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4-13 15:28:00 来源:澎湃新闻

注:本文有剧透

《不止不休》和《热搜》之后,又一部聚焦新闻领域的电影公映。《白日之下》获得普遍的好评,以16项提名领跑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豆瓣开分8.2分,是今年少有的豆瓣过8分的院线电影。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白日之下》海报

电影由尔冬升监制,简君晋执导,姜大卫、余香凝、林保怡主演。影片讲述新闻记者凌晓琪(余香凝 饰)截获一宗有关残疾院舍(看护机构)“彩桥之家”虐待院友的线报,为了查实真相,她伪装成失智老人通伯(姜大卫 饰)的孙女潜入院舍,逐渐揭开白日之下的残酷真相。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晓琪(余香凝 饰)

电影以记者凌晓琪的视角展开叙事,观众最直接共情的是她的感受。而贯彻全片,她最强烈的情绪是“无力感”。

第一层“无力感”,是职业本身带来的。

很显然,一开始选择进入新闻行业的晓琪满怀新闻理想,大抵如新晋的后辈Jess(许月湘 饰)那样,认为记者是监督公共事务、揭露不公、保障公民知情权、守护社会正义的光荣职业。

但作为一个老记者,如今的晓琪已经不大相信这一套了,她有些心灰意冷,看上去有些“老油条”,毫不讳言自己追踪新闻是为了“揾啖食”,“使命感”不能当饭吃,她也对十年后是否还有记者这个行当保持怀疑。

新媒体对于纸媒的冲击是全球性的,在传媒业高度发达的香港,这种冲击只会更为剧烈。广告收入减少、订阅人数下降等原因导致纸媒收入减少,纸媒不得不削减成本,包括减少记者人数、缩减报道范围等,直接影响了记者的工作效果和职业发展。晓琪所在的A1新闻社侦查组(相当于深度调查部),在新一波的预算缩减中,首当其冲。如果晓琪的这一次深度报道不能出彩,整个部门有可能被裁。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A1新闻社侦查组

经济压力是一方面,职业成就感的消弭是另一方面。信息爆炸时代,快速消费新闻成为常态,传统深度报道的重要性依然重要,但在海量信息中很有可能难以引起足够的关注,这令致力于深度调查和严肃新闻报道的晓琪感到挫败。就像她说的,有时辛辛苦苦跟完一个报道,却对现实没什么触动,坏人依然逍遥,这让她感到“麻木”。

不过,这种来自职业的“无力感”,也是晓琪自我解压式的吐槽,她仍然相信新闻。所以,哪怕有种种不如意,她仍然在新闻行业,仍然在侦查组,仍然对白日之下的污垢有本能的愤怒……哪怕辛苦做出的报道读者看了就忘,但晓琪还是认为读者能记住两天都好。

在接到爆料后,晓琪潜入院舍调查。爷爷在养老院自杀的事情让晓琪始终有心结,更加深了她对院舍里这群弱势群体的同理心,比如她不平则鸣,比如她在冬至日赶过来给大家加餐。

在了解到院舍里众人的生存现状后,晓琪感受到第二层次的“无力感”——来自现实的无力感。

电影聚焦的是香港私人院舍在监管不善下产生的惨剧,电影中的案例均改编自香港真实事件。包括2015年的长者遭脱光露天冲凉事件、2016年的院舍涉嫌虐待、长期捆绑事件,2016年的康桥之家前院长涉嫌与智障女非法性交获撤控事件,以及2016年的康桥之家8个月内6名院友离奇死亡事件……在电影中,经由晓琪的目光和镜头,这一幕幕重演。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老人集体在露天被脱光冲澡

观众很容易质问:为什么不把院友送到公立机构?为什么这些虐待院友的私人机构不被关停?除了把院友们送到院舍,就没有其他路径了吗?

这些无不指向制度上的不足和漏洞。一方面,政府设立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供不应求,在香港,残障人士一般需要排队15年才能等到一个公立床位,政府将一部分责任外包给私人机构。私人机构的资源同样不足——比如电影中的彩桥之家八十多名院友,仅有两人负责管理看护。这些机构纵然屡屡违规,相关部门也只是一次次警告而非直接关停,否则院友就没了去处。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私人院舍环境不佳,至少能遮风避雨

另一方面,如果是在家看护呢?电影中在不同场合中出现同一句话:“人老了就是包袱”。照顾失能老人或残障人士不仅需要经济投入,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家庭成员需要牺牲工作、个人生活提供全天候的照护,这对他们的生活质量、职业发展乃至精神状态都构成挑战。前段时间,《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刷屏,这样的困境已经是老龄化社会的普遍难题,香港要面对,我们也要面对。

电影的第三层“无力感”,来自晓琪努力的“徒劳”。

经过侦查组全员的共同努力,晓琪揭开彩桥之家的黑暗面,揭开院长章剑华(林保怡 饰)忠厚老实、诚恳真挚面具下的兽性一面——他性侵心智障碍的少女……虽然晓琪的报道很轰动,章剑华的性侵却因证据不足被律政司撤控,虽然彩桥之家终被关停,晓琪却遭受千夫所指。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可怖的章剑华(林保怡 饰)

