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家里放着的钱相当于大清朝国库十几年的收入。
当嘉庆把他关进大牢,还拿着“白色围巾”来看他的时候,和珅的心里也就释然了。
可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心里憋了好久的话都告诉了嘉庆,包括自己身后的掌控者。
那么和珅最后时刻究竟都说了些什么?掌控和珅的幕后黑手又是谁?
不合理的崛起之路
虽然和珅在后来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但是他的崛起之路却非常不合常理,似乎有些过于快了。
有些事情,只用和珅的个人魅力来解释的话,又会让和珅显得过于超然。那么和珅的崛起之路有哪些疑点呢?
和珅全名是钮钴禄·和珅,钮钴禄氏可是满族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他们家族在清朝也是排得上名的大家族。
但是出生在大家族这件事也是有好有坏。
好是可以凭借家族压别人一头,而坏的就是家族里的人勾心斗角,很有可能欺负你。
和珅的父亲是军中的一名都统,官职不高也不低,但是放在钮钴禄家里可就不够看了。因此,他们一家在大家族里的地位也不高。
尽管地位不高,但是和珅出生后的一家三口过得还不错。但是这段时光仅仅持续到了和珅三岁的时候。
和珅三岁失去了母亲,九岁失去了父亲,还险些被钮钴禄家赶出去。
这时候的和珅心中便有了一种信念:我一定要让家族为如此对待我而后悔!
和珅知道这个家暂时不能待下去了,于是九岁的和珅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出路。
和珅先是考中清朝廷专门为旗人孩子准备的咸安宫,那是一座“贵族学校”,而且必须要通过非常有难度的考试才能入学。
由于和珅从小没了母亲,他的父亲又常年在外,因此在其他孩子都跟着父亲念诗时,和珅只能看着父亲书房里的书自己学习。
但是这并没有阻拦和珅学习的步伐,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成为了有学识的人。
当和珅去报名咸安宫的入学考试时,家族中的其他小孩都跑来嘲笑和珅,说他一个没读过书的人居然有胆量报名咸安宫,那是连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人都不敢报的地方。
但是当咸安宫派人来接和珅的时候,那些不懂事的小孩全都傻了眼。
他们不禁怀疑,咸安宫的入学条件这么低了吗?连这个没读过书的孤儿也能进?
于是钮钴禄氏的几个小孩第二年也效仿和珅报名咸安宫,但是全都没能进去。
和珅进入咸安宫之后,他并没有懈怠,他知道自己距离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于是,和珅在咸安宫里开始一段如同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每天早起晚睡,只为挤出一点时间来读书。
而如此勤奋的和珅也引起了两位老师的注意。
在咸安宫里的这段时间,这两位姓吴的老先生非常照顾和珅,给和珅很多优待。
后来这两位老先生也是沾了和珅不少光,不仅仅是在朝上做了大官,后来乾隆在给嘉庆找老师时,和珅也是把这两位给推了上去,担任了和珅监视嘉庆的眼线。
和珅为什么能在咸安宫得到这两位老师的青睐?
有人会说是因为和珅的勤奋好学,当然不排除可能会有这种原因,但是两位老师在这里教书这么多年,真的会因为看到一个勤奋的学生就对他如此照顾吗?
那他得是有多么勤奋啊,整天不眠不休不吃饭的学?
和珅能够吸引这两位老师的原因肯定不只是他的聪明才智。
和珅在咸安宫里的学习并不差,他在这里学习了几年,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各种语言。
他十八岁时便迎娶了当时的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女儿。
为何冯英廉和两位老师都将宝押在和珅身上呢?
