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一位教育“老兵”的焦虑和行动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10 09:1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挖掘学生行为表现背后的深层原因,让“困境孩子”被看见——

一位教育“老兵”的焦虑和行动

一位教育“老兵”的焦虑和行动

课堂上,任劲松为一名学生点赞。何文鑫 摄

近日,记者走进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育才中学采访,刚到校长办公室外,便看到门口放着一套学生书桌,椅子端正地收在一旁,桌上放了一个小本子。这张书桌是校长用来放东西还是有人会坐在这里?

“这是我‘编外助理’的座位,他今天请病假了。”任劲松看出了记者的疑惑,解释起来。原来,这位“编外助理”其实是该校一名学生,因为特别的原因,他每天就在校长办公室外学习,任劲松给他安排了一个校长助理的“职位”。

任劲松今年56岁,从教已经36年,在育才中学当校长16年。多年的教育深耕,任劲松收获了很多荣誉,叙州区育才中学也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学校。可就是这样一位教育“老兵”,却没有感到越来越轻松,相反,更多的焦虑和忧心向他袭来,很多问题时常萦绕在他的脑海。

“编外助理”为何不愿进教室?

去年刚开学不久,老师们就反映:学生小南不愿意进教室。

这引起了任劲松的注意,他找了个合适的机会跟小南聊天,当被问起为何不愿意进教室时,小南说:“我在教室里面就想哭,我受不了这种氛围。”

任劲松的心被猛击了一下,一连串的问题在他脑袋里打转。很快,他找家长了解情况得知:二年级时,小南回家哭着告诉父母“我不想去学校了,我不想进教室”。起初,家长没引起重视,但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家长无奈给小南转学,但状况依旧没有改变。因此,小南小学大多数时候就在进不进教室的问题上纠结,或者就待在图书室、花园、食堂等地方。

“为什么没有人去了解他不想进教室的原因,去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在全面了解了小南身心和智力发展情况后,任劲松觉得很痛心。

逐渐和小南熟悉起来后,任劲松试着和他商量:“要不,你来我办公室坐,我空闲的时候就辅导你的学习?”过了几天,他得到了小南的回复:我就坐在你办公室外面,按照学校作息上下课。就这样,任劲松办公室外多了一套学生桌椅,他也有了一名“编外助理”。

打开放在书桌上的小本子,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记录:周一下午3点,赵老师来找校长,送上周五的文件。再往后翻,还有小南写给任劲松的请假条。

为了培养小南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感,任劲松给他安排了一些“任务”:校长不在时,有人来找,小南需要做好记录;课间要适当运动、休息;上学时间离开需要请假;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找校长或者旁边办公室的老师……同样的,任劲松离开办公室会给小南“报告”、外出离校也会告诉小南,并安排其他老师“陪”他。

“先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或许才能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任劲松最近在尝试着让小南走进教室:比如,他去教室上课,请小南帮助拿一些教具;邀请小南去自己上课的教室旁听……他希望,这种慢慢的试探和观察有一天能帮他打开心结。

家访看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今年,任劲松启动了“育才教师进万家”活动。春季学期开学至今,学校90%的教师参与家访,先后走进了259名学生的家中。

区别于传统的简单家访,任劲松设计了一个线上家访登记表,除了基础信息,还要求教师填写与家长的交流内容、家访的照片、需要说明的情况和对本次家访的反思。

“走进学生的家庭,你才能看到学生面临的全部情况。”家访中,任劲松遇到了一个特别的情况:家访前与家长已经沟通好,但当他到学生家里时,却发现学生的父母都不在家。和学生交流得知,这样的情况是常态——父母要么忙着生意,要么忙着打麻将,许多时候都是她一人在家。没有家长在的家访,也就匆匆结束。

另一个案例,也让任劲松很受触动。

任劲松给记者看了一张照片,学生小莉和妈妈一起坐在床边,身后是一堆凌乱的衣物。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纸盒、快递盒,任劲松挪出一角好放记录本。这是一个来当地做生意的家庭,一家三口住在不大的出租房内。任劲松特别理解生活带给小莉父母的压力,但也很担忧一些生活习惯带给孩子不好的影响。

陆续收到教师们家访的反馈,任劲松有忧有喜。忧虑的是,每个孩子背后面临的种种家庭状况不同,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或多或少给孩子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而喜的是,教师们终于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孩子”,学生在学校的一些表现,想找到问题的源头,家庭是突破口。走近了,了解了,才不至于先入为主,才能真正个性化地解决孩子们的问题。

如何帮助这些“困境孩子”?

