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比和珅还贪的第一贪官,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并且得到善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13:25:00 来源:戏说三国

和珅的大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是乾隆朝的宠臣,权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贪腐更不在话下。和珅是我们印象当中的大清第一贪官,嘉庆年间被抄出了十亿两白银,几乎是清朝全国财政收入的十五倍!所以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但是和珅与此人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此人吃饱,大清跌倒!他就是爱新觉罗·奕劻!

他是比和珅还贪的第一贪官,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并且得到善终

这位大清朝另外一位巨贪不仅自己活了八十岁,而且财产也没被抄,相比与和大人,人家才是真正的守财奴。和大人最后财产全归别人了,而他为自己的子子孙孙留下来丰厚的财产。

奕劻何许人也?

奕劻是谁?很多人估计都不太了解。人家是大有来头的,他是晚清宗室重臣,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子,乾隆皇帝第十七个儿子,嘉庆皇帝的同母胞弟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子,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虽然沾着皇亲,但到他这一辈时已经很落魄了,甚至到了卖字画为生的地步。

“甚贫乏,以其为中国绘画山水之能手,兼擅长书法,尝为人教读,且资书画以糊口,籍以略增其收入。”

他是比和珅还贪的第一贪官,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并且得到善终

只能靠着出售自己书写的字画度日,也就勉强温饱,所以等后来随着权势的增长,那点微薄的俸禄就不能满足其庞大开销,开始想尽法子的贪污。他认为朝廷是别人的,只有揣进兜里的银子是自己的,所以管他什么东西,只要给钱悉数能卖。这个人无才无能,但写的一手好字。最大的本事就是阿谀奉承,谁强站在谁的一边。

奕劻虽然是个没什么才能的人,但是他高举“两个凡是”和“三大跟随”的旗帜,凡是太后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太后的指示,我们都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慈禧太后喜欢什么,我们就喜欢什么;慈禧太后支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慈禧太后爱好什么,我们就爱好什么。慈禧太后是我们生命里的小太阳,慈禧太后是我们人生中的指明灯,我们坚决维护太后。最终奕劻成为慈禧太后的头号重量级皇家宗亲脑残粉。把慈禧太后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慈禧太后也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荣辱忽焉,皆在圣意。

他是比和珅还贪的第一贪官,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并且得到善终

因此他的能力再平庸,只要不犯原则性的大错误,他便会一直升官发财下去。

在慈禧当政期间,她是容不下太有主见的恭亲王的。她要找一个庸碌无为的,听话忠诚的人来代替恭亲王。奕劻和慈禧的娘家兄弟关系很好,又经常给慈禧代写家信,这一来二往的便见到了慈禧的心腹圈子。所以慈禧拿下恭亲王,他的机会就来了。他后来成了晚清重臣,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并加恩世袭罔替成为清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权力巨大,这让他放开手脚的大贪特贪。

奕劻有哪些贪污的法子呢?

我们都知道,清朝和以前的王朝都一样,所实行的还是以扶持小农经济为主。从地主阶级的角度来看的话,国家很大程度上就保护和维持了他们的收租权力,因而也就保证了他们占有小农经济所生产的大部分剩余的权利。而也正是因为取得了这样的剩余,才使得地主阶

有了充裕的时间从事农耕意外的事业。

在十九世纪的时候,一个知县年均收入是三万两左右,总督级别的是十万两。而作为像奕劻这样的皇亲国戚来说,其基本工资加上养廉银等收入,其收入不下于20万两,但是这些收入在奕劻的王府中不过是九牛一毛。清朝士人刘体智就曾说道:

他是比和珅还贪的第一贪官,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并且得到善终

“庆邸势利之交、金钱作用,夫人而知之。托活洛氏陶斋制府于无意中,与寿州孙文正语时,为庆邸忧贫,言王府费用每年辄三十馀万,虽有俸禄养廉,相差甚巨,云:邸中用度不足,咸知取之北洋,然究于何项开支、何人过付,无人能测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亲王府如此庞大的开支,如果仅仅是靠着奕劻本人的俸禄和养廉银是根本难以为继的,所以他只能通过其他违法的渠道去获得额外收入。当时奕劻获得额外收入的渠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

