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根香葱串起的经济账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23 02: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一根香葱串起的经济账

新都区“天府粮仓”粮-菜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根香葱串起的经济账

一根香葱串起的经济账

一根香葱串起的经济账

东林村村民收获香葱

一大早,新都区军屯镇东林村的田间地头就沸腾起来,数百名村民同时在地里收割葱,一辆辆农用车不停地在田地和仓库间往来穿梭,田坎边上放着大桶的开水和矿泉水、解暑药,场面颇为壮观。

虽然天气有些热了,但地里的人依然干得热火朝天,不时还能听到欢声笑语。许多人是专门回乡来收葱的,没有流水线上的沉闷,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很多人辞掉工作也要回到土地上来?记者专程来到东林村深入采访,一探究竟。

一个老问题:

谁来种地

“今天还是500盒……”走进成都昊达农业专业合作社办公室,理事长赖先明正在打电话,记者本以为他在对接客商,没想到却是在订盒饭。

“国外的订单在催了,这几天就要收完。”赖先明告诉记者,“前几天地里人最多的时候有1200多人开工,不仅有本村的,还有周边德阳、金堂的,有时还要组织大巴车去接。”

“谁来种地”,一直是推动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痛点。由于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村就业机会少等问题,“种地不如打工”的思想一度在东林村蔓延。

“那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种地,因此许多年轻人都出去了,村上就剩下一些老人,也种不出什么好的产品。”东林村党委副书记、驻村选调生蔡嘉宝向记者介绍说,军屯镇作为传统农业大镇,以前村民都是自己种植油菜、蒜苗、水稻和常规蔬菜,由于规模分散,又没有优势产品,经济价值不高,许多村民将土地闲置外出务工。

蔡嘉宝说,东林村一直想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带动集体收入发展壮大,可种什么、谁来种,都是关键问题。

一条新出路:

经营转型

“这是什么葱?效益这么高!”忙碌的基地里,从彭州赶来的蔬菜大户李霖抓起一把葱仔细地翻看着,“听说新都这边有一种新品种,价格比当地普遍的葱高上一倍,我便专程过来参观。”

与平时看到的香葱不同,葱苗根部呈鲜艳的紫红色,“要的就是葱头,比一般的葱更香,更方便储存和运输,还可以用作食品深加工。”昊达农业合作社理事长赖先明介绍道。赖先明是军屯本地人,也是一位资深的“葱农”,之前在云南种葱20余年。2017年,东林村邀请他回来牵头成立昊达农业合作社,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集中力量发展香葱新品种。

很快,400亩土地集中起来了。在赖先明看来,新都一直有葱、蒜种植基础,但传统品种色淡香味也淡,在市场上卖不起价。他带领团队从云南引进优良品种,根据新都的土壤气候条件不断试验、改良,历时三年,一种产量和品质更高的品种试种成功了,并很快打入国际市场,售价也比传统的新都香葱高出一倍多。“今年一共收了400万斤,全部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的10多个国家。”赖先明告诉记者,目前出口的价格稳定在5元/斤,小春这一季亩产便可上万元。

一笔经济账:

三方共赢

除了组织收割、联系出口外,这段时间赖先明每天还要干一件大事:去银行取30多万元现金。“我们当天结算工钱,每天活干完直接排队领现金,这几天用工高峰,一天要发30万元,去年一年合作社光是给大家发工资就付了800多万元。”

“没想到我60多岁了,还成了全家收入最高的人。”正在整理葱叶的村民黄祖清告诉记者,他家儿女都在外面上班,自己之前也在外面打零工,听说村上有合作社了,他便回到家,把自家4亩地全部入股,有800元/亩的保底租金,还有1000多元/亩的分红,自己则在基地里打工,一年算下来能拿到七八万元,“我手脚快,选择计件工资,一天下来可以挣四五百元。此外,年纪大点的还可以选择一天200元包干,这样不会太累。而且做工都包午饭,这不比打工划算多了吗?还把家里也照顾了!”据黄祖清介绍,自从合作社成立以来,像他这样从外面回来的村民已经有好几十位。

尝到甜头的村民越来越多,合作社不仅全盘接收大家来做工,还鼓励周边村民利用自家土地种香葱。“成都平原水源好土地肥,咱们的新品种供不应求。”据赖先明介绍,合作社自己的400万斤葱根本不够卖,于是周边有农民愿意种的,合作社便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种出来了还负责收购。“有这样的好事谁不干呢?!”村民黄伟种了20亩,今年每亩赚了1万元左右。据他介绍,现在周边农户已经发展了500多亩,整个东林村及周边已连片种植香葱1000多亩。

