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读懂中国人口的“变”与“不变”(望海楼)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23 08:2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纵观全球,人口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格局。在中国,人口问题也始终是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辩证的思维看过去,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变”与“不变”。

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变”——

近年来,中国人口发展出现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比如,当前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同时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人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变化,符合人口自身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这些“新特征”是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需要科学、理性看待。

有长远大势的“不变”——

全面认识中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尤其要关注全局、放眼长远。特别是海内外普遍关注的“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

看总量,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目前,中国有14亿多人口,拥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500万。放在全球来看,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中国持续保持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人口红利”仍在持续释放。

看质量,劳动力素质稳步持续提高。论健康水平,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升,目前已超过78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要知道,健康是福祉,也是生产力。论受教育水平,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人力资本水平仍在持续跃升。受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也是劳动者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前提。

看人才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如今,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高职学校每年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指路……正是一支支人才队伍为大国重器“插上翅膀”。中国在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近日,有中国媒体面向全球网友发起一项民意调查,88.4%受访者认为中国的人力资源足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91.8%的受访者认为“人才红利”将持续为中国综合国力跃升提供强劲动力。可以说,中国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

读懂这“变”与“不变”,便更能理解今日中国如何把握人口发展的有利因素,积极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中国已经明确,“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人们看到,生育支持、普惠托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各项政策渐次推开;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等各项利好正深刻助力人的全面发展。

新征程上,中国坚持人口高质量发展,定能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3 11: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叶 伴《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2月26日 第 01 版)第78届联合国大会日前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联合
2023-12-26 03:45:00
...半年以来,共完成泰坦大道与龙珠路交叉口、泰坦大道与望海路交叉口以及新昌大道与凤凰路交叉口3项治堵改造工程,成功将一批“堵点”“痛点”打造成交通顺畅的“亮点”。道路畅不畅通,直
2023-07-24 10:10:00
...的洞头人为闽南后裔,台胞台属约占总人口的12%。在洞头望海楼景区,旖旎的风光美景让远道而来的特训营学员们赞叹不已。不少台青表示,望海楼内展示的渔业生产工具、特色海岛美食、非遗
2023-07-11 21:08:00
信笔钱塘,回首仍是《望海潮》
...称为“西湖颂”。但,若谈到千古悠扬杭州赋,柳永的《望海潮》当之无愧。从“重湖叠巘”的锦绣到杭州城的繁荣富庶,柳永此词,篇幅不长,却尺幅波澜,是赞美杭州及西湖的经典之作。传之久
2024-03-29 10:47:00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年轻人不愿生育不仅是成本高
(原标题: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回应每经:年轻人不愿生育不仅是成本高,以家庭孩子中心文化转变为自我中心文化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影响重大)每经记者 李宣璋6月10日,由中国人口学会
2023-06-11 14:58:00
蔡昉:失去第一人口大国的头衔意味着什么?
...,一系列人口统计研究预测显示,印度将在4月中旬超过中国。而在去年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也曾预计印度人口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
2023-04-12 12:53:00
中国失去人口总量世界第一,我们需要担心吗?
...预测引发广泛关注:印度人口数量将在明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未来失去“第一人口大国”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担心吗?中国VS印度中国与印度都是人口大国,过去
2022-12-29 09:01:00
第六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杨震出席并讲话
中国网据农工党中央消息 11月3日,由农工党中央、中国老龄协会、山东省政协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会议以“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全国政协
2023-11-04 12:00:00
补齐少子化的短板预示着巨大的生育红利
...国新生人口不足1000万,自1961年以来出现了首次负增长。中国在世界人口的比重由建国之初的25%,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9%,且仍有继续下降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口问题始
2023-10-31 10: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