只有一个解释,和珅的身上的特质让他们决定在和珅身上赌一把。
和珅二十岁那年,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却是名落孙山了。
和珅发现科举这条路暂时走不通后,马上便改变了路线,只身进了宫,开始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后来他因为有点学问被挑选进了粘杆处。
粘杆处到底是个什么部门?其实它就相当于是清朝的锦衣卫。当皇帝出门的时候,他们负责陪在身边保卫安全,或者是帮皇帝做事。
在宫里的时候,他们就负责皇帝的娱乐,陪着皇帝做一些娱乐活动。
如果乾隆批阅奏折累了想玩一会儿,那就到了粘杆处干活的时候了。
和珅在粘杆处干了三年,二十三岁的和珅终于逮住机会,在乾隆的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能。
他的这次表现在乾隆的心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久后他就被乾隆提拔为御前侍卫,整日陪在乾隆身边溜须拍马。
紧接着诡异的事情来了。和珅在被任命为御前侍卫三个月后,摇身一变,从一个侍卫变成了户部侍郎,又过了两个月成了军机大臣。
不到半年的时间,从一个下层的侍从变成了参与国家大事的军机大臣,这跨度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尽管军机大臣是个兼职,但是他毕竟是个参与大事讨论的官职。他可能仅仅是一个副部级的侍郎,但是他的地位可比一般的副部级高多了。
当上军机大臣的第二个月,和珅又成了内务府总管大臣,这也是一个肥差。
从此之后,和珅的官职更是一路飙升,就连朝中的权臣永贵弹劾他,乾隆也只是象征性的警告了和珅一下。
随着他陪在乾隆身边的时间越来越长,乾隆也越来越重视和珅,还把自己的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
此时的和珅已经成为朝堂之上最顶尖的那一批大臣,而朝堂之上分为了四个派系:武将派,御史派、反对派,以及以和珅为首的贪官派
和珅在一打三的情况下依旧不落下风,乾隆还总是护着他。
权势的增加让和珅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能管住他的人越来越少了。
和珅开始沉迷于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但是他虽然对同僚们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他对乾隆却只有忠诚,从来不敢忤逆乾隆的话。
就算在乾隆年老体衰,连话都说不清的时候,只有和珅能够被乾隆叫到身前替他下令。
一朝权臣,穷途末路
和珅的辉煌在嘉庆这几年达到顶峰,他站在乾隆的身边,替乾隆下达着只有他们二人知道真伪的命令。
而旁边已经继位的嘉庆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看着台下的群臣。
现在看来,乾隆真的太信任和珅了。
尽管乾隆非常长寿,但是他依旧在嘉庆四年结束了漫长的一生。而老早就已经看和珅不顺眼的嘉庆,马上就开始为拿下和珅做准备。
在乾隆死后不到半个月,和珅就被关到了刑部大牢。
这时候的和珅所有办法都想尽了,就连乾隆留下的遗诏也没能拦住嘉庆杀他的步伐。在监狱的和珅一筹莫展,只能是乖乖等死了。
现在回看和珅的一生,他这一生只有一个贵人,那人就是乾隆。如果说有人能在身后掌控和珅的话,那个人一定是乾隆。
实际上,和珅在监狱里的杂草堆上跟嘉庆“谈心”的时候,他也是在诉苦,将自己内心的憋屈都说出来。就算不能感动嘉庆,至少也可以让自己好受点。
而他最难受的一点便是嘉庆指责他的贪污。
和珅告诉嘉庆:你以为我这钱都是拿来给自己用的吗?我从下面那些贪官手里收上来的钱,大部分都给了乾隆皇帝!打仗用钱吧?他那十全武功的钱从哪里来的?出城巡游要钱吧?先帝爷七次下江南的钱哪里来的?修院子修避暑山庄的钱又是哪里来的?
乾隆在晚年喜欢自称“十全老人”,只因他称自己有“十全武功”,也就是打了十场大仗。除了这些,还有不少小战斗没有记录进去。
战争可是非常烧钱的,有许多大国都难以支撑。而乾隆平均六年一场,这钱都是从和珅兜里掏来的。
乾隆的七次下江南非常出名,但是皇帝出门消耗的钱可是无法想象的多。当年康熙四次就足以把江宁织造曹家几代基业给耗尽,乾隆这七次还得了?
这钱,也得是和珅出。
今天我们看到的承德避暑山庄有七十二景,其中前三十六为康熙年间的,后三十六为乾隆的年间的。
还有北京城里的园子,修这些的钱也是和珅拿出来的。
乾隆年间的全国经济大发展,商业也开始繁荣,和珅便抓住这个机会从富商手里收钱,揣到自己手里,然后给乾隆用。因此,乾隆才是那个花钱最多的人,他就是和珅的幕后黑手。
当初乾隆看中了和珅的能力,很快便把他培养成了一个“贪官”。
在后来的大臣们弹劾他时,乾隆又怎么会让别人把自己的存钱罐给一脚踢跑呢?因此他才一直护着和珅。
总之,这钱是乾隆花,骂名和珅背,这么合算的买卖,乾隆又怎么可能会不干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