第一、利用自己的身份肆意索取,卖官

奕劻借着职位之便,利用北洋系下属的私人关系,公然的卖官鬻爵,将可以支配的官职明码标价。这里我们说明一下,清朝的时候想当官的话,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参加科举考试,另外一种是“捐纳”,也就是拿钱买官。虽然同样是买官,但是朝廷搞的捐纳制度,目的是想要收到更多的钱来充归国库,而像卖官鬻爵,就是利用自己的职位便利,肆意将朝廷官员职位进行售卖,而这个钱也并非是归于国库,而是归奕劻本人所有。

他是比和珅还贪的第一贪官,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并且得到善终

第二、就是受贿

古语有言:“千里为官只为财”,在晚清这样的特殊时期,这一特点极为突出。义和团之乱后,清廷的政情每况日下。张之洞就曾感叹道:“方今世道凌夷,人心放态,奔竞贿赂相习成风”。由此可见,此时的政治氛围极为糜烂。清廷中的很多官员都相互钻营,上下互通,就连清廷的掌权人慈禧太后也觉得收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上面如此,下面更不用说。

第三、结拜干亲,谋求私利

奕劻位高权重,来找他与他结拜干亲的人不在少数,而结了干亲之后,接下来的就是为了为自己谋求私利,因为只要结拜,那么人家就会送礼给他。这实际上跟贪污受贿是一样的,只不过是途径不一样而已。据记载,奕劻的门生故吏、干儿干女遍布天下。还有一点便是以过寿庆祝为由来收取“份子钱”,当然了,这种分子钱和一般的份子钱截然不同,前来为其庆祝之人,都是为了巴结他而来的。

他是比和珅还贪的第一贪官,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并且得到善终

比如他的七十寿诞的时候,全国各省的一些长官都带着厚礼前来祝贺。值得一提的是,所收到的礼物按厚薄可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是福字册,但凡现金在万金以上的礼物,那么就属于第一等级。二级是禄字册,凡是现金在五千以上的就可以进入此名单。三级是寿字册,但是礼物价值在三千以上的就可以进入此名单;四级是喜字册,凡是现金在百位的就可以进入此名单。至于其他礼物则重新计入一册。据记载,当时所收到的现金总数不下五十万,至于礼物则不下百万。由此可见,其所收到的礼金礼物之多。除此之外,奕劻还在汇丰银行私存了白银一百多万两。

但是,虽然奕劻贪污受贿,但是皇帝本身拿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光绪在的时候,大权由慈禧掌控着,光绪即便是想惩处他,也没有说话的权力,但慈禧本身就是一个极度奢靡的人,再者来说,她也要依靠奕劻,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也没有提出要处置他什么的。

但即便是后来宣统皇帝即位之后,其地位虽有过波动,但是其地位一直都是稳固的。奕劻一直活到了民国六年(1917年),享年七十九岁。在清朝的众多贪官中,大多数人都以和珅为最,但其实,最严重的还是奕劻本人,因为这绝不仅仅只是贪财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当时社会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集中体现。

他是比和珅还贪的第一贪官,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并且得到善终

可以说,奕劻贪污腐败对晚清的政局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虽然说贪污受贿属于个人违法行为,但是在晚清那样的政治环境下,贪污已经介入到了权力消长的过程中,成为了争夺权力无形的工具。奕劻贪污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到晚清的权力机构和发展态势,与政治失衡和权力竞逐有密切关系。

所以说,奕劻的贪污腐败其严重性要远高于和珅等人,其所收纳的财物也不低于和珅。

1917年,奕劻在天津病逝,享年79岁,这是晚清王爷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也是最大的贪官。据英国报道,奕劻的存款高达了712万英镑,这在当时已经是富可敌国的存在了。

奕劻作为晚清第一贪官,为何却能获得善终呢?