一条产业链:

现代经营

“香葱收完马上就要栽水稻,水旱轮作下来,不仅收益高,对土地也好。”赖先明这几天一直在盘算,趁着农忙后的空当,合作社要做的事还很多:“产业要做大,要可持续发展,还得走现代经营的路子。”赖先明告诉记者,接下来第一件事便是注册自己的品牌。“我们自己引种培育的葱,色泽犹如美人面敷胭脂,所以叫它‘新都美人葱’,今后以合作社为主体把品牌注册了,大家就继续抱团将产业做大。”

赖先明告诉记者,今年冬天,合作社要争取将目前的400亩基地扩大到1000亩以上,预计带动周边农户按标准种植达2000亩以上;在此基础上申请出口备案基地,以后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发到世界各地。对此,军屯镇和东林村也有新思路:目前镇、村已经向区上争取了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项目,今年冬天便可实施,届时基地的作业道路、沟渠等将进一步完善,还能引入专门的农机来提高生产标准和效率。

同时,村上还在积极谋划建设一个属于村集体的储存加工基地,包括冻库、储藏、分选、加工、包装等,一方面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延长上市时间,让附加值再提升30%;另一方面可以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带动增加100多人就业。“我们希望采取‘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完善产业链,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牌,真正让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引擎。”东林村党委书记陈明志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 文/图

制图 申娟子

【记者手记】

有现代产业作支撑,谁说农业不赚钱?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聚焦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再次引发了思考:在农村空心化、劳动力老龄化等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的今天,种粮怎样才能赚钱?如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在新都区东林村,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喜:这里产业蓬勃发展,村民纷纷回流,带动粮经复合发展,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如此生机勃勃的场面不禁让人深思:只要有现代产业作支撑,谁说农业不赚钱?谁说集体经济做不起来,谁说农民不愿回归?用现代经营理念武装的乡村,离全面振兴还会远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猫街镇:  葱香扑鼻幸福来
...露出来。在基地里务工的汤郎大村村民董文翠仔细算起了经济账:这几天都是在基地干活,一天能赚100元到150元,一个月下来有3500元到4000元
2024-06-04 01:33:00
天目湖一场马,溧阳要出三个圈
...事的“小马”拉动经济的“大车”,每个城市背后都有本经济账。马拉松赛事参加人数动辄万人,可以拉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直接消费需求;间接看,马拉松也可以激发更多人参与体育
2023-10-25 15:59:00
...安置各项工作,深入细致掌握各级各类政策,统筹算好“经济账”,规范使用补助及建设资金,确保“专款专用、闭环管理”,确保依法依规、科学规范推动项目建设。同时,压紧压实乡镇拆旧复垦
2024-03-18 05:04:00
村里来了“指导员” 振兴步子快起来
...了农户收入。”陈宗明告诉记者。陈宗明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开展稻鱼综合种养,节省了农药、化肥,收获的稻米香、价格高,养出的鱼生态环保,算下来,村民每亩地产值可以提升一倍以上。
2023-02-16 08:04:00
...冬的暖阳均匀地洒向土地,一捆捆葱白莹润、葱叶翠绿的香葱在泥土间昂首挺立。眼下,六盘水市钟山区金盆乡香葱种植基地,郁郁葱葱,连片成方、长势喜人的葱田成为初冬山野间一道靓丽的风景
2023-11-20 06:04:00
...大至2000亩。古寨瑶族乡党委书记陆家宝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照今年乡里的种植面积,高峰期每天能产出2.8万斤左右,算上低峰期平均每天能够采摘1.8万斤左右,每斤收购价2.
2023-10-06 07:09:00
家家住别墅 村庄“天花板”是怎么建设起来的?
...海见过的小洋房差。最令她惊讶的是,整个别墅区看不到一根电线杆和电线,连电表箱和变压器也巧妙地嵌入墙体或隐藏于绿化带中,居住环境非常养眼。听爸妈说,方林村的别墅区由知名设计师杨
2023-12-06 11:59:00
深河携手打造“中国丝绸新都”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一根蚕丝 千里情牵深河携手打造“中国丝绸新都”本报首席记者 龙 隆“深圳与河池携手,在茧丝绸产业发展上将大有可为。”日前,在京举办的“万企兴万村”行动倾斜支持国
2023-12-15 02:03:00
宁夏泾源: 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是第二批采摘,”卡子村党支部书记宋有龙向记者算起了经济账,今年的村集体收入预计超过120万元,利润可以达到60万元左右。 园区间、大棚内,欢声笑语不断飘动。近年来,泾源县持续
2023-07-06 09: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