题,报道的数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与争议。1975年中国登山队利用木杆插入到雪层中估算得到厚度约0.92米,1992年中国——意大利联合登山队利用铁杆测量雪深为2
2023-07-08 13:5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