奕劻虽贪,但不是唯一现象,当时掌权的人可谓是人人皆贪,所以谁也不会、也不敢说谁比谁好。从慈禧当权到载沣摄政,皇帝要么无权,要么年幼,自然也不可能找奕劻的麻烦。

他是比和珅还贪的第一贪官,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并且得到善终

奕劻之所以能够善终,是因为他虽然贪,但从不把事情做绝,总是留有余地,这也也正如章宗祥所说“奕劻以庸碌之身居然占据高位多年,后来黯然退职,殁于天津,这与他胆小不敢结人怨,没有借事杀人,所以不受报复有关”。此外,奕劻为人也颇懂得识时务和知进退,1911年袁世凯复出之时,奕劻老老实实地让出了内阁总理大臣一职。清亡后,他赴天津做寓公。民国六年(1917)一月二十九日病故,殁年79岁,所以,奕劻这个老狐狸能够获得善终也就不奇怪了。

奕劻死后商定谥号,本来大臣要给“哲”,溥仪死活不同意,扔下四个字给大臣选:“谬、丑、幽、厉”,这可都是最狠的恶谥,可见对奕劻恨到了什么程度。附赠溥仪对奕劻评价:

他是比和珅还贪的第一贪官,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并且得到善终

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9:33: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贪官,皇帝的资讯:
古代有些皇帝为什么放任贪官不管,还委以重任?
皇帝喜欢用贪官,皇帝离不开贪官。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几乎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什么皇帝喜欢用贪官那?这其中还有什么奥秘那?我们可以从宇文泰和苏绰的对话中能够找到答案。宇文泰问:“国何
2023-05-03 22:36:00
乾隆这位明君为什么愿意重用和珅这位贪官呢
...是任何一个王朝都会有昏君,同时,任何一个王朝也会有贪官。一般情况下,有昏君的王朝就会有贪官,而如果一个君王非常精干的话,那么贪官的生存余地是非常小的。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王
2023-01-10 17:19:00
雍正反腐狠到什么程度?贪官死了也不能放过
...王,也有人说,雍正在位期间,不仅勤政爱民,而且对于贪官也是大力打击,使得百姓安居乐业,雍正皇帝在历史上,虽然也有一个污点,然而对于他的功绩,却也否认不了!康熙在位期间,由于三
2024-06-23 20:53:00
朱元璋对付贪官,杀了15万人,而有一个时代,还有点害怕处理贪官。在中国历史上,对付贪官最狠的,可能就是朱元璋莫属了。朱元璋于1328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家里穷,
2023-10-12 16:11:00
历史上第一贪官,依仗皇帝名号搜寻大量宝物
朱元璋贫困百姓出身,因为小时候受到了贪官污吏的压迫,因此极为痛恨贪官。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桓徇私舞弊,巧立名目,贪污金额达到了28,.8亿斤粮食,朱元璋大为震怒,一连斩杀3万余人
2023-10-02 20:47:00
史上最牛贪官:南朝梁萧宏凭借贪污成为皇帝红人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极恨贪官,特别是那种即无能力又无比贪婪的贪官,简直就是国家的毒瘤。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对这些贪官大举屠刀,据相关资料显示,朱元璋一共杀了十五万左
2023-12-21 16:01:00
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为何在他面前只能自惭形秽
...官员,腐败贪污。这是一种很好的政策,也体现了雍正对贪官的痛恨和对清廉官员的渴求。可是到了乾隆当政的时候却和他老子唱起了反调实行了一种叫“认罪银”的政策,顾名思义就是官员犯了罪
2023-05-05 14:33:00
嘉靖皇帝为什么能容忍身边的官员贪腐?
...,同时又发生另外一种现象,就是皇帝常常容忍身边存在贪官。他们明知道他们身边的那些官员们很贪腐,但是从来没有真正打击过。就算是打击,其实也是打击这个官员另外一方面的问题,连带着
2023-08-12 14:30:00
古代皇帝都喜欢贪官,是因为有这9大好处
多数普通人为什么恨贪官?那是因为他们自己做不了贪官,他们完全是一种羡慕嫉妒恨的态度来眼红,而非真正的恨贪官。所有贪官的亲戚邻居都以家族中拥有一名贪官而倍感光荣,这是不是千年以来固
2023-01-08 21:37:00
明珠的智慧:贪官的艺术与生存之道
一说起历史上的贪官,可能大家第一个会想到和珅,确实,他是一个贪官,也很有名,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这个人物,也让我们对他有了了解,他在乾隆的时候非常昌盛,后来被下一任皇帝杀了
2023-11-03 08: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