从教以来,任劲松一直深耕在教学一线。在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同时,一直承担着数学教学任务。2019年,他还当起学校“起点班”的班主任。“起点班”的学生很特别,几乎全由“后进生”组成,科任教师里有学校党总支书记、办公室主任、市级骨干教师,堪称豪华;课程也与众不同,由学校在同级班级基础上重新架构。

为何要办“起点班”?任劲松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不少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更谈不上获得成长的快乐:他们或因学习差而抬不起头,或因身心发展不健全而得不到更多的理解,家长也因孩子表现不佳而苦恼……不少孩子因从小成绩较差、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历经多次挫折而慢慢失去了应有的自信。

“我更希望称他们为‘困境孩子’,他们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暂时处于困境中。”在反复的讨论、追问中,任劲松和他的团队组建“起点班”,坚决做好教育兜底工作。“起点班”的课程也比较特别:音乐课由每周一节改为两节,体育课由每周3节改为每天一节,信息技术课每周两节,每周增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有不少兴趣课,目的都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爱好。

3年多过去,“起点班”的孩子们令人惊喜:有学生获得宜宾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有学生获得四川省青少年沙滩排球锦标赛男子乙组银牌,31名学生进入职业高中学习,3名学生以艺体特长生身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1名学生进入省一级示范高中学习。

“这些孩子都应该被‘看见’。”第一届“起点班”的尝试,让任劲松有了一些信心,新一届特殊的班级改名为“启航班”,他同样担任班主任。他希望以这样的方式,给这些孩子特别的爱和尊重。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看见,是改变的开始

本报记者 倪秀 通讯员 陈朝和

采访中,任劲松总有讲不完的学生故事,特别是关于“困境孩子”的。

有不想进教室的学生、有面临复杂家庭情况的学生、也有在心理疾病里挣扎的学生……每个故事都让人揪心不已,又让人看到教育需要直面的真实。

在大多数采访中,采访对象更多的是和记者分享优秀的案例和闪闪发光的故事。但这样的“困境孩子”,难道只在叙州区育才中学才有?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在这里,他们被更多地“看见”。

叙州区育才中学是一所城区初中,也是当地的品牌名校。学校非常强调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和禁毒教育。学生初一入学和初三毕业,都要去学校的法治教育、禁毒教育馆接受教育。在任劲松看来,这是对学生最底线的保护:让他们知道有哪些法律可以保护他们,同时了解不能触碰的法律红线。

在采访中,任劲松总提到一句话:“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教育者需要看到孩子不同的变化、不同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每一天都是我们去帮助孩子的新机会。

