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图为王振伟一家住进新房后一起吃饭。
□本报记者 张璐 通讯员 马芳 摄影报道
4月29日,一场雨雪浸润河湟大地,大雾弥漫时,住上新房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满坪镇河口村村民王振伟家里笑声不断,前来道喜的亲戚们围坐在阳光房里,吃着手抓、喝着盖碗茶、聊着家常……
眼前这个农家小院,旋转台阶,实木大门,灰瓦白底的中式围墙,让整个院落显得大气又庄重。走进院内,菜地里菜苗冒着绿尖,为孙子们准备的乒乓球桌、秋千、休闲座椅……惬意中透露着温馨。顺着台阶走进王振伟家中,卫生间、开放式厨房、储物间、洗衣房、室外休闲区、阳光房里的餐厅、沙发等功能明确、摆放整齐。
记者了解到,从3月16日开工到4月22日通过县、乡两级验收,王振伟一家用了38天住进了新家。期间,政府补助了5.58万元维修加固资金,提供了贴心的指导服务,作为满坪镇灾后重建中第一个住上新房的农户,这两天王振伟的心里格外高兴。
“房屋鉴定结果是C级,我们不能只靠政府,春节前我就找好了大工师傅,自己也筹措了一部分资金先把房子盖上。”王振伟说道。
王振伟原本就有着改善住房条件的想法,一直忙于在儿子家中帮忙照看孙子没来得及修缮,这次遭受地震灾害,政府积极补贴,想着趁这个机会改善一下居住条件。
王振伟说:“党和政府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主心骨,跟着党和政府路稳心宽。开工以后,我们夫妻俩是连轴转,门窗换成了断桥铝,装了电暖气,墙面用了墙板和铝扣板加固,我们的新家真是安全又亮堂啊!”
看到王振伟已入住的新家,哥哥王振文既欣慰又羡慕,同样评定受损等级为C级的他,也选择在政府的帮助下自筹盖一院防震等级高又舒心的家。
“砂石料价格稳定,工匠又多,政府还提供专业指导,我的房子也在加快速度修建,争取早日住上新家。”王振文说道。
在几公里之外的官亭镇鲍家村,随处可见的施工队对房屋进行维修加固,作为第一批验收成功入驻新家的鲍生国老人来说,这几个月的生活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地震发生以后,70岁的鲍生国老人和家人一起入驻板房开启了“临时”家的生活。
“吃穿不愁,还有志愿者上门帮助,100多天的板房生活很温暖。但我们老百姓舍不得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一开春,我就带着孩子清理残垣断壁,规划重建方案,不到一个月时间,我的新房就完工入住了。”鲍生国高兴地说。
鲍生国老人介绍着他这一个多月的装修加固之路,整体对房屋圈梁进行了加固,裂缝墙面全部用墙板加固,外立面粉刷一新,再把之前的家具擦拭干净,新家新面貌让鲍生国心情敞亮。
“从板房搬出来的时候,政府给的米面油还没吃完,我就张罗着在新家里吃了一顿浆水拉面,味美心暖呀!”已经入住新家半个多月的鲍生国记忆犹新。
不远处的村民鲍义杰已经入住新家了,同样采用板墙加固方式,极大地缩短了入住时间。在西宁打工的他看到家门口的“商机”,也加入到重建家园的队伍里挣钱了。
自抗震救灾工作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以来,让灾区群众尽快住进温暖的新房,成为民和县委县政府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农房维修加固修前鉴定、修中监督、修后验收,是民和县的统一标准。民和县以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严格按照“一户一策”要求,严把施工质量关、安全关,加快推进农房维修加固重建进度,全力做好农房竣工验收工作。
目前,民和县受灾房屋已全面开工,各级各部门多方联动,加快速度,争取早日完成所有受灾房屋新建和维修工作任务,确保受灾农户早日实现“安居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