这是电影中反高潮的一幕:雨幕低垂,晓琪穿行于人群之中,两旁聚集院友和他们的家属,彩桥之家关停,他们等待被移送到其他地方。指责的话语如同锋利的箭矢,无情地刺向晓琪孤独的身影,她的一腔热血和愿景在此刻却显得如此无力,难以抵挡那汹涌而来的误解与攻击。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被误解的晓琪

这或许才是那些像晓琪一样的记者,最难过最无力的地方。这不是说新闻是错的,也不是记者失责失职,而是新闻报道所诉诸的正义,与现实中所取得的正义,几乎总是存在着巨大落差。

尽管新闻报道可以揭示问题、引发公众关注,但它并不能保证这些问题一定得到解决或带来实质性的变革,确保“一劳永逸”或“药到病除”。很多社会问题是复杂性的系统问题,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新闻报道可以揭示现象,却很难单枪匹马地改变整个系统的运行规则。

从受众自身的视角来看,新闻报道往往只能激发我们的意识觉醒和情绪共鸣,但将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更多的社会动员、政策支持以及个体的努力。我们很多人对热点确实是“三分钟热情”,愤怒情绪一过,好像也就不怎么关注事态进展了,自然谈不上改变。

此时,便有可能出现电影中的这类情形:正义看似到来了,但它又没有完全到来,正义帮助了人们,但它又没有完全帮到底。虐待院友的彩桥之家关停了,但这些院友确实面临着无处可去的困境,在院舍虽然处境很糟,至少有一张床,有遮风避雨的地方,不至于流落街头。公立院舍的增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私立院舍的监管长期不足,也很难保证整个看护系统的生态会有本质性的好转。

记者明明是履行职责,明明是出于公心,明明是要守护社会正义,最终却陷入孤立无援、得不到理解与支持的境地。

电影是要向种种“无力感”妥协吗?并不。晓琪从众人的指责中穿过,走向通伯——在院舍里“装傻”的通伯其实是名智者,他看得比谁都通透。他安慰晓琪:“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字字千钧,既拯救了晓琪受伤的心灵,也给了银幕外千千万万的记者同行们很大的慰藉。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装疯卖傻其实不傻的通伯(姜大卫 饰)

新闻记者在报道中持有对正义的追求,可由于种种复杂因素的制约,现实所能实现的正义打了折扣,记者可能因此招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反击,被无力感深深困扰。“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提醒了记者朋友,当他们的报道出于良知、原则和对公共利益的考量,即使可能引起某些人的不满或批评,也不应该为此感到愧疚。

优秀的新闻记者会始终怀揣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也要义无反顾去做“对的事”。做对的事,虽然不会立竿见影有最好的结果,但每一次“对”的报道都是向正义靠近的步伐,每一次的努力都有可能推动众人共同去寻求、建设和维护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社会,就像电影中的台词所说,“可能我们试过1000次都没有用,但说不定这次就会改变”。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恰恰体现了新闻记者的可贵品质,恰恰是新闻的价值所在。

《白日之下》层层叠叠铺垫了各种层次的“无力感”,但它最终指向的,是那句在新闻界广为流传的话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晓琪的报道,连同《白日之下》这部电影,“未必可以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向世界提出问题”,未必一步到位赢得完美的正义,至少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不久前,电影中原型的那个性侵院长,受到法律的惩罚。

