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宋抵抗蒙古帝国的背后英雄与地缘优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7 15:12: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到宋朝,我们感叹,如此富裕的朝代,在军事上,却处处受到限制。到南宋时,北方和西北都被蒙古打下,此时的南宋,无疑是待宰的羔羊。可如此弱小的南宋,硬是和蒙古帝国对抗了50年。是什么原因让南宋做到的?

1:南宋的经济。都说打仗,打的就是经济,只有经济强大,战争才能持续下去。而南宋的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的时候。有了经济的助力,南宋就能和蒙古帝国耗下去。没有陆地丝绸之路,南宋的海上贸易更加发达。他与西亚的阿拉伯帝国,构成当时世界贸易圈的两大中心。在南宋的贸易对象中,有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阿拉伯世界等地区。而南宋的手工业,造船业,丝绸,冶炼,科技,商业等各方面,都发展得特别好,为南宋抵抗蒙古提供条件。

南宋抵抗蒙古帝国的背后英雄与地缘优势

2: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涌现。在南宋抵抗北方游牧民族时,出现许多英雄人物。比如岳飞,孟珙,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名将。这些人带领出许多厉害的手下,为抵抗蒙古有着重大的贡献。但南宋的军事实力比不过蒙古,毕竟蒙古帝国太强。而南宋许多名将,宁愿战死沙场,也要捍卫国家的尊严,这种做法带动了许多不怕死的官兵。最终也抵御住北方游牧,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南宋抵抗蒙古帝国的背后英雄与地缘优势

3:利用了战略地缘的优势。由于整个宋朝,都没有北方的天然地理分界线,导致北方大门被敞开,北方的游牧民族随时可以进来。这也是宋朝想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原因之一。为了抵御金和蒙古的南下,在一些城池的防守中,南宋看得特别重要。南宋初期,北方的防线,以秦岭淮河一线为主。此时只能利用江河,阻止蒙古骑兵的优势。

随着时间的发展,南宋的势力再缩回到长江,长江是蒙古骑兵难以越过的天堑。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南宋才能不断抵抗蒙古的南下。加上蒙古还要准备力量,时刻准备西征,彻底征服欧洲等地区,这导致蒙古无法全力进攻南宋。而南宋对火器的运用,再配合城池的防守,这让蒙古难以攻下,久而久之,时间也拖延下去。

南宋抵抗蒙古帝国的背后英雄与地缘优势

4:蒙古的内乱。在蒙哥发动第二次蒙宋战争时,身为蒙古的大汗,蒙哥率兵绕开长江,欲要从四川南下,然后从西向东推进,最终灭掉南宋。但蒙哥在四川钓鱼城进展不顺,之后更是牺牲。也没有确定继承人,这导致蒙古帝国内部发生内乱。为了争夺汗位,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这让南宋得到喘息的机会。可南宋的腐败,注定难以抵抗蒙古骑兵的南下。最终元朝还是灭掉了宋朝,统一了天下。

南宋抵抗蒙古帝国的背后英雄与地缘优势

从这些原因来看,想要消灭南宋,蒙古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南宋的科技比蒙古的先进,这使得南宋能抵御蒙古的进攻。可到了元朝时,忽必烈采取从内部瓦解南宋。他收买了南宋一些官员,加上投降过来的将领,都给忽必烈带来南宋的情报。而他的手下,更是出现一群汉人谋士,有了这些汉人为忽必烈出谋划策,元朝击败南宋的速度加快很多。

南宋抵抗蒙古帝国的背后英雄与地缘优势

而南宋是否真的很弱小?或许是受到重文轻武的政策影响,整个宋朝,都是文官压制武将,毕竟宋朝的皇帝,可不想再来一次黄袍加身的事迹出现。因此,宋朝能用钱来解决的问题,都会考虑用钱来解决,武力都是不得已的情况下,被逼出来的。到南宋末年,朝廷的腐败,注定会把南宋带到深渊。或许也是顺应时代,南宋注定会被元朝击败,而一个新的大一统朝代也诞生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解元朝的地缘政治考量
...长河中,战争与征服常常是国家间互动的主题。元朝作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阔的疆域著称。然而,尽管元朝几乎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它却放过了位于其眼皮底下的高丽(
2024-10-23 19:20:00
元朝统治者将子民分为四等,为什么色目人还在汉人之前?
元朝人将本国子民分为四等,蒙古人为第一等,色目人为第二等,汉人为第三等,长江以南的南方汉人,即蒙古人眼中的南人为第四等,此种说法最早产生于清代文人魏源的《元史新编》。这种说法是否
2022-12-17 16:26:00
钓鱼城之战:南宋抵抗蒙古入侵的关键战役
...城战争,发生在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此次战争的背景是蒙古帝国的扩张计划,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族后开始对邻国发起战争,逐渐占领了西部和中部的大片领土,进而向南推进。在这个进程中
2024-02-19 12:28:00
钓鱼城之战:南宋末年的抵抗与蒙古帝国的挫败
南宋末年,蒙古的势力崛起的十分迅猛,两者之间也爆发了全面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南宋的灭亡告终,持续了近五十年。而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场战争就是钓鱼城之战。钓鱼城之战结果究竟怎样?是南宋意
2023-09-28 06:37:00
南宋的实力不强,为何能抵抗元朝这么长的时间?
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铁骑驰骋沙场,几乎战无不胜,他们像旋风一样席卷欧亚大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政权都被蒙古帝国(元朝)灭掉。这些被灭掉的政权中,南宋王朝的实力不算是最强的,可是它
2022-12-28 22:49:00
金朝的衰败:汉化过度、武备松弛与地缘困境的交织作用
...的金朝,在兴盛也就几十年的光景就陷入衰败,最终还被蒙古人灭掉了。那么,金朝为什么会快速衰败并走向亡国之路?1、金朝的地缘环境关于金朝衰败的原因,很多书上给出的结论都是采取了高
2023-12-27 22:09:00
金朝末路:从辉煌到凋零的历史反思
...艰难。在这种背景下,哀宗曾经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缓解与蒙古的紧张关系。他想通过送出人质这种方式,向蒙古表明金朝的和平意愿,希望能够换取一段宝贵的和平时间。这个决定在当时是极具争议
2024-04-25 18:43:00
蒙古帝国西征时,为什么打到东欧就停止了?
当蒙古人入侵13世纪的东欧边界时,当地居民感受到了巨大的惊恐和绝望,他们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军队,感受到了死亡的阴影笼罩在他们的头顶。居民们从各个角落传来消息,关于蒙古人的暴行和残
2023-06-20 10:48:00
南宋的抗蒙历程:从艰难抵抗到最终灭亡的45年
...,却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虽然南宋在历史上最强大的蒙古帝国铁骑面前,坚持了整整45年,胜过了西夏和金国,甚至在遥远的中东、西亚、欧洲也有所斩获,这份顽强令人叹为观止。自123
2023-12-30 22: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