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武宗真不是张太后所生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3 21:4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武宗真不是张太后所生吗

明武宗

明孝宗朱佑樘,大明中兴之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纯情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张氏,生了一个儿子朱厚照,可见夫妻情深。但武宗朱厚照时期,公然流传出朱厚照乃宫女所生的“妖言”,妖言中提到的朱厚照生母为郑金莲,而郑金莲之父郑旺甚至还公开到紫禁城认亲。难道朱厚照真的不是张氏所生吗?

一、难得的富贵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出生,历史上少见的浪漫主义皇帝,极具开拓、革新眼光,却因保守祖制和顽固派的桎梏,最终放浪形骸,沦为后人传言的昏君。但朱厚照命格极贵,简直就是天生的皇帝命。他的父亲孝宗朱佑樘,乃明代中兴之主,历史上少数的纯情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也就是皇后张氏。二人生下并存活的男孩就朱厚照一人,所以朱厚照既嫡且长,出生5个月就被立为太子,还无悬念,因为没有兄弟和他争位。

此外,朱厚照出生的时辰更是贵中之贵。据《明实录》载,朱厚照出生于弘治四年(辛亥年)九月(甲戌月)二十四日(丁酉日)申时。从道家干支来看,朱厚照出生时辰含申、酉、戌、亥的顺序,是难得的“贯如连珠”,乃大贵支辰,是天生的天子命。明代只有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干支和朱厚照有相似之处,所以朱厚照出生,满朝公卿都对这个小太子寄予厚望。

明武宗真不是张太后所生吗

明孝宗

二、朱厚照非张氏之子的谣言

虽然1492年2月朱厚照就被立为太子,但随即北京大街小巷就传出了朱厚照非张皇后亲子的谣言。

而谣言的源头,是张皇后遭遇了生育难题。

孝宗钟情张皇后,“情好甚笃”,不愿再娶嫔妃,但孝宗登基四年了,二人仍无子嗣,皇朝传承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大臣屡屡上奏,请求孝宗招募秀女生儿子,但是孝宗都给拒绝了。最后朝臣只能把怨气发泄到张皇后身上,将之传为妒妇,朝臣也不断进行弹劾。张皇后地位严重不稳。但就在这关键时刻,突然张皇后诞下一个皇子。就问你巧不巧!这种巧合激起了北京市民的八卦心理。当即传出张皇后不能生育,就找别人抱养了一个孩子,所以朱厚照根本就不是朱家人。

明武宗真不是张太后所生吗

张皇后和太子朱厚照

古代没有照相技术,故宫只保存了明清帝王画像,而中国的画像更讲神韵,所以现实中朱厚照究竟有没有张氏的遗传特征,从画像中完全看不出来。

从父系画像来看,明代诸帝又存在共同之处。看明代诸帝画像,大多数皇帝都是一副富态相貌,自太祖、成祖、仁宣、英景至宪孝,这些皇帝面貌基本一致,宽脸、窄腮、络腮胡、两眼距离宽。但到了武宗这,明显不同,武宗脸瘦长、尖下巴、两耳扇风,眉毛上挑,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武宗以后的世穆、神光、熹思,他们面貌虽然也有改变,但脸部特征仍然匀称,有太祖、成祖风范,绝不像武宗这样。所以从图画中确实看不出朱厚照有老朱家的遗传特征。这就又给武宗身世蒙上了一层迷雾。

明武宗真不是张太后所生吗

武宗画像

三、谣言升级为“妖言”

将武宗身世之谜彻底“发扬光大”的是孝宗晚期的“妖言案”。该案审判时间极长,直到武宗继位才落下帷幕,事涉武宗身世、宫闱隐私,所以该案也为奇案。

该案大致是:

北京城外有个郑村,是京军卫所驻地之一,其中有一个军户余子,叫郑旺,他无资格当兵,只能自谋生计,是个混混。他有一女名叫郑金莲,小时候出过痘,右肋留有疤,后背还有烫伤。郑金莲12岁被卖到东宁伯焦礼家中,后来又被转卖给通政使沈家。原本郑旺已经失去了女儿的线索,后来受到邻村有人入宫的启发,他就猜测女儿会不会入宫了,所以就去紫禁城寻亲。

你说巧不巧,北京城内有郑旺的朋友,他们是锦衣卫家属,于是郑旺就托他们找关系,一来二去,最后郑旺居然勾搭上了乾清宫太监刘山。刘山也想结个善缘,于是找到了一个不知身世的王姓宫女。王宫女说自己很小就被多次转卖,不知道身世。刘山就将她当作郑旺之女郑金莲,然后告诉郑旺找到他的“女儿”了。

此后郑旺就幻想自己的女儿能像宫廷剧女主一样得到皇帝宠幸,一飞冲天,自己当国丈,就对王宫女(郑旺以为是郑金莲)百般殷勤,频繁通过刘山给王宫女送礼物特产,但刘山不敢太明显地沟通大内,所以就自己留下了特产,并以王宫女的名义回赠刘山。然后刘山就美滋滋地做着国丈的美梦。

明武宗真不是张太后所生吗

明朝太监

突然有一天,郑旺告诉亲朋,说自己的女儿被皇帝宠幸了,要成贵妃了。随后经过村妇传播,整个村子都知道了这个事,都来随份子,郑旺一概照单全收。不久,郑旺以给女儿过生日为名,进北京城,直闯孝宗的妹夫齐世美的驸马府,自报皇亲身份。齐驸马和仁和公主的儿子不敢怠慢,还送了郑旺绫罗绸缎、貂皮玛瑙。一个混混被权贵捧起,瞬间膨胀,开始在北京城横着走,由此郑旺的事也传遍北京城。

郑旺发迹、王宫女(郑金莲)被皇帝临幸、张皇后突然生子,三件事被老北京的市民们瞬间联系在一起,然后就演化出郑旺之女郑金莲生太子的故事。北京城的消息自然传入大内,张皇后直接原地爆炸,一哭二闹三上吊,要求孝宗严查,朝廷由此展开大规模调查,史称“郑旺妖言案”。

明武宗真不是张太后所生吗

明朝大臣

四、妖言案的结果

1504年12月,皇帝旨意下达,三法司、东厂、锦衣卫联合办案,1505年将相关人等缉拿,但案件审判为密审,且迟迟不定案,而且孝宗还亲自审问了郑旺和王宫女。

这种诡异举动,又让北京市民猜测不已,这种冒充皇亲的案件只要走司法程序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劳动皇帝亲审,皇帝亲自下场,是不是说明皇帝心虚了?

最后朝廷公布的审判结果有以下几点:第一,王宫女身体完整,没有郑金莲的疤痕特征,所以王宫女不是郑金莲,和郑旺没有亲子关系。第二,郑旺冒充皇亲,叛为冒充皇亲罪。第三,郑旺、太监刘山散布谣言,判为散布妖言罪。

但实际处罚上,只有皇帝家奴太监刘山被斩首,郑旺被判监禁,王宫女被判浣衣局。

而武宗登基后大赦天下,郑旺居然被放了!

后来有官僚去刑部调查审判过程和被告口供,这个卷宗居然是孝宗的“内批”,即皇帝的处理意见。

如此动摇太子政治地位的大案,就死了一个家奴?所以武宗初期,仍有人猜测,武宗确为郑旺的外孙子。

明武宗真不是张太后所生吗

明代被行刑的宫女

正德二年(1507年),被释放的郑旺仍然不死心啊,仍然认定王宫女就是他的女儿,武宗就是他的外孙子。他竟然还通过关系跑进了东安门,大喊认亲。结果郑旺再次被捕,最后经过三司会审,以妖言罪判其斩刑。妖言案到这里终于结了案。