看见,本来就是改变的开始。在教育中,看见并去改变,这是为人师的应有之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11: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兵讲红色故事 专家讲家校共育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老兵讲红色故事 专家讲家校共育学生、家长、老师同上“开学第一课”退役老兵缪林道分享英雄故事。“开学第一课”,是新学期教育开始重要环节,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良好
2023-09-01 15:22:00
自贡富顺:关怀老兵 青年在行动
...青农”义诊组到自贡市富顺县古佛镇凤仪村走访慰问退役老兵,11名志愿者经过连续7天走家串户,为15名老兵送去“关怀大礼”。在走访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分工协作,为退役老兵量血压
2024-07-26 19:45:00
江苏大学土力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新传学院联合开展“寻访抗战老兵 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江南时报讯 为讲好老兵故事,传承老兵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江苏大学土力学院“红色传承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联合江西师范大学新传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开展寻访抗
2023-07-21 11:20:00
英烈文化进校园,邹城市国防教育暖金秋
...谱写邹城市英烈文化宣传工作“新”篇章。挖掘“宝藏”老兵,打造硬核“兵”队伍 每一位老兵就是一面旗帜,旗面向党,随风飘扬。为发挥退役军人特有的政治感召力、情怀带动力、红色引领
2023-09-30 19:25:00
“新青年·老兵情” 红色基因在武汉文理学院薪火相传
...支部”双联动的创新模式,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新青年·老兵情”的退伍老兵走访慰问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对雷锋精神的时代诠释,更是构建起“红色基因传承”与“青年人才接续”相融合的育人
2025-03-02 10:57:00
...庆手抄报比赛、五月红歌比赛、爱国主义影片观影、邀请老兵讲“红色英山”故事等活动。草盘校区将陶河红二十五军纪念园作为德育基地。方咀校区将鸡鸣河会议旧址作为德育的“第二课堂”。传
2023-12-31 08:41:00
...下去。千磨万击还坚劲。抚州市资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老兵宣讲团”成立于2021年。宣讲团由5人组成,成员中年龄最大的有81岁,年龄最小的是75岁。他们都是直面生死、英勇参加抗美
2023-03-13 08:55:00
湖南省怀化学院教师谭志勇带领学生记录抗美援朝老兵故事
...学院教师谭志勇带领学生历时四年记录三十余位抗美援朝老兵故事——用镜头致敬“最可爱的人”■柴均林 中国国防报特约通讯员 易传涛谭志勇(左二)带领学生志愿者采访拍摄抗美援朝老
2024-05-21 09:08:00
...平泉市祥宁街小学举办。活动中,宣讲团成员周志文以“老兵”身份、从“老兵”视角、用朴素的语言讲述红色故事,同时警醒学生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勉励大家要刻苦学习,增强本领,锤炼不
2024-04-03 21:3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武昌理工学院学子詹思琪诠释青春“无限可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天安门广场上铿锵的步伐与昂扬的姿态汇聚成国家强大的庄严宣誓
2025-09-05 14:34:00
鲁劳职院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
9月3日清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西门涌泉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学院教师代表
2025-09-05 16:01: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在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中获一等奖8项
近日,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出色的科技素养,在英语
2025-09-05 16:01:00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两校区迎新!无人快递车、智能机器人齐亮相
9月4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全国14个省份的4000余名学子。为保证新生顺利报到,学校统筹规划分别在校本部和文昌湖校区设立报到点
2025-09-05 16:34:00
高分录满!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招生“火爆”出圈
大河网讯 2025年,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生源下滑、竞争加剧的挑战,“民办教育遇冷”等话题引发广泛讨论。然而,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凭借扎实办学实力
2025-09-05 16:42:00
参演《正义必胜》,山东青年政治学院33名师生回来了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33位师生承担了《遍地烽火》《永远的番号》《势不可挡》《命运与共》等节目的导演和演出任务
2025-09-05 17:42:00
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青蓝同辉工程”结对仪式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与灵魂。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9月4日下午,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2025—2026学年“青蓝同辉工程”结对仪式
2025-09-05 18:46: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视频邓小娟 通讯员陈瑾、任烨 )张德利,这位从烽火岁月一路走来的老党员,19岁投身枪林弹雨的战场
2025-09-05 19:14:00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⑥丨对话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教授魏耀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培、齐一璇 通讯员蔡路、程毓)系统研究耐火材料与金属熔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适用于超纯净高温合金和低碳钢冶炼的新工艺……近年来
2025-09-05 19:14:00
武昌理工学院在这项评选中获特等奖2项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明杨)9月4日,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委会公布⺠办⾼校优秀校本教材评选结果
2025-09-05 19:14:00
暑期变成“攻坚季”,潍坊学院一个暑假收获多多
盛夏的鸢都,暑气蒸腾,潍坊学院校园却未因假期进入沉寂。从实验室里昼夜不熄的灯光到实训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影,从公寓改造现场忙碌的施工声到跨文化交流中热烈的讨论声
2025-09-05 19:20:00
齐鲁医药学院领导带队赴浙江树人学院交流
鲁网9月5日讯为扎实推进齐鲁医药学院申硕工作,9月3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青青,申硕日常工作专班主任王立斌等一行4人赴浙江树人学院就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开展考察调研
2025-09-05 19:38:00
齐鲁医药学院获批3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5年度规划课题立项
鲁网9月5日讯近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公布了2025年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立项名单,齐鲁医药学院张楠老师主持申报的“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5-09-05 19:38:00
光荣受阅!郑州航院四名学子参加九三阅兵
大河网讯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本科生李孜茹
2025-09-05 13:38:00
“烽火铸脊梁•弦歌续华章——抗战中的山东大学”文献展开幕
9月3日,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烽火铸脊梁•弦歌续华章——抗战中的山东大学”文献展在山东大学图书馆启幕
2025-09-05 1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