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尽管去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演技都不能拿影帝,天理何在
...像奖上,林保怡带来了本届金像奖热度最高的电影——《白日之下》要评价林保怡,你就不能只说他是香港演员。而是刑侦里拍出了《鉴证实录》,医疗里拍出了《妙手仁心》,金融题材有《大时代
2024-04-29 19:59:00
金像奖16项提名影片《白日之下》定档4.12内地上映 揭露弱势群体遭受非人待遇
...慈恩、宝珮如、朱栢谦、朱栢康、许月湘等主演的电影《白日之下》于今日官宣定档将于4月12日全国上映,并一同曝光了“凝视”版海报与“真相”版预告,海报色彩对比强烈,以纸质刊例为背
2024-02-26 11:56:00
这部良心电影,不该就此沉没
...没得选,做选择的人不多,选对的人更少。”这是电影《白日之下》中的台词,从台词中可以窥见影片的风格。这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严肃电影,一部无能为力的电影,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
2024-04-30 17:19:00
专访|导演简君晋:拍《白日之下》,是我对无力感的回应
不久在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白日之下》16提3中,最终共摘得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三项大奖,没有获奖的林保怡,也成为呼声最高的“男主”遗珠。这部影片已
2024-04-19 23:49:00
《白日之下》终极海报预告双发 揭开黑暗改变现实4月12日全国公映
...慈恩、宝珮如、朱栢谦、朱栢康、许月湘等主演的电影《白日之下》于今日曝光“揭露黑暗”版终极海报及终极预告。《白日之下》此前获得金像奖16项大奖提名,领跑第42届香港金像奖,此前
2024-04-07 11:40:00
《白日之下》:“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白日”在艺术作品中总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白天是人类活动的主要时间,在阳光下,一切阴霾都将得到清扫、无处遁形,人们下意识觉得,只有等白日休眠、进入黑夜的时候,罪恶才会在暗处肆意滋生
2024-05-08 15:49:00
豆瓣8.2,金像奖16项提名!《白日之下》在深举行首映礼
4月8日,电影《白日之下》在深圳举行首映礼,导演简君晋,主演姜大卫、林保怡、余香凝、粱雍婷出席,在映后与大家真诚交流互动,分享创作感受、解答观众疑问。此前,《白日之下》在豆瓣获得
2024-04-10 01:37:00
性侵、虐待、群裸......这片太敢拍
...看到。咱们来聊聊这部「叫好不叫座」的本月佳片——「白日之下」In Broad Daylight2024-04-12(中国大陆) / 2023-11-02(中国香港) 《白日之下》的故事很简单
2024-04-17 17:37:00
电影《白日之下》定档4月12日,金像奖大热门揭露残酷现实
...慈恩、宝珮如、朱栢谦、朱栢康、许月湘等主演的电影《白日之下》官宣定档将于4月12日全国上映,并一同曝光了“凝视”版海报与“真相”版预告,海报色彩对比强烈,以纸质刊例为背景,一
2024-02-26 16:12: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在世界尽头,我悄悄建造,只属于你的美好。“当苏醒创作的这首温情主题曲落下最后一个音符,《海角88号》也伴着海浪声圆满落幕
2025-11-06 13:42:00
电影《我的世界没有我》今日官宣定档11月27日全国上映,并发布定档预告与定档海报。该片由张涵予首次担任监制、田海容首次执导
2025-11-06 13:42:00
从张艺谋在《红高粱》中用一抹“红”定义生命的野性,到王家卫作品中浓郁、迷离的蓝绿色调……影视作品中的色彩,不仅是视觉的装饰
2025-11-06 13:42:00
光影传情,文明互鉴:中国电影博物馆“2025国际电影文化交流活动”在法国、西班牙成功举办
为隆重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与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推动中国电影文化走向世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电影博物馆于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
2025-11-06 14:08:00
国话原创话剧《牡丹亭上三生路》首演 再续汤显祖笔下不朽情缘
《牡丹亭上三生路》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中国网11月6日讯(记者 马旷)11月5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牡丹亭上三生路》
2025-11-06 14:08:00
布一贤作品《青云塔三姐妹》成功入围第17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首批竞赛名单
澳门国际电影节,是澳门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国际性电影节,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全球电影人追逐梦想的璀璨舞台
2025-11-06 14:42:00
近日,亚洲女性电影节集团迎来在香港成立三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深耕亚洲影视文化领域的核心机构,集团扎根香港多元文化土壤
2025-11-06 14:42:00
从《暗河传》热播聊剧漫联动新生态:优酷少年幻单元的热血布局与野心
《暗河传》开播一周热度破万,这部聚焦“新武侠”的剧集不仅延续了优酷少年幻单元的高口碑,更成为探讨“剧漫联动生态”的绝佳样本
2025-11-06 14:42:00
百年戏楼上演马派经典 11月9日京剧《胭脂宝褶》 正乙祠邀您共赏好戏
11月9日,有“中国戏楼活化石”之称的正乙祠戏楼即将迎来马派经典京剧《胭脂宝褶》的登台。这部由京剧大师马连良熔铸心血改编
2025-11-06 15:43:00
西理工毕业生刘洋斩获国际电影大奖 跨界成长印证多元育人成效
近日落幕的第六届北京国际儿童电影展传来喜讯:西安理工大学2016级毕业生刘洋执导的儿童题材短片《野风筝》,在全球参赛作品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
2025-11-06 16:52:00
徐州睢宁:电影节红色光影育人 让孩子闪闪发光
10月31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四小学的孩子们沉浸在红色光影的世界里,脸上贴着小红旗,手中摇动着鲜艳的五星红,眼中闪烁着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
2025-11-06 17:20:00
110部作品10天好戏连台,大凉山戏剧节来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2025年第七届大凉山戏剧节将于11月7日立冬日,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启幕
2025-11-06 18:05:00
吉林动画学院两部原创《山海经》戏剧亮相乌镇国际戏剧节嘉年华
近日,吉林动画学院师生携原创儿童剧《戏说山海-神兽归位记》与肢体剧《山海之毕方》,亮相第十二届乌镇国际戏剧节嘉年华,11天演出60余场
2025-11-06 23:36:00
陈奕迅在伦敦奏响《K歌之王AIR》,打造管弦乐版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怡蒙)近日,著名歌手陈奕迅赴英国,与60名顶级乐手组成的The Heritage Orchestra(传统管弦乐团)合作
2025-11-06 21:36:00
临沂市开展“万家灯火·幸福家园”社区春晚海选活动
鲁网11月6日讯深秋的寒意,挡不住大家如火的热情。11月4日,以“万家灯火·幸福家园”为主题的社区春晚海选活动,在临沂沂河新区相公街道凤鸣湖公园火热上演
2025-11-06 1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