文史君说

武宗究竟是不是孝宗和张氏之子,笔者认为应该是的,毕竟皇家血脉不容玷污。而孝宗在妖言案中的怪异举动,则是对张皇后和张氏兄弟的不满。张皇后的弟弟张鹤龄、张延龄那可是混蛋中的混蛋、人渣中的人渣,仗着张皇后的宠爱,为非作歹,坏事做尽。孝宗出于对张皇后的爱,一直隐忍不发,但越到弘治后期,二张兄弟越大胆。二人在宴会上戴孝宗的帝冠,毫无损伤;二人在大内强奸宫女,遭太监呵斥、弹劾,太监旋即被张皇后所杀,张皇后“伏弟魔”的行为可见一斑,所以孝宗才借“妖言”之事敲打张氏。但谣言给了武宗巨大的困扰,“妖言案”虽然结案了,但武宗身世之谜仍在发酵,以至于武宗登基14年后,宁王造反,宁王造反的檄文上就写道:朱厚照不是张太后所生,根本不是朱家人。

杀人诛心啊!

明武宗真不是张太后所生吗

张鹤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4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时期郑旺妖言案,隐藏着明武宗的身世之谜
...亲”。03弘治四年,孝宗长子朱厚照降生,也就是后来的明武宗。可事情并未像郑旺想的那样,穿金戴银,八抬大轿将他迎进宫去。宫中消息说得明明白白:朱厚照乃孝宗张皇后所生,是正儿八经
2023-10-02 10:14:00
...不久之后,郑金莲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但郑金莲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在朱厚照出生后不久,她就因病去世。明孝宗非常伤心,为她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墓碑。但在
2023-10-27 20:06:00
揭秘明朝郑旺妖言案,明武宗的生母到底是谁?
前言: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十四日,大明宗室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发动叛乱。为了凸显自己此举的合法性,宁王让军师刘养正写了一篇檄文,其中有一句非常厉害的话:“我祖宗
2024-02-20 20:42:00
明武宗朱厚是张皇后的儿子,为何母子关系很差?其中必有隐情!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按照史书的记载,他是明孝宗与张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可是明武宗即位后,却与母亲张皇后的关系非常冷淡,明武宗在宫中只住了一年多,就搬到了宫外的“豹房”,自
2023-08-29 13:32:00
明武宗朱厚照如果出生在现代肯定是个学霸,因为他推动税赋改革,平定内乱,很会治理国家。另一方面明武宗也很荒淫无度,他爱玩懂玩又会玩,而且还设立了“豹房”,堪称是中国最早的夜总会或者
2024-04-24 10:09:00
明孝宗独宠一生的张皇后结局如何
...世不到三年而拒绝选妃的,不说别人,就说明孝宗的儿子明武宗,继位的第一年就选了一大堆的妃嫔。“比观正德改元,即立三宫”——《明孝宗实录》明孝宗此举明显是为了张皇后考虑,但是大臣
2023-06-08 15:42:00
明朝张皇后的一生:年轻时幸福,晚年被弟弟连累凄凉而逝
...孝宗看上张皇后的面上,不敢罚治,只是努力调解。直到明武宗即位后,才严厉打击舅舅的不法行为。张皇后为明孝宗生了三个孩子,分别是:明武宗朱厚照、蔚悼王朱厚炜和太康公主朱秀荣。但这
2023-04-21 09:53:00
明代最嚣张的外戚,嚣张跋扈到敢偷戴皇帝的御冠
...一人的派头,继续风风光光了几十年,直到张太后的儿子明武宗意外去世,明世宗嘉靖帝上位十余年后才彻底结束了张家外戚的风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说偏爱灰姑娘的霸道总裁总是有个悲惨的
2023-07-16 09:53:00
嘉靖皇帝的皇后有多难当?三任皇后一死一废
...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年号“嘉靖”。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因其后继无人,一众大臣与张太后选定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
2023-